<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微博灰產的冰山一角:百萬粉絲只需要2000元,靠薅羊毛年入5萬?


    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成為門戶網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隨后騰訊,網易,搜狐其他門戶網站跟隨新浪涉足微博。

    遺憾的是,由于喪失先發優勢等多種原因,騰訊網易等互聯網公司沒能戰勝新浪,紛紛退出了“微博”的戰場。

    2014年3月27日晚間,在中國微博領域一枝獨秀的新浪微博宣布改名為“微博”,并推出了新的LOGO標識,至此也標志著新浪在微博大戰中的全面勝利。

    微博灰產的冰山一角:百萬粉絲只需要2000元,靠薅羊毛年入5萬?

    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微博的產品形態逐漸豐富,上線的抽獎等多種互動方式受到了用戶的喜愛。但是最近,一款內測興趣社區APP的動態被頻頻搬運到了微博,同時也揭開了微博灰產的冰山一角。

    Part1:動態被搬運至微博

    在目前一款正在內測的興趣社區中,有眾多用戶發現自己的照片和文案被原封不動的盜去了微博,出于好奇心(八卦)的驅使,我去微博探尋了一下這個“盜竊”動態的賬號@小胖紙家的胖紙 ,這一看還真就發現了那么一點小秘密。

    單看這個賬號的主頁,和真人賬號一點兒區別都沒有,內容大部分都是一些日常的歲月靜好和轉發抽獎,一點兒異常都沒有。

    微博灰產的冰山一角:百萬粉絲只需要2000元,靠薅羊毛年入5萬?

    而再看它的互粉好友,有的早已停更,有的卻仍在活躍,隨機翻了幾個仍在更新賬號的主頁,和它一致,都是直發日常+轉發抽獎,不過有趣的是,在他們的直發微博下,還有好友機械式地評論“好棒啊”“看著不錯哦”,更有意思的是,這些互粉好友連轉發的抽獎活動都是一致的(畫重點)

    隨后,剛在Jellow看到過的另一張“牛油果吐司”的照片也出現在了“互粉好友”的微博,隨后越來越多Jellow用戶發布的動態也陸續出現在了其他賬號的微博中。

    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Part2:微博抽獎

    微博內容的大幅相似(搬運直發+相同抽獎轉發)已經可以大概率判定,“盜即團伙”或許不是真人,而是通過腳本軟件來搬運的機器人,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轉發抽獎。

    轉發抽獎與盜圖有什么關聯呢?

    這個故事還要回到2018年11月,IG奪冠之后王思聰在微博發起抽獎,轉發微博抽113位用戶每人1w現金,微博發出2小時后轉發破千萬,受益于這次抽獎,王思聰的粉絲數也從活動之前的1610萬躥升到3439萬。

    微博灰產的冰山一角:百萬粉絲只需要2000元,靠薅羊毛年入5萬?

    但是抽獎結果卻引起了微博用戶的不滿。有網友發現,中獎的113位用戶中只有一位男性,有關抽獎平臺是否公正的問題引起了廣泛討論,微博CEO來去之間回應稱

    這和活躍度有關,男生一般都只是看,不做評論,同時原創內容也比較少,在抽獎的時候可能會被誤認為是機器人,所以抽獎時男性會比較吃虧。

    來總還稱,轉發抽獎這幾年能活下來,核心是不管羊毛黨怎么刷,幾乎沒抽出來機器號。

    微博灰產的冰山一角:百萬粉絲只需要2000元,靠薅羊毛年入5萬?

    所以回過頭再看這些“盜即團伙”,來去之間提到的原創、女性(指微博資料)、評論、iPhone客戶端,幾個要點在盜圖號中都一一體現,甚至每條微博都帶了超話、定位,賬號還做了橙微認證,這些都是為了讓系統判定它是所謂的“優質用戶”,從而提高中獎率。

    確實,薅羊毛的抽獎團伙這么一通操作下來,一般用戶還真是看不出來其中的奧妙,甚至連來總都不一定能看出他們是機器號。

    不過這些賬號承擔的作用應該不止是這些,打榜、刷話題等水軍任務應該也都有承接。

    Part3:微博灰產

    時至今日,“抽獎”已經成了微博的一個重要標簽,臨近春節上新的新版本更是會突出抽獎元素:單開“錦鯉”頻道,聚合抽獎內容;為了吸引用戶點擊,發布的抽獎博文里,“轉發”的標識也是換上了錦鯉模樣。

    微博的抽獎過濾分了“不過濾、普通過濾、深度過濾”三種,其中深度過濾需要購買價格5k或9.8k的增值包才能使用。但是事實證明,即使是付費購買的深度過濾在強大的薅羊毛團伙面前也無濟于事。

    微博灰產的冰山一角:百萬粉絲只需要2000元,靠薅羊毛年入5萬?

    此前根據多個藍V賬號的抽獎活動,筆者還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

    ①活動粉中獎后總是在第四天才填抽獎地址(微博官方規定5天不填地址視為放棄),事后有藍V運營發現這些活動粉在中獎的5天時間里把獎品直接掛到了二手交易平臺進行變賣,靠此牟利。坊間也有流傳有人依靠薅羊毛年入可達五位數。

    ②根據此前的抽獎數據顯示,獎品如果為京東卡、電影票這類方便倒賣的虛擬獎品,轉發數據會十分樂觀,

    ③通過之前做的一些實物抽獎結果也顯示,在山東某地,應該集中有這么一批薅羊毛的工作室

    ④雖然一些藍V運營群內有共享一些抽獎黑粉名單,但是對于這種擁有批量號的工作室,目前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微博灰產的冰山一角:百萬粉絲只需要2000元,靠薅羊毛年入5萬?

    從賬號運營者的角度來看,雖然知道大部分獎品都被抽獎粉薅走,但在公司KPI的壓力下,通過抽獎可以快速提高轉評贊漲粉數,不僅順利完成了公司的考核,而且在月報年報上也能多幾個錦上添花的案例。

    作為平臺方的微博,更是樂得抽獎帶來的高數據,為平臺營造出活躍的氣氛。

    對于抽獎專業戶,在幫助明星打榜、刷數據的同時,近乎0成本的轉發抽獎或許還可以為他們增添一筆新收入。

    于是,平臺、賬號運營、抽獎專業戶三方樂此不疲,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虛假繁榮。

    上述這些只是微博灰產的冰山一角,前段時間偶然被拉入了一些“助攻群”,群內看到了一些眼熟的大V和眾多的普通用戶。此前雖然對微博刷量早有耳聞,但是在這些群里,真人用戶轉發評論的價格竟然可以低到每條幾分錢……

    在刷粉平臺,微博1w粉絲只要20元,想要從0到100w粉絲也只需要2000元,再加上真人水軍的轉發評論,成為百萬“大V”變得越來越簡單了。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社會熱點事件的議事場,微博暫時還有著無可替代的位置,但是越來越多的無效繁雜的虛假內容已經侵蝕了原有環境,曾經的用戶開始逃離微博……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