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創業板是什么意思,怎么分辨創業板和中小板


    昨天晚上收盤之后,看了一下相關市場的一些情緒,又發生了一個巨大的轉變。

    本周末高喊牛市,券商股的大牛來了,整個上證綜指為代表的牛市來了。

    經過昨天的沖高回落,上證綜指最后還是收綠的。

    對牛市的判斷,一下又降溫了,說牛市又沒來。

    我覺得其實判斷這個,都沒有什么太大的邏輯,今天我們先講一點方法論,有時間再給大家講點熱點新聞。

    市場當中,大概有這么幾類的所謂寬基的指數,寬基指數其實代表了市場的不同的風格。

    在寬基指數的風格之下,還會有細化的行業指數,但是行業指數,一般是跟隨著寬基指數邏輯,在進行它的漲或者跌。

    當然行業的漲或者跌,比寬基還的還要更大,這是基本的一個方法論。

    一般來講,資本市場的上漲和下跌邏輯,是分為所謂“二八效應”。

    所謂的二,就是我們說的大盤股,在中國最典型的代表指數就是上證50。

    一文讀懂,創業板為什么這么牛?

    上證綜指,一般我們是不會把它作為一個投資標的去研究的,因為它實在是太不像一個指數了。

    上證50,我們一般認為是所謂“二”的最典型代表,再稍微放寬一點,就是滬深300。

    這兩大指數,就是我們認為是“二”的一個代表。

    它的主要的構成成分,就是以金融板塊、石油石化為主,包括傳統的重工業和化工業為主,代表了傳統的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

    當然不要提到傳統,就覺得它是傻大笨粗的,在過去30多年經濟增長當中,至少前面20多年,都是要靠這些板塊的。

    銀行股、石油石化,也不是沒牛過,重工業就更甭提了,鋼鐵煤炭,曾經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

    所以這部分,您可以理解為傳統產業可以代表的大盤股,代表了舊有的,但是并不能完全拋棄掉了經濟發展的模式。

    另外一個,就是創業板指數。

    創業板指數,真正在市場當中稱雄,是在2013年到2015年的時候,創業板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到今天,其實這兩大指數,所謂創業板代表就是八,一般我們理解為,把它代表為中小企業,但實際上這個解釋,我覺得當下是不太準確的。

    我認為,創業板指數目前是代表A股市場當中,真正有科技創新活力的指數。

    比如說,美國最牛的是納斯達克,納斯達克100的指數構成當中,信息技術大概占60%多,醫療大概占10%。

    所以信息技術加醫療,這就認為是科技創新的板塊,直接在納斯達克占了70%多。

    如果從這個邏輯上來講,就能夠解釋,在美國三大指數當中,納指100,也是比標普500,比道瓊斯30,還要更強的。

    在中國的這幾個權重指數當中做對標的話,最像納斯達克的,就是創業板。

    當中的醫療、信息占比也是最高的,如果醫療、信息加消費,湊在一起有70%多,這是最像納斯達克的一個指數。

    與之相比較,中證500的比例大概只有50%多,要偏低,所以中證500,是真正意義上小盤股的代表。

    而真正代表科技發展的方向,如果從寬基指數角度來講的話,只有創業板的指數。

    所以市場當中,即便有牛市,短期當中也不大可能回歸到上證50、滬深300、上證綜指的牛市。

    實際上,創業板牛市,從我們節目2019年年初給大家推薦開始,到今天一年半時間,創業板的大漲,確實在整個市場的一個投資邏輯當中,這是最符合科技創新為代表的指數的布局。

    我們在大的資產投資邏輯上來講,其實無外乎就是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空倉還是還是持倉?

    很多時候,其實是應該選擇空倉的,但是我們實際上從去年年頭上,一直建議大家長期持有科技股,認為沒有必要去空倉,因為科技板塊的春天來了,當時的核心的預判就是5G,但是慢慢的,后面我們加上了生物醫藥和新能源汽車。

    第二個選擇,就是持倉持有誰?

    分析方向就是,究竟是“二”還是“八”,顯然現在應該是“八”。

    所謂的“八”就是小盤,但實際上這小盤并不準確,應該是我們的科技創新。

    將來會不會重新回到“二”?我覺得是有可能的。

    這一波金融被壓下去之后,將來還是會有反彈的一個空間的。

    我個人現在的預判,大概到明年的下半年,整個經濟形勢就會重新恢復到一個正軌,到那個時候不排除“二”又會重新陡然而起。

    第二,我覺得也不用去討論這個問題,因為它根本就不是你現在持倉的一個方向。

    確定好這個層面的邏輯之后,再去做相關細化分析。

    比如說在科技創新方面,我們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大類,生物醫藥、新能源,通信技術。

    一文讀懂,創業板為什么這么牛?

    這三大板塊做一個比較,生物醫藥顯然整體估值是偏高的,而且我很負責任告訴大家,生物醫藥或者醫藥板塊,很快今年的帶量采購,把藥價壓下去的政策就會出來,這對醫藥板塊是一個很好調整的的機會。

    醫藥板塊,短期內不管是估值還是政策層面,都面臨著巨大的調整的一個壓力。

    當然調下來之后,是不是有新的買點,我們會及時跟大家做溝通的。

    新能源車,放在長期來講,也會有比較大的一個發展的機會,特別是最近特斯拉的消息會比較多,所以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在所有的板塊當中,屬于最新的、最有發展潛力的一個板塊,但是它的不確定性也比較強,當然它漲得得也算比較多的。

    三個板塊對比的話,反而5G板塊是漲的是最的。

    所以我們認為,現在如果再去從行業層面,做一個布局的話,生物醫藥,現在肯定要觀望;新能源車,可以繼續保持一個中性持有;科技當中的5G通訊信息技術,可以大膽的持有,甚至是加倉。

    大家共勉,共同前行。

    今天方法論講得有點多了,消息上,就是創業板的注冊制要來了。

    短期來講,創業板我們覺得機會還是比較大的,繼續去看好。

    特別從市場炒新炒熱角來講,我們覺得創業板至少到7月第一批掛牌之前,都還可以保持一個堅定持有的態度。

    另外科創版50也會出來了,現在我了解到,很多基金公司都在布局科創版50的指數基金,到時候再說吧。

    一文讀懂,創業板為什么這么牛?

    科創板,我們以后多講大方向,少講具體的代碼和產品,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來保證大家的綜合投資收益,能夠保持長期穩定。

    今天跟大家掏心窩子,講講真心話,講講實話,希望大家都能夠賺錢,我個人也不希望給各位帶來投資損失和困擾。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