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機的主要作用是轉發封裝的數據包、減少沖突域、隔離廣播風暴。它主要工作于OSI體系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的設備,能夠識別MAC地址,然后通過解析數據幀中的目的主機的MAC地址,查找MAC地址表,能將數據幀快速地從源端口轉發到目的端口。


當在MAC地址表中找不到目的MAC地址時,才采用廣播方式傳輸數據。這與集線器不同,集線器某個端口接收到數據后,都將數據廣播到其余端口上。而交換機通常為數據通信的兩個端口在背板(專用集成電路,用于為任意兩個端口在數據通信時建立信道)建立獨立的信道,該信道的帶寬被它們占用,其余端口不能看見它們之間的通信,大大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帶寬以及數據傳輸的有效性。


交換機的基本功能有三個:①學習,學習是什么設備,連接到哪個端口上;②轉發,智能地將幀轉發到目的站所在的端口;③清除第二層環路,利用生成樹協議清除環路,避免幀在網絡中不斷地循環。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以太網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沖突,這是由CSMA/CD工作原理引起的。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請登錄后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