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值得回顧的一年,人工智能、5G、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相繼爆發,特別是人工智能。與互聯網技術有所不同,人工智能的發展過程可謂充滿曲折,經歷了寒冬和低谷后,終于在2018年迎來了發展黃金時期。
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突破,使其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加速落地。本文將盤點2018年人工智能技術的十大應用。


一、自動駕駛
今年3月28日,由東南大學設計的我國首款無人駕駛巴士正式運行,這款無人駕駛巴士完全通過計算機、雷達和導航等電子系統工作,可實現雙向自動行駛、靠站自動??亢妥詣颖茏屨系K等多種功能。時隔四個月后,百度全球首款L4級量產自動駕駛巴士“阿波龍”量產下線,如今,阿波龍已實現萬人試乘,安全運行一萬公里,保持零事故。
從這兩個案例不難看出,曾經遙不可及、困難重重的自動駕駛時代已經在2018年成為了現實,并將繼續大步走來。
此外,一輛無人駕駛汽車能夠做出瞬間剎車或急轉彎,以避免事故的。它的反應速度比我們人類要快得多。但是現在來看,需要5G 技術的進一步成熟,自動駕駛才能夠大規模普及。因為人工智能相當于自動駕駛的大腦,5G相當于傳輸神經,只有兩者都具備才能保證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2017年,自動駕駛獲得投資約為40億美元。而2018年,自動駕駛領域總共獲得了超過70億美元(合人民幣近500億元)的融資??梢姡Y本市場對于自動駕駛的前景也相當看好。
二、智慧醫療
2018年,以視覺影像診斷為主的智慧醫療開始興起,并在短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效果。影像輔助診斷、電子病歷、醫療大數據等智能化醫療手段和技術的應用已在國內各大醫院初露鋒芒。
同時,人工智能的早期診斷已經可以拯救心臟病和癌癥患者。具體來講,人工智能可以通過篩選大量的數字數據,學習和改進算法,發現我們不希望看到的結果模式,并希望基于這些見解做出明智的決定。
此外,基于現在外科手術人才和資源的嚴重短缺,在外科手術領域,憑借先進的控制技術,機器人在力度控制和操控精度方面明顯優于人類。通過專業人員的操作,外科手術機器人已能夠在骨科、心內科、神經內科等專業化手術領域獲得一定程度的臨床應用。
隨著運動控制、神經網絡等技術的深入發展,智慧醫療將更好的為醫生和患者服務。
三、智能音箱
在今年雙十一,智能音箱首次最大的賣點。天貓精靈方糖也斬獲了天貓平臺消費電子行業單品銷量冠軍,這是首次有其他產品取代手機奪得這一頭銜,并受到廣泛關注。
數據顯示,2018年Q3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同比增長197%,達到創紀錄的2270萬部,并在今年末有望超過1億臺的使用量。
聚焦中國市場,2018年中國智能音箱出貨量也增長了12倍。在智能音箱市場銷量,中國市場僅今年一年便增長了近100倍,達到580萬部。
據IDC統計,2018年Q3,搭載百度DuerOS的智能音箱在中國市場出貨量第一名,小度系列智能硬件在中國市場增速最快,市場份額增至24%。同時,在第三季度,中國的智能音箱市場也開始呈現出了天貓、小米、百度三足鼎立的格局。
四、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教育的應用場景,大致可分為人工智能本身的教育普及和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高教學效果兩大類。后者可細分為助力教育機構管理提效的場景、輔助教師教學提效的場景、幫助學生學習提效的場景及新穎度較高的自適應學習。
其中,自適應學習是人工智能+教育的熱門應用場景,也是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比較典型的項目有松鼠AI(上海乂學教育)和英語流利說等。
教育行業對于整個未來AI的作用期待很高,有關專家指出, AI是什么?就像教育,我們可以把它也叫做零或者一的概念,教育的開始是一,需要靠人去實現。而AI是在添多少個零的狀態,可能在當前的時間點我們的AI剛剛加了一個零,但是未來或許有無數個零可以添在后面。
五、智能制造
近年來,全球制造業智能化升級改造仍在持續推進,從汽車、工程機械等大型裝備領域向食品、飲料、服裝、醫藥等消費品領域加速延伸。
同時,工業機器人開始呈現小型化、輕型化的發展趨勢,使用成本顯著下降,對部署環境的要求明顯降低,更加有利于擴展應用場景和開展人機協作。
2018年,多個消費品行業已經開始圍繞小型化、輕型化的工業機器人推進生產線改造,逐步實現加工制造全流程生命周期的自動化、智能化作業,部分領域的人機協作也取得了一定進展。隨著機器人控制系統自主性、適應性、協調性的不斷加強,以及大規模、小批量、柔性化定制生產需求的日漸旺盛,消費品行業將成為工業機器人的重要應用領域,推動機器人市場進入新的增長階段。
六、智能物流
2018年下半年,,各互聯網巨頭紛紛開始了無人系統的落地項目,這其中包括了京東的無人配送平臺,永輝的配送無人機,蘇寧的無人小店和美團剛剛發布的無人配送平臺。
毋庸置疑,倉儲及物流行業歷來具有勞動密集的典型特征,自動化、智能化升級需求尤為迫切。
近年來,機器人相關產品及服務在電商倉庫、冷鏈運輸、供應鏈配送、港口物流等多種倉儲和物流場景得到快速推廣和頻繁應用。
無人配送系統已能夠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及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路徑規劃和任務協同,并搭載超聲測距、激光傳感、視覺識別等傳感器完成定位及避障,最終實現數百臺機器人的快速并行推進上架、揀選、補貨、退貨、盤點等多種任務。
在物流運輸方面,城市快遞無人車依托路況自主識別、任務智能規劃的技術構建起高效率的城市短程物流網絡;山區配送無人機具有不受路況限制的特色優勢,以極低的運輸成本打通了城市與偏遠山區物流航線。
倉儲和物流機器人憑借遠超人類的工作效率,以及不間斷勞動的獨特優勢,未來有望建成覆蓋城市及周邊地區高效率、低成本、廣覆蓋的無人倉儲物流體系,極大提高人類生活的便利程度。
七、沉浸式體驗
虛擬、增強和混合現實(Virtual,Augmented and Mixed Reality)則在改變人們觀察和與數字世界互動的方式。目前,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市場尚不成熟,還處于碎片化階段。
為了推動實現真正有形的商業效益,各企業必須審視特定的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應用的真實場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同時優化設計、培訓和可視化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工業AR也將帶來生產方式的改變。在未來智能工廠生產過程中,人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而未來工廠增強現實AR將發揮很關鍵作用,在智能制造過程中可用于如下場景:監控流程和生產流程,生產任務分步指引,如手動裝配過程指導;遠程專家業務支撐等。
八、智能機器人
2018年,智能機器人行業可謂百花齊放,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層出不窮。今年隨著智能交互技術的顯著進步,智能陪伴與情感交互類機器人正在逐步獲得市場認可。
現代工作和生活節奏持續加快,往往難以有充足的時間與合適的場地來契合人類相互之間的陪伴與交流訴求。
以語音辨識、自然語義理解、視覺識別、情緒識別、場景認知、生理信號檢測等功能為基礎,機器人可以充分分析人類的面部表情和語調方式,并通過手勢、表情、觸摸等多種交互方式做出反饋,極大提升用戶體驗效果,滿足用戶的陪伴與交流訴求。
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進步和認知推理能力的提升,智能陪伴與情感交互機器人系統內嵌的算法模塊將會根據不同用戶的性格、習慣及表達情緒,形成獨立而有差異化的反饋效果,即所謂“千人千面”的高級智能體驗。
九、語音語義識別
2017年中國智能語音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105.71億元,比2016年增長了70%,而2018年這個規模預計將達到159.7億元。
縱向來看,從2011年到2018年,以深度神經網絡為基礎的語音識別建模技術迅速發展,語音識別乃至語音交互行業呈現出這樣一個現象:全世界范圍內的企業的建模技術萬變不離“深度神經網絡”這一宗,雖大同小異但又各顯神通。
在應用端方面,C端應用主要有移動設備、汽車、家居三大場景,用來變革原有人機交互方式;B端則針對垂直行業需求,提升人工效率,比如幫助醫生做電子病歷錄入,或代替部分人力工作,比如回答大部分簡單重復的客服問題。
十、在線客服
在2018年,大多數人都在面臨一個客服方面的疑惑,那就是會如何區分和你交流的是聊天機器還是真實的人類助手?
現在,許多網站都提供用戶與客服在線聊天的窗口,但其實并不是每個網站都有一個真人提供實時服務。在很多情況下,和你對話的僅僅只是一個AI。而大多聊天機器人無異于自動應答器。
最有趣也最困難的是,這些聊天機器人必須擅于理解自然語言。顯然,與人溝通的方式和與電腦溝通的方式截然不同。所以這通過人工智能中的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這些機器人能夠理解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中所包含的實際目的,并在2018年得到了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人工服務。
不難發現,AI技術雖然深不可測,但是歸結到底還是為人類服務的。
無論是在幫助識別疾病還是為無人駕駛汽車,人工智能已經在2018年開始有了一定規模的應用,毫無疑問,人工智能(AI)應用將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