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資本市場經過29年的發展,市場肌理不斷升級,市場生態環境不斷優化。29年來,資本市場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對推動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將發揮重要作用。新華網陸續推出《科創板大家談》系列策劃,以饗廣大網友。本期推出專家解讀《川財證券:從創業板推出看科創板市場發展》。
根據1月30日,證監會和上交所密集發布的一系列文件,科創板重點支持的方向主要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秾嵤┮庖姟访鞔_了科創板實行注冊制。
從上市公司角度來看,上交所對上市公司的盈利和營業收入要求有所放寬,但與之配套設計了5套對應的市值指標,對于營業收入和盈利均不設限制的企業,要求其市值不少于40億元,同時必須為產品空間大、戰略意義重要的科創類企業,此外科創板亦支持VIE架構企業。
從投資者角度來看,要求個人投資者申請權限開通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于50萬元,同時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
從交易及股東減持規則來看,將優化融券交易機制,同時科創板的漲跌幅限制放寬至20%,新股上市后的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上市時尚未盈利的公司,控股股東、董監高人員及特定股東在公司實現盈利前不得減持首發前股份。
從退市規則來看,較現有退市規則更為嚴格,科創板企業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不得提出新的發行上市申請、永久退出市場。此外,出于風險防范和保護投資人的目的,文件也對信息披露監管要求進行了強化。
與其他上市板對比,科創板在上市公司門檻、交易規則的設定上較靈活,但退市規則、投資者要求上更為嚴格??苿摪迮c新三板都適用注冊制,但與新三板不同的是,科創板屬于場內市場,上市公司門檻、退市規則也更為嚴格。在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設置上,科創板較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都更為靈活,但隨著盈利標準的放松,對上市公司設置了較高的市值要求。
在漲跌幅限制、融資融券、異常波動認定等交易規則的設置上也較其他場內交易板塊有所放松,尤其是漲跌幅限制為20%、上市后首個交易日即開放兩融,都將使科創板的交易更具活力。
與此同時,科創板在保護投資者和市場交易活躍度之間進行了權衡,對個人投資者的要求介于場內交易板塊和新三板之間,并對科創板的終止上市進行了較為嚴格的規定,在退市風險警示后仍不達要求的企業直接終止上市,且不得申請重新上市。
從創業板推出后各板塊上市公司家數占比及流通市值占比來看,科創板對A股的資金分流影響或有限。從各板塊上市公司家數占比來看,創業板推出前,A股上市公司中主板和中小板分別占比82%和18%,在創業板推出后的1-2年內,創業板上市公司占比經歷了較快的提升,至2011年中已升至11%,隨后保持平穩增長,至2017年已基本穩定在20%左右,當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家數占比分別為53%、26%和21%。
從各板塊上市公司流通市值占比來看,創業板對A股整體的資金分流影響較為有限。創業板推出前,A股上市公司中主板和中小板流通市值分別占比95%和5%,創業板上市公司流通市值占比在2015年升至7%后也基本保持穩定,當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流通市值占比分別為79%、14%和7%。
從推出創業板的歷史經驗來看,對A股整體影響較大的階段為消息公布后至正式推出前,而相關行業的表現則可能存在一定滯后。根據創業板推出前后,A股市場的歷史表現來看,有以下特征:
在即將推出創業板的消息公布后至正式推出前這一階段,市場整體表現較強。自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后6個月內,上證綜指最高漲幅達43.70%,而在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正式上市后,上證綜指在短期沖高后震蕩回落。
從行業角度來看,成長板塊在中長期表現相對更為強勢。在創業板正式上市后的3-6個月內表現較好的行業有電子、計算機、傳媒等;從更長的時間區間來看,12個月內表現較好的行業有電子、國防軍工、計算機等。
從二級子行業角度來看,我們篩選在創業板正式推出一年內,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數量大于10且總市值排名靠前的醫藥、電力設備、電子、計算機、機械和基礎化工行業進行進一步分析,發現在3-6個月內表現較好的二級子行業有半導體、計算機硬件、計算機軟件等;12個月內表現較好的二級子行業有半導體、工程機械、其他元器件、電站設備等。(作者系川財證券研究所宏觀策略研究團隊)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