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地攤江湖:用產品思維拆解地攤經濟


    大概每個打工者背后都有一個當老板的夢想,國家這就滿足你了!近日,地攤經濟的熱潮席卷全國,大眾紛紛驚呼要去擺地攤。本文將教你如何用產品思維讓地攤“火”起來,發家致富就現在。

    地攤江湖:用產品思維拆解地攤經濟

    5月27日,文明辦宣布:

    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已明確要求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在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滿足群眾生活需要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作用。

    這個政策一出,那真是驚天地泣鬼神,直接全民進場,全民超神。

    地攤這種商業形態到底有多強呢?簡單來說:無招勝有招,無限自由,無限可能。

    地攤和門店相比,那就是輕騎兵和攻城裝備的對比。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雖然地攤沒有門店的好環境、好服務,但勝就勝在小快靈,以小博大。

    對于那些不講服務的標準化商品來說,地攤可以說是大殺器。

    小販拉車的菜市場,甚至熱鬧過大型商超。越是煙火氣的場景,地攤就越有優勢。

    成本低、落地快、打法靈活,就是地攤的絕對優勢。

    一、地攤是個大市場

    地攤這個市場有多大,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6月1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東煙臺考察時表示:

    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

    擺個數據:

    2017、2018年前后因為一線城市政治地攤經濟,而凈遷出的人口在數十萬上下。

    2018年,北京外遷28.7萬人,上海、廣州、深圳同期外遷12.2萬人、11.7萬人、11.8萬人。

    而深圳市常駐人口也不過是2000萬左右,6個點的影響量級,已經相當可觀了。

    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2月,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大概是4320萬人。

    環境惡化導致消費減少、企業營收下降,最終反饋到下游,那就是裁員降薪惡性循環。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再現江湖的地攤經濟,可以說是振奮全民的利器了。

    這個振奮的效果有多顯著呢?

    拿成都來說,就放開政策這么幾天,成都市就新增了臨時攤點2234個,同時還有20000多個流動商販經營點,直接解決了10萬人的就業問題。

    再回頭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p>

    保證就業正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主要內容。

    你看,地攤復出,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都占了。

    二、地攤關鍵在于業績可持續

    那么問題來了:地攤經濟它這么好,咋老覺得慌慌的呢?

    實話實說,再好的商業模式,也都有短板。

    地攤的商業模式問題就在于——它不穩定。

    不穩定但主要是,你沒有固定門店,辨識度很低,得想辦法提升用戶粘性。

    上學時候我遇到特別多好吃的攤子,多少次都是說沒就沒了,找也找不到,說著眼淚就下來了。

    如果能做到業績穩定,并且有用戶粘性,才能補齊短板可持續擺攤。

    其實風口就是這樣,天天蹲風口,怕他不來,又怕他亂來。不過也不用怕,兵來將擋即可。

    大多數人覺得,地攤經濟不靠譜,大概率無法持續。一個小小地攤能有多大能量?

    另一方面也有人覺得,地攤經濟跟我沒什么關系,抓也抓不到。

    能不能持續,核心就是商業模式問題。

    對于政策來說,既然鼓勵地攤,那說明環境和土壤已經就位了,這個生態能不能搭起來,就看商業模式能不能玩得轉了。

    那地攤的商業模式是什么樣的?

    是個很簡單的C2C線下交易模型。地攤主提供貨品,路人買貨,地攤主再從各大渠道進貨,循環往復。

    這個模式最核心的是啥?是地攤??!沒有地攤能叫地攤經濟嗎?

    那怎么保證地攤?那就得讓足夠多的人嘗到擺地攤的甜頭,用產品圈的術語來說,那就是能讓擺地攤的業績增長,收入打正,ROI大于1。

    所以這個模式的核心就在于,地攤主能不能賺到錢,且能不能持續賺到可觀的錢。

    三、人貨場思維拆解訂單ROI模型

    想擺地攤賺錢,那就得算成本和收益。

    成本比較簡單,很好計算。拿人貨場模型來看,人一般就是自己,所以人這塊的成本無非就是時間,也就是人力成本,按月薪8000/時薪45算,如果下班擺4小時地攤,那么成本就是180元,看上去雖然比在家看電視多,但還是比較穩定可控的。

    貨的成本就更好算了,主要是擺地攤還是有一定限制的。

    一方面,你不能帶太多貨,除非用專業工具:五菱榮光翼。

    這車對于地攤場景來說,堪比籃球場上的大空翼。兩個翅膀一張開,貨架展示這塊拿得死死的。

    而且價格也不貴,5萬多元起售,一周后可到貨,算下來抓緊下單還能趕上個端午節。

    它的貨箱空間差不多是5300L,換算下來那就是5.3立方米,如果全裝大米能裝8.851噸,如果裝的是20一公斤的特級黑龍江五常大米,那就是將近18萬總價。

    4個小時一天,肯定是賣不完一車大米的,所以擺地攤用這車,想去哪就去哪,想賣啥就賣啥。

    五菱榮光翼開啟售貨車,打開車廂即可賣貨,車廂一鎖安心回家,想去哪開到哪!讓你創業路上更有底氣!

    整個貨這塊如果擺滿,那幾乎能趕上一家小型水果門店了。

    假如咱就拿賣水果來說:

    在深圳,差一點的門店,一天賣個10小時,也能賣個3000塊錢,4小時趕上高峰期折算1200塊錢,門店水果毛利一般是4成左右,所以一天純利潤500塊錢應該問題不大。

    場的成本就不說了,政策鼓勵著呢,后面沒準還發補貼,基本上忽略不計了。

    所以發現沒,隨隨便便選個水果品類,成本除了人力180以外,七七八八算上油錢滿打滿算也就250塊錢,凈利潤可是500塊錢,直接一倍的利潤率,它不香么?

    四、互聯網打法降維打擊做大規模

    那有人說了,前期投入也挺大???咱不還得買車么,五萬塊錢如果一天賺250,那也得200天干個大半年呢!

    別急啊,沒說非得買車,如果賣小點的,叫個滴滴也能拉到位,成本也很小。但既然誠心誠意問到買車這件事了,咱就講講怎么盡快把車錢賺回來。

    既然MVP模式能跑通,那下一步就是推廣,看看怎么能把這個盤子做大,把銷售額拉高。這里方法可就多了,就拿互聯網基本打法來說:

    第一種,加強版Pickup模式:移動瑞幸流。

    接入點餐小程序,直接邊接單,邊擺攤,邊送外賣。只要你技術嫻熟,車速夠快,肯定能做到送貨賣貨兩不誤。模式跑通了之后,直接拉投資復制1000臺車組個公司,沒準還能上市敲鐘。這種模式真是邊開車邊賺錢,非一般的感覺。

    第二種,O2O模式:顛覆美團流。

    線上接單引流,線下成交。直接開車送貨,砍掉騎手環節,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只要技術嫻熟,車速夠快,直接可以給自己發最佳騎手五星好評獎。模式跑通之后,仍然是大量復制鋪開,甚至可以直接燒錢做AI、上科技,無人機自動駕駛送貨,直接顛覆美團行業。

    第三種,會員制私域運營:暴打拼多多。

    線上社交距離太遠,微信平臺裂變規則太嚴格,地推才是王道。沒有地推軍,我就是唯一的光。直接企業微信獲客,SCRM私域運營,積累用戶畫像后不斷迭代貨品,把營銷活動、運營策略、貨品轉化做到極致,直接可以沉淀出一套可遷移到任何零售行業的打法和方法論,人家是新零售,你直接降維打擊變成新·新零售。

    最后一種,也是我的殺招,一般人我不告訴TA。

    那就是,直接打造個人IP,解鎖財富密碼,直奔地攤創業的究極打法:教別人地攤創業!

    這個打法說簡單也很簡單,我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論,我稱之為必勝五步法:

    第一步,你一定要堅信自己是一個地攤創業成功者,如果有所懷疑建議你重讀一下上半句話。

    第二步,要找到一個絕對爆點,你可以順水推舟講講自己被降薪裁員的事情,也可以聊聊疫情期間在家有什么過人的舉動。

    第三步,把這些內容做成視頻或文字投放到各大平臺,同步在B站抖音快手把直播開起來,完成冷啟動和線上運營。

    第四步,只需要看著粉絲一步步增長,然后每天更新自己的增長并分析即可。

    第五步,恭恭敬敬接好甲方丟過來的廣告,發完數錢即可。

    五、總結:地攤有風險、打法也好玩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想證明兩件事:

    第一,地攤相比于傳統門店是相當有優勢的。

    尤其是信用社會這么發達的情況下,過去的一些質量問題,都有辦法解決。同時也不需要門店的租約、成本,能做到靈活且高效。

    唯一的問題就是影響市容和優質地攤坑位緊俏,但既然政府已經持鼓勵態度,相信城管大大也能處理好類似的事情。

    第二,地攤的打法很多。

    地攤本質是一個輕量化的零售生意,在SAAS、私域運營、O2O領域都有比較成功的案例打法可以參考,相結合之下,做大規模和做高轉化率的路徑還是相當清晰的。

    唯一要注意的是:競爭一定會比較激烈,傳統地攤江湖的大佬會紛紛復出,而這時候如果你能用好互聯網思維,用各種打法把轉化率和規模做大,那無疑是降維打擊。

    有利益、有難度,還做不做地攤?一定做!

    問題是,你現在不做,國家度過困境了,還想頂風作案擺攤嗎?

    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跟著國家政策走,才是真正的財富密碼,這個道理已經被多少產業反復論證過了,就不再贅述。

    最關鍵的是:

    • 我們什么時候,憑自己的車技和車速來自由選擇門店地址過?
    • 我們什么時候,被政府鼓勵合理占道經營獲利過?
    • 我們什么時候,離創業和夢想這么近過?

    一個人一輩子,能經歷幾次這樣的滄桑巨變,能看清幾次財富密碼?

    羅振宇在跨年演講提到,躬身入局,是看清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我準備沖了。

    那么朋友,你的人生巔峰是什么時候?

    而我,就是現在了!

    引用文獻:

    地攤經濟復活的背后:寫字樓、商鋪日趨衰敗,6億人月入1000元

    https://www.toutiao.com/a6832202203055260168/

    #專欄作家#

    花生醬先生,微信公眾號:產品之術,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金融業資深產品經理,對職涯規劃與個人發展有豐富經驗,產品涉獵廣泛,ERP、金融領域較多。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