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處理器(CPU),是電子計算機的主要設備之一,電腦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CPU是計算機中負責讀取指令,對指令譯碼并執行指令的核心部件。中央處理器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即控制器、運算器,其中還包括高速緩沖存儲器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系的數據、控制的總線。電子計算機三大核心部件就是CPU、內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中央處理器的功效主要為處理指令、執行操作、控制時間、處理數據。


CPU是芯片領域技術追趕難度最大的存在,同樣也是安防領域數據中心端最重要的存在。
一方面,英特爾幾乎壟斷了整個CPU市場,國內敢于挑戰CPU內核的企業團隊數量非常有限。雖然有龍芯這樣具有研發能力的廠商,但產品大都沒有實現商業量產。因此維持生存和運營仍需要申請科研項目和政府的補貼。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產業生態支持,盡管做出的產品在單一或部分指標上能夠超越國外CPU,但還是不足以與市場主導產品形成競爭。
但有希望的是,從龍芯(MIPS)架構,海光和兆芯(X86架構,從AMD和VIA獲得授權,申威(購買DECalpha架構),再加上一些交換芯片,arm架構的處理器,中國基本能實現整個計算機和網絡設備的全自主。
同時,RISC-V開源架構的普及有望吸引到更多的挑戰者。
1)龍芯,源于中科院,是國內PC級CPU銷量最大的公司,打破了國內部分專家和從業人士并不看好CPU國內自主路線的發展的落后觀念。
最新一代龍芯3A4000處理器,采用28nm工藝,頻率從龍芯3A3000的1.5GHz提升到了2.0GHz,架構升級為GS464V,搭配的芯片組也升級到了龍芯7A2000,28nm工藝。目前亮相的只是樣機量產向客戶供貨要等到明年。
另一波代表產品,龍芯3A/B3000處理器出貨量達30萬片以上。據稱更換到14納米工藝后,就能達到AMD公司Zen系列處理器的水平。
2)兆芯,成立于2013年,是VIA威盛與上海政府基金成立的合資公司,獲得了X86授權,是國內發展高性能X86處理器的中堅力量。
兆芯和安鈦克合作發布國產化自主可控網絡安全平臺,也與龍芯、飛騰有合作,推出龍芯3A3000/3A4000,兆芯C4600、飛騰FT1500A/2000系列。
在x86處理器領域,如果說狀元和榜眼分別是英特爾(intel)和AMD,那么探花則是2013年成立的上海兆芯集成電路公司。
今年6月份發布的兆芯KX-6000、KH-30000系列,將工藝升級到16nm工藝,成為國內第一款主頻達到3.0G赫茲的通用CPU,有4核及8核兩種規格,還支持PCIe4.0、雙通道DDR4內存,搭配的芯片組升級到了KH-3000系列。
3)今年初,華為推出鯤鵬920,成為業界首顆兼容ARM架構的64核數據中心處理器。
性能上,四核版相當于酷睿i56300H,八核版相當于酷睿i58300H。采用7nm工藝制造,該處理器基于ARMv8架構,擁有64個2.6GHz核心,支持8通道DDR4、PCIe4.0和CCIX互聯芯片。
9月,華為已經率先在深圳電力行業部署鯤鵬國產CPU生態體系,逐漸取代英特爾CPU。
4)飛騰,是國產CPU企業中能夠覆蓋高性能計算芯片(大)到桌面、嵌入式芯片(小)均能提供產品的企業,是國產芯片的主流代表之一。
截至2019年8月,已聯合500余家軟硬件合作伙伴,研制了6大類300余種整機產品,移植、優化了1000余種軟件。
2019年8月26日,國內自主安全領域領軍企業中國長城完成對天 津飛騰35%的股權收購,成為天津飛騰的第一大股東。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