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固態硬盤盒品牌功能及使用方法(解說固態硬盤盒和移動硬盤的區別)


    M.2固態硬盤盒第6彈,再來一個C口鋁合金“純爺們”!這只盒子相比之前厚度稍微增加,但金屬傳導散熱穩了。同樣是Type-C USB3.1 Gen2 10Gbps高速傳輸,將閑置M.2 NVMe SSD配套成盤——你不是說我用塑料殼子散熱不給力么,咱吧鋁合金貼合做的再好點試試唄。下圖左就是上次被質疑“塑料內加散熱片也增加散熱能力啊”的C口M.2硬盤盒(補充:事實上人家那塊紅色金屬散熱片是裸露在外的,圖片這角度能看出來吧)下圖右,就是今天這篇評測的主角,全金屬M.2 NVMe固態硬盤盒。

    SSD涼速兼具,C口全金屬加強散熱,M.2固態硬盤盒評測

    作為我M.2硬盤盒評測的第六個出廠選手,它不止鋁合金銀一種配色,還有黑白紅三種,騷紅騷紅的那款一般人hold不住。包裝盒奉上,品牌ORICO,型號PRM2-C3,看C3知Type-C口,廠家一準兒配兩套線,我特想指出包裝盒上的一個印刷錯誤:Enclosure,不過盒子是10個月之前的,少個O的問題應該早修復了吧。

    SSD涼速兼具,C口全金屬加強散熱,M.2固態硬盤盒評測

    配件全家福,照例USB-A to C和C to C短線各一條,均為0.5米長,后者支持10Gbps頂速傳輸;附送散熱貼三塊,SSD固定螺絲公母一堆,螺絲刀一把。硬盤盒長10.35cm,寬3.3cm,厚度僅有10mm。

    SSD涼速兼具,C口全金屬加強散熱,M.2固態硬盤盒評測

    標配螺絲刀不止為固定SSD,也是拆卸硬盤盒必備,鋁合金硬盤盒相比PC抽拉盒有個不便,那就是必須借助工具拆卸安裝,而這只ORICO PRM2-C3你至少要卸掉2顆螺絲才行。下圖這一面不帶C口的是“尾部”,小圓孔對應LED指示燈,里面電路板的LED位置剛好對準這里。

    SSD涼速兼具,C口全金屬加強散熱,M.2固態硬盤盒評測

    另一面同樣兩顆螺絲,Type-C口位于中央,注意與螺絲一樣靠近一側。另外這10mm厚度也屬于M.2硬盤盒中的“薄款”。

    SSD涼速兼具,C口全金屬加強散熱,M.2固態硬盤盒評測

    表面拉絲處理,兩面外觀有別,絲印ORICO標識的正面,背面則是商標銘牌,參數包括輸如5V 900mA等等。

    SSD涼速兼具,C口全金屬加強散熱,M.2固態硬盤盒評測

    如果無視LOGO標出的正反面,事實上電路板可以換個面插入,下圖可以看出,盒內是有兩個滑道位置的,不過順利拆裝往往不會大動干戈,比如下圖這樣只拆LED燈這一側的蓋板,那么插回去時,只有插對了滑道位置,另一側的C口才能正確對準,因此不大容易搞錯正反面。

    SSD涼速兼具,C口全金屬加強散熱,M.2固態硬盤盒評測

    兼容M.2 2280 2260 2242 2230,測支持M key和B+M key,最高容量支持2TB,試時我用的還是上次的建興T11 Plus,感覺這貨最近3個月作為測試盤的時間已經快超過它其他通電的時間了。

    SSD涼速兼具,C口全金屬加強散熱,M.2固態硬盤盒評測

    主控芯片采用JMS583,搭載NVMe協議和PCIE傳輸通道,支持UASP加速協議和Trim指令,兼容Win/Mac/Linux系統,通過USB3.1 Gen2傳輸方案,理論傳輸速度10Gbps,盒子實測速度上限接近1GB/s,即所謂“1秒傳1GB”,不過受限于不同平臺和SSD本身素質,測試讀寫速度時會有些許差異。

    SSD涼速兼具,C口全金屬加強散熱,M.2固態硬盤盒評測

    全鋁合金的設計,在硬盤的堅固度方面也達到最強。此外,鋁合金外殼還有抗腐蝕、抗擠壓、耐刮蹭的保護能力,相比PC塑料來說這些都是不可逾越的優勢,事實上,即使這款鋁合金比“M2固態硬盤盒評測第五彈”的那款要厚一點,卻比PC紅馬甲透明款硬盤盒顯得更薄一些,下圖可以直觀地看出來。

    SSD涼速兼具,C口全金屬加強散熱,M.2固態硬盤盒評測

    實測數據確實接近了官標理論值,測試平臺均為華碩B350+2400G+32GB內存,用主板后面USB-A 3.1 Gen2口,SSD硬盤盒自帶USB-A to C線纜。我分別用了2塊不同的SSD測試,一塊ORICO自家迅龍V500 250GB SSD,一塊建興T11 Plus 256GB SSD,用軟件AS SSD Benchmark輕松跑以下讀寫速度,前者讀取925MB/s,寫入854MB/s;后者讀取876MB/s,寫入792MB/s。

    SSD涼速兼具,C口全金屬加強散熱,M.2固態硬盤盒評測

    采用CrystalDiskMark測試得出,前者連續讀取943MB/s,寫入867MB/s;后者讀取945MB/s,寫入824MB/s。

    SSD涼速兼具,C口全金屬加強散熱,M.2固態硬盤盒評測

    ATTO 4.00磁盤基準測試,前者讀取穩定在925MB/s附近,寫入在870MB/s左右;后者讀取920MB/s,寫入830MB/s左右。與前兩個軟件測試結果基本吻合。

    SSD涼速兼具,C口全金屬加強散熱,M.2固態硬盤盒評測

    這款硬盤盒同樣支持預設的10分鐘智能休眠功能,無數據吞吐自動休眠,節能環保,使M.2 SSD更長壽,內部雙面銅條沉金+秘籍散熱孔加持,結合純鋁合金外殼,熱量向外逸散傳導效率更高,保證大量數據傳輸時不降速。

    SSD涼速兼具,C口全金屬加強散熱,M.2固態硬盤盒評測

    目前我手頭測試過的若干SSD硬盤盒中,這款鋁合金的C口M.2 NVMe硬盤盒ORICO PRM2-C3最“皮實”,實測SSD讀寫測試成績也最為突出,堅固度、耐造能力、散熱能力都不錯,還送散熱硅脂貼片加強導熱。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