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京東和天貓哪個貨更真,帶你了解京東和天貓的運營模式


    首先不得不佩服京東目前的爆發力和號召力,硬是在雙十一獨具鰲頭的大勢之下,造就了618年中購物節,而使得天貓也不得不及時跟進并加入618這場促銷大戰當中,京東可謂奪回一城,距離劉強東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深度分析:京東和天貓的區別在哪里?

    2017年京東618共搞了20天的促銷,實現金額1199億,2016年天貓雙十一當天成交1207億,從數據來看,京東和天貓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但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看看,其實馬云的天貓還是危機重重的。

    深度分析:京東和天貓的區別在哪里?

    基因的不同,造就京東加快追趕的腳步

    我們都知道東哥是靠賣光盤起家的,也是從3C產品一步步做起來了,那么京東的骨子里無時無刻不透漏著3C產品的光環,用戶也非常認可京東的3C及家電等電子產品;天貓是靠服裝起家的,大家更看重買衣服便宜劃算,所以買衣服及生活用品更愿意去天貓購買。

    二者的基因不同,也就早就了消費者的認知和購物習慣的不同,而目前來看天貓在電子產品上很難超越京東,京東在服裝及生活用品上與天貓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但銷售額說明了一切,由于電子產品單價高,服裝產品單價低,雖然天貓的參與用戶量非常之大,但是在銷售額上京東追趕的腳步還是越來越快,這或許就是基因成就了京東。

    深度分析:京東和天貓的區別在哪里?

    時間的不同,造就了天貓銷售的奇跡

    我們都知道雙十一這個時間點,正值秋冬交接之際,大部分地區開始入冬,天氣轉冷,那么對于服裝銷售來說是一個大好時機,尤其是冬裝要比夏裝、春裝貴好些,這也是客單價提高銷售額的一個表現。

    同時,接近于年底,用戶的購物欲望也愈加強烈,到年底了,辛苦一年,得用購物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這種傳統觀念和生活習慣也使得把雙十一購物節推向高潮。

    但同樣在618年中大促,空調、冰箱等大件商品也迎來了銷售旺季,在這個時間點并不具備優勢的情況下,也能占據一點優勢。

    物流的不同,穩固了京東電子商品的優勢

    京東在3C等電子產品上的優勢就不言而喻了,但是京東還有一項殺手锏就是自建物流,這對于京東今天的成長功不可沒,這也是阿里相對薄弱的環節。

    我們都知道,用戶對于購買電子產品都有一個期望就是快快入手,所以物流的優勢就進一步加強了用戶的購物選擇,但也慶幸于這種場景多發生在城市地區,所以京東物流的強勢作用就非常明顯。

    方向的不同,注定誰也打不倒誰

    京東愈加穩固自己的自建品牌地位,但同時加大招商引進第三方,前提是使用京東倉儲和京東物流,這部分商品銷量更加可觀,而加盟商在京東上的銷售就沒有那么樂觀了,所以阿里還是他們的主要陣地。

    阿里是在下一盤更大的棋,目標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更傾向于搭建一個平臺,通過自身的技術和服務來之前和扶持更多的商家和創業者,所以阿里的運營更輕,發展起來利潤更高,這也是為什么阿里這么賺錢,而京東才開始盈利的原因。

    而在電商這條路上,再激烈的競爭,只會讓二者更強,并不會出現一邊倒的局面,對于用戶來說更希望看到多家鼎立的局面,這樣我們的選擇權才多,獲得的優惠才大。

    所以,京東618的1199億和天貓雙十一的1207億的最大區別就是毫無區別,二者發展在不同的軌跡之上,沒有可比性。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