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機器人四大品牌是什么,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介紹


    對于中國這個制造大國來說,全球制造也三分天下有其一,轉型智能制造成為必然大趨勢。

    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統最本質的特征是信息系統增加了認知和學習的功能;其關鍵領域是:工業機器人、工業軟件、工業互聯及工業大數據、人工智能。

    這些領域正是近期市場熱衷方向,6月28日我們帶來了智能制造系列。

    6月28日《智能制造大趨勢,戰略關鍵領域及實錘股梳理 | 智能制造系列1》

    7月5日《智能制造之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 | 智能制造系列2》(本期)

    上周我們分析了工業轉型智能制造的必然性,以及關鍵領域——工業機器人、工業軟件、工業互聯及工業大數據、人工智能,本文將介紹機器人細分市場占比最大的工業機器人中四大家族。

    【直播預告】4G時代中不少個股表現不俗,那么進入到5G時代后,又有哪些個股將成為后起之秀搶跑領先呢?本周六晚20:30,澄泓財經將開啟免費視頻直播,為您揭秘。添加客服微信:chcj1818,備注【頭條】報名觀看!

    機器人市場規模

    機器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是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機器人,如焊接、激光加工、數控等;服務機器人是比如輔助醫療、清潔等的機器人;

    特種機器人則是除此以外,用于非制造業并服務于人類的各種先進機器人,包括水下機器人、娛樂機器人、軍用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機器人化機器等。

    按照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18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298.2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168.2億美元,占比56%,遠高于服務機器人(31%)和特種機器人(13%);

    而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占比更高,87億美元,達到7成以上,工業機器人中的三分之二應用于汽車和電子,因此本文重點介紹工業機器人主要玩家。

    工業機器人中四大家族,壟斷全球50%份額

    四大家族簡介

    市場一般把日本發那科(FANUC)、安川電機(YASKAWA)、瑞士的ABB、德國的庫卡(KUKA)合稱為“四大家族”,四家公司全部分布于日本和歐洲,他們在全球工業機器人占據了50%以上份額,中國市場的接近60%。

    1.發那科:日本企業,成立于1956年,是全球專業的數控系統生產廠,號稱機器人領域的微軟,其數控系統銷售額超過全球一半。

    從iPhone4開始,很多主流智能手機都是由其制造的機器人生產,蘋果、空客、波音、特斯拉、制藥廠很多車間都能見到其產品,2018年營業收入折合人民幣400億,工業自動化30.6%,機器人占比31.4%,機器人機床26%,服務12%。

    發那科產品精度非常高,高加速度、重量輕、小型化,在CNC等優勢明顯,缺點是過載不行,負載達到80%就可能報警,過載能力和精度不兼得。

    上海機電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和發那科有聯合設立上海發那科機器人,主要從事機器人系統集成業務。

    工業機器人中四大家族,壟斷全球50%份額

    2.ABB:總部位于瑞士,是歐洲兩家電力巨頭ASEA和BBC Brown Boveri合并而成,電網和電氣化是公司主要收入構成,在2017年收購GE電氣化之后,電力電氣自動化領域優勢更加明顯,2018年合計占比57%,機器人業務占比提升到23%——約合438億人民幣。

    ABB的六軸聯動速度很高,運動控制算法做的很好,整體性能高,但是價格偏貴。

    ABB在珠海、青島、重慶三地設有應用中心,主要服務于汽車制造、3C、裝備制造等領域客戶。

    3.安川:安川電機創立于1915年,是日本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公司。中國市場是安川日本之外最大的市場。

    安川產品優缺點和發那科相對應,穩定性好,負載大,滿負載速度運行過程也不會報警,適用于汽車行業,因而下游市場規模大,產品價格優勢明顯,但是精度略差,和發那科相比精度沒那么高。

    安川2018年營業收入300億人民幣,包含了運動控制、機器人、系統工程。

    安川與美的設有子公司,在常州、沈陽均有工廠。

    4.庫卡:成立很早的企業,1898年在德國成立,1973年研發了名為FAMULUS的第一臺工業機器人,是德國機器人領域的“老大哥”。

    其主要客戶包括通用汽車、克賴斯勒、福特、保時捷、BMW、奧迪、奔馳、福斯、法拉利、哈雷、波音、西門子、宜家、施華洛世奇、沃爾瑪、百威啤酒、可口可樂等著名企業。

    2018年庫卡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51億人民幣,同比下滑5%。

    庫卡機器人的優勢是操作簡單,重負載機器人領域做的比較好,但是返修率較高。

    2017年,美的集團以292億完成對庫卡94.55%股份收購,隨后庫卡加大布局中國力度,在上海、廣東大規模擴建產能,不過收購后的庫卡面臨人事動蕩、市場環境多方面的壓力,業績出現下滑,也拖累了美的增長。

    工業機器人中四大家族,壟斷全球50%份額

    四大家族對比

    四大家族在各個技術領域內各有所長,安川電機的核心是伺服電機與運動控制器(AC伺服和變頻器市占率第一),發那科的核心是數控系統,庫卡的核心是系統集成和本體制造(汽車第一),ABB的核心領域是控制系統。對比毛利率、營收及市值、市占率情況。

    1.毛利率

    工業機器人中四大家族,壟斷全球50%份額

    從毛利率看,發那科毛利率遙遙領先,達到41.8%,ABB和安川分別為31%和33%,庫卡墊底為22%。

    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發那科除開大家都外購的減速器,上游核心零部件自產,收入分布在產業鏈上中下游比較均衡,并且管理費率低,安川和ABB其他主業拉扯了毛利率,而庫卡側重于下游,主做系統集成,毛利率低,另外發那科與安川為納博(減速器)一級供應商,拿貨價格較庫卡優勢明顯。

    工業機器人中四大家族,壟斷全球50%份額

    2.營收及市值

    四家公司營業總收入和凈利潤如下表,ABB營業總收入規模最大,接近2000億人民幣,其中機器人占比23%約為436億,凈利潤158億,發那科收入也超過400億,安川收入300億,庫卡251億(均為2018年數據)。ABB>發那科>安川>庫卡。

    市值排序也一樣,截止2019.7.1,四家公司市值折合人民幣分別為:發那科2515億,ABB 2957億,安川645億,庫卡155億,除開營業規模,因為盈利水平差異較大,市值相差比營收規模大很多【庫卡在被收購后市值已經縮水一半,美的腳鐐沉重】。

    工業機器人中四大家族,壟斷全球50%份額

    3.市占率

    以2017年為例,在全球市場中發那科領頭庫卡墊底:發那科16%,ABB 14%,安川12%,庫卡11%,在中國市場外資品牌壟斷了67%的份額,其中四大家族就占了57%:發那科18%,庫卡14%,ABB 13%,安川12%,剩下不多的33%份額留給自主品牌。

    工業機器人中四大家族,壟斷全球50%份額

    如果把連續幾年數據拿出來看,四大家族在國內市占率有下降趨勢,但在高端份額壟斷力很強,國產的不到5%。

    六軸機器人,四大家族份額超90%,絕對壟斷;

    (六軸機器人即高自由度機器人——低自由度機器人只能部分替代人力,高自由度機器人靈活性更高,能夠完全替代人力)

    焊接領域,作業難度大、國際應用最廣泛,國外的占84%;

    汽車行業,高端應用集中,國外的占90%份額。

    看這組數據就知道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

    終極點評

    工業機器人占機器人7成左右的市場份額,是兵家必爭之地,ABB、發那科、安川和庫卡四大家族壟斷了其中50%-60%的份額,在中國市場則幾乎壟斷了9成以上的高端機器人,

    國內機器人行業代表性的企業新松機器人、埃斯頓、廣州數控、新時達、拓斯達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四大家族各有特色,發那科橫跨核心零部件到集成的全產業,毛利率凈利率最為出色,產品高精度低負載,更適合3C等;ABB以電氣化為主業,體量龐大,機器人業務收入占四分之一也有400億人民幣,運動控制做的好;安川優缺點與發那科相對應,變頻器等為核心,最早深耕中國市場;庫卡偏重于下游集成,毛利率最低,四大家族體量最小的,美的收購后的協同性尚未發揮。

    四大家族也不是無懈可擊,減速器都需要外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