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錢有資源的——高富帥運營者,粉絲起量快,從0到100萬很簡單。爆文是家常便飯
2、沒錢有資源的——社交運營者,擁有龐大的社交及kol體系,偏內容運營
3、有錢沒資源的——暴發戶運營者,粉絲起量快,但內容不行,適合做營銷號
4、沒錢沒資源的——屌絲運營者,要么賣力干,要么祈禱奇跡誕生
對于屌絲運營者而言,我不大建議大家聽過多大V的講座,尤其是那些頭部大號。
理由很簡單,你跟他們的經歷不同,社會資源和資本支撐等都不一樣,他的成功,你無法cosplay的。
又如“今夜九零后”,如果他們團隊不去買一個現成的,有十幾萬粉絲的公眾號。以他們的社會資源,哪怕是吃透了咪蒙的爆文機制,在現實面前也只是花拳繡腿。
爆文是需要基礎的。
好的內容,沒有一定數量的粉絲基礎或眾多KOL的鼎力支持,仍然無法形成強而有力的爆發,你缺的不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是駱駝。
在此,我講一下自己的個人經歷:
首先,我是一個屌絲運營者,沒錢也沒有資源。
但我從去年8月底正式運營公眾號至6月底,恰好10個月,累計增粉20.7W,平均每月增長2.07W,粉絲最多的單個公眾號粉絲5.5W。
不過,我也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沒有集中精力做好一個公眾號,而是將粉絲進行分流,平均到每個公眾號上,導致目前都沒有誕生一個特別大的大號,反而搞了一堆規模不大的公眾號矩陣。
旗下4個粉絲最多的公眾號的粉絲數分別為:4.5W、2.5W、5.5W和1.3W,還有7個粉絲1W的小號。
接下來我說一下吸粉方式:“看一看”吸粉
是不是很意外?
相信大家對微信看一看并不陌生,這個功能誕生于2017年4月,已經有2年多的歷史,至今還是被很多運營者視若糟粕,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可對我而言,不玩看一看,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如果說自媒體時代降低了草根創業的門檻,那么看一看就是微信的精準扶貧項目。
花錢買粉絲過渡到內容精準吸粉,可以說,它真正實現了0成本月漲萬粉的可能性。
但是,很多運營者對看一看存在誤解,認為這是一個相當雞肋的功能,不愿意花時間去研究,而我也是偶然發現了看一看的無限可能,進而研究了一段時間,收獲頗豐。
例如,看一看誕生了我運營公眾號的第一篇10W+爆文:


一、怎樣才能獲取看一看的推薦?
1、粉絲量低的公眾號最吃香
正如我所說的,看一看是微信的精準扶貧,在此之前,非公眾號粉絲想要觸達你的內容,必須是借助社交關系,例如朋友圈轉發或好友轉發等。
而看一看誕生后,即便你的公眾號一個粉絲也沒有,非粉絲群體依然有機會借助推薦機制找到你。
既然是推薦機制,那么這里面一定有算法。我個人認為,微信的算法跟企鵝號應當是相通的。
而且,還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看一看的流量傾斜于中小微公眾號,大號反而很難拿到流量。
這與大號內容雜亂有直接關系,而小號因為沒有內容基礎,更容易生產并確定一個垂直領域。
我從8月底開始研究看一看,8月總共發了28篇文章,其中12篇文章被看一看收錄,最高那篇閱讀量2.9W,抓取成功率42.86%。
以下是我的研究成果:


2018年8月份看一看數據,6.2W人通過看一看閱讀我的文章
1、賬號信息的完整度影響權重
公眾號的基礎信息一定要完整,這個很重要,而且認證號的看一看權重相對個人訂閱號高,而服務號則是最低,幾乎沒有權重。
2018年4月起,微信取消了新號的留言功能,因此,在看一看機制中,會弱化留言對權重的影響。
2、內容垂直度或持續性熱點影響收錄頻次
準確來說,只要是公眾號,都有機會被看一看抓取至少一篇文章,死死咬住一個領域做下去,能增加下次被抓取的可能性。
因為看一看是關聯展示機制,即用戶看了一篇文章后,例如寵物相關的文章,如果是垂直領域,那么,你的其他的寵物相關文章也會繼續推薦給同一個人。
另外,如果一件事是持續性熱點,例如去年9月的張小平事件,只要追對了熱點,就極有可能被看一看抓取,可是,如果熱點只持續了短暫的時間,那么,被看一看抓取是不大現實的。
3、千萬別引導粉絲點“在看”
準確來說,看一看的流量分為兩類,一類是借助社交關系的內容推薦,即我點在看的內容,我的朋友有機會看到,或者許多人點擊的在看我有機會看到。
但是,看一看里面還有個精選欄目。這些文章在獲得巨大的推薦量之前,都是低在看或幾乎沒有在看。


4、恰如其份的標題黨
標題黨的目的是為了增加看一看的點擊率??匆豢匆话闶前l文24小時后、48小時后、72小時后分3批被抓取并展現(持續性熱點事件當天可被收錄)。
而且,它的推薦機制跟其他自媒體平臺類似,就是先給你一定量的展示,根據用戶的點擊、閱讀時長、關聯系內容等多個指標來判定你的內容是否值得繼續推薦。一篇文章總體推薦周期為1-3周。
因此,看一看的爆文可以持續性帶來流量和粉絲增長。
5、趁熱打鐵
看一看抓取第一篇文章的時候,已經給你打上了標簽,是娛樂、時政還是寵物等。依托第一篇被抓取的文章確定垂直領域并趁熱生產相關內容非常重要。
例如,我第一篇文章被看一看收錄,是因為追了熱點,微信給我的標簽是時政類。
從此之后,只要是時事政治相關的熱點我都是第一時間追,我的文章都有很大可能性被抓取。
10月看一看數據已經飆升至46萬,給公眾號帶來了5493個凈增粉絲。


10月份粉絲增長數據,看一看吸粉數據喜人。


6、文章閱讀深度
說白了就是文章的點擊率、讀完率、閱讀深度、關聯內容重復閱讀率、轉發率等。
關聯內容重復率指的是,用戶讀了你的文章,進而通過公眾號名片進入你的公眾號主頁并閱讀其他文章。越是垂直就越加分,如果有粉絲因此關注了你,那么你下次被重復抓取的概率會上升。
在這里,我要說明的一點是,內容不會百分百被抓取,我們要做的是提升抓取的概率。
例如我8、9、10三個月的看一看抓取概率為:42.86%、52.08%、65.71%。
因此,看一看是一個持續遞增的過程,只要用心就能一直增加被抓取的可能性。
二、什么時候看一看不再扶持?
依據為我個人經驗,當粉絲超過1萬時,看一看的扶持就會降低,當粉絲超過5萬時,看一看徹底消失。
因此,看一看并非長久之計,不過,你的粉絲都已經破5萬了,是時候該脫貧了。
這也是為何我要布局那么多個公眾號的原因,僅僅是為了極大可能的吃掉看一看的流量。
以下是我的部分數據,大家可以做個參考,由于時政類內容敏感加上我真的挺敢噴的,為了安全起見,部分我已作刪除或被微信刪除。


2018年9月27日文:《張小平離職“影響登月”:揭秘航天官僚體制,一個團隊一半以上混吃!》
看一看比例:


上圖可以看出,發文72小時后,看一看正式抓取并給予大量展示。


2018年9月7日:《(緊急通知)已確診13例,農業部隱瞞疫情導致非洲豬瘟呈爆發態勢》


上圖可以看出,發文72小時后,看一看正式抓取,持續熱度2周,總閱讀3w。
首篇通過看一看實現超80萬閱讀的文章,流量主收入5683元。


看一看吸來的粉絲活躍度如何?
我的評價是非?;钴S,很適合內容運營者。這里給大家曝光我的小號的數據。
幾篇文章的打開率:


在這里,說幾句題外話,關于大家最近很關心的常讀用戶指標的問題。
6月份,其中一個公眾號的常讀用戶數僅為5046個,占比13%。
說實話,看到數據的時候,我驚呆了,但靜下心來仔細想想,6月份的時候,粉絲才3萬多,7月已經突破5.5萬,發文數為11篇,最長一周不發文,還有5046個常讀用戶,也算是走了狗屎運。


當你的公眾號發文頻次低于3篇/周的時候,你想進入常讀用戶列表尤為困難。
常讀用戶比例高,只能代表你發內容的頻次高、并不能完全代表活躍用戶數低或內容質量差。
恰恰是你,要賣力工作了,即便實在沒有內容可發,寫一段留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后說一句,玩看一看千萬別玩時政這個標簽,畢竟話題很敏感,我的違規次數都已經好幾頁了,經常擔心被封號。
最好的是做寵物,別問為什么,人傻錢多!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