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上海出了幾家互聯網公司。
風頭比較勁的有拼多多、B站、小紅書。
細看這三家公司,都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特點:他們都是從細分人群切入的。我開玩笑式地稱之為“撈偏門”。拼多多號稱五環外起家,B站從二次元彈幕入手都被視為一種亞文化,小紅書則是切職場小姐姐小阿姨。
這事可能和擅長“螺螄殼里做道場” 的上海氣質有關系。搞細分人群不注重細節不深挖用戶心態是不行的。
撈偏門的公司開始慢慢主流起來。拼多多已經成了阿里的勁敵,B站最近半年已兩次出圈,小紅書儼然快要成了另一種“內容創業”的大本營。
以至于不乏有人覺得,上??梢砸谎┎怀龌ヂ摼W平臺型大公司之恥。(攜程踮起腳大喊為啥看不見我)
二
最近中國三電商,阿里京東拼多多,都發了財報。
不少媒體做了一些比較。
從資本市場反映來看,拼多多的表現優于阿里巴巴的。雖然拼多多還在虧,且虧損額急速放大。
但看待公司,有兩種觀察方式,也就是說,有兩種立足點。
第一個立足點,是以當下的公司價值(市值)為原點,觀察哪家公司未來的價值增長會更大。直白點說,就是你現在手上有筆錢,假定只能購買一家公司股票的情況下,你購買哪個?
這就涉及到公司的資本市場故事模式問題。
有的公司故事模式是一個盈利模式,所以這家公司應該濃墨重彩地渲染自己獲利能力。如果利潤數字優秀,股價就會漲。如果利潤下滑,股價就會跌。
講盈利故事的公司,通常都已經算是成熟公司。就好像一個人到了二十來歲學校畢業進入職場后,就要比每個月薪幾何了。
還有一種公司故事是增長模式。資本市場對這家公司的定位就是增長。包括用戶增長、市場份額增長、收入增長等。虧損不虧損是第二位的。如果增長停滯,就必須轉入盈利故事。轉不過去的,會被拋棄。
講增長故事的,就算盈利上去了,用戶之類的增長放緩,資本市場就會用腳投票。但一個增長故事總要擺渡到盈利故事上,所以都會有一段煎熬期,要讓資本市場接受你現在是一個盈利故事的公司。所以有陣子京東就是在從增長故事轉向盈利故事,頗為煎熬。
講增長故事的公司,可以算成依然是一家創業公司。與上面的比方對應,有點像還在學校里增長自己的知識儲備。比實習收入就沒什么意思,要比也得比成績啦證書啦之類。
三
拼多多,和阿里,其實是兩個故事,不大好比的。倒是京東,倒是真可以和阿里放在一起比了。他們現在是同一個資本市場的故事模式。
出于某種規則,我不能直接告訴你該買哪家公司。我只能說我自己。
假定我是一個風險厭惡型的保守型投資者,我可能會購入阿里股票,因為相對來說,這家公司更穩一些。
假定我是一個風險承受力較大的激進型投資者,我可能會購入拼多多股票。增長故事的公司,未來可能的上升空間總是會更大一些——當然,向下的空間也會更大一些。
至于如果我只能買京東或是阿里,這就和激進、保守無關了。都是在買盈利能力。我個人可能更偏好阿里一些。
四
還有一種公司的觀察視角,就是看他們以后誰能做得更大一些。這個觀察視角,其實和投資關系不大。如果我判斷拼多多會超越阿里,當然會促使我購買拼多多股票。但如果我判斷幾年內阿里都會領先,是不足以驅動我去購買阿里股票的。
我同意拼多多是阿里的勁敵,但他們依然不是一個量級的選手。尤其是當你看阿里,不是看一個阿里巴巴公司而是看一個阿里系的話,拼多多距離還很遠。
大致上,阿里系是一個類似帝都五環路的結構。
一環是電商零售、二環是支付金融、三環是物流倉配、四環是阿里云、五環是個未來,現在可以把達摩院啦平頭哥啦裝進去。五環現在只有支出沒有收益。
零售三件事:信息流(淘寶天貓)、現金流(支付寶)、物流(菜鳥),阿里系全干了,且都干得風生水起行業翹楚。拼多多還只有一個流。
阿里經濟體五個字不是吹牛逼——你看它都不用什么阿里生態了。即便是at比較,我一向認為,全局看,a比t強。光一個輕重資產配比,a就穩得多。
所以,拼多多的確還是實實在在一個創業公司,不是什么創業心態去經營公司,而是literally就是一個創業公司。
五
拼多多當然是賣某種貨起家的。
對于這種批評,有些反駁是完全不在點上的。類似于你同他談天氣他跟你講菜價一樣離題萬里。什么這類貨滿足了五環人的需求啦,你對五環外人群不了解啦——這些話不能算錯,但這和它賣過類似“小米有品牌電視機”之類的貨沒什么關系。
這是拼多多存在過的歷史,否認沒有什么意義。當然作為公司經營者,盡可能不提也是正常的心態。就像淘寶現在也不會提它當年怎么起來的——倒是馬云變相承認過,沒有淘寶,就沒假貨了么?
我之所以提到這個人家不愿意提的事,主要和下面的扯閑篇有關系。
六
本地頗有些媒體人,由于拼多多的起家特征,是非常不喜歡它的。
但拼多多的強勢崛起,本地政府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頭的。拼多多某種程度上回答了好多年前一個著名的問題:為什么阿里巴巴不能出在上海。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就不用我細說了吧?
本來不喜歡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不喜歡,但由于接二連三發生過一些事,這種不喜歡已經上升為憎恨。
我本人親歷,都接到過一個電話。如果我今天要憎惡拼多多,有著極其充足的理由——不過我還真沒太大的負面情緒,畢竟拼多多上的AirPods還是蠻香的,而且這個電話的確是一個很烏龍的事。究竟什么烏龍,我并不方便寫出來,但我身邊不少朋友都知道。
以我對本地機構媒體的了解,拼多多在和他們的關系這個事上,是欠了賬滴。
欠賬還是早還早好。拖著不還后來得費老大力才能還上,甚至還不上了,幾年前就發生過。
七
大方向上,拼多多是“正確的”。
在當下的全面拉動內需這樣的經濟態勢下,拼多多其實可以視為一種“消費升級”。連央視主持人都放下身段直播帶貨的今天,拼多多所處的大環境是不錯的。
但正如上海尚不能自以為已經完全顛覆上海不出互聯網公司一樣,拼多多依然還是一家創業公司。
本篇閑扯,完全不構成投資建議。
作者:魏武揮 來源:扯氮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