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發于企業法財稅管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導 語
股權結構涉及股東經濟利益和管理控制權。合伙做生意,股權結構的合理安排,是決定企業最終能走到的高度的重要條件。許多小伙伴在公司開創階段不知道如何設計股權,或者對股權事宜草草了事。不會去好好設計股權,也不懂得股權對于公司的重要性。今天,君恒就小微初創企業的股權設計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
公司控制權的分界點
在初創公司股權結構設計方面,第一個要談的就是它的核心,即公司控制權。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如果控股超過2/3,基本上就能掌控公司層面的“頂層設計”了,類似修改章程、增資減資、公司解散完全能夠說了算。所以說,控制權不僅影響公司的經營發展,還影響公司資本結構、融資融智、利益分配等等。真功夫姐夫小舅子的股權之爭、萬科的野蠻人之戰、雷士照明的股東對抗,這些都是控制權的爭奪戰。

股權比例關鍵點
說起控制權,就要先了解幾個關鍵的股權比例節點:1%的股權可以依賴法律向公司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10%的股權,可以召開臨時股東會董事會、提議解散公司,說白了就是能給大佬們提提醒告他們該開會啥的了;34%的股權,就開始厲害了,有一票否決權,說了是不算,但是可以不同意;51%的股權就能用上控股兩個字了,但前面要加個“相對”,能夠掌控股東會決議的普通事項,比如任命董事、對外投資擔保等等;在大點就是67%,這就稱得上是絕對控股了,如前文述,公司一切事物完全可以說了算了。
股權設計原則
了解了這些內容,接下來就要有個股權設計的原則。
首先,要適當分配,給創始人怎么分、給合伙人怎么分、給員工怎么分(小公司可以不考慮)、給投資人怎么分(同前一條);
其次,要簡單直接,明確控制權;再者,要考慮權錢搭配,在我國有限責任公司是可以在公司章程中約定同股不同權的,這就意味著可以綜合考慮公司情況,將投票權和分紅權有所區分,創始人可以適當的少分些錢多點控制權;
最后,盡量避免控制權過分集中或者干脆成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基于財務混同概率太高的原因,基本不建議大家做,控制權過分集中了,則會嚇走投資人和優秀企業人才。
股權設計
掌握了基本內容,就要開始設計股權了:
1、確定目標,創始人控股、合伙人團結穩定、為員工和投資者留下空間;
2、基礎結構通常分為一元化和多元化,前者是同股同權,一切股權說了算,后者就是同股不同權;
3、然后就是股權設計了,同股同權有法律規定,非同股同權就需要一些其他方式獲取控制權了,比如投票權委托、建立持股平臺、AB股計劃、一致行動人決議,在這方面就可以參考京東,早期創業,京東采取的是投票權委托,劉強東股份雖不多,但享有控制權,上市后有用了“AB股”方式,僅靠18%就成了京東的絕對控股股東;
4、再往后,就是合理安排早先給員工和投資者或者是持股平臺的股權分配了,這里就涉及了員工的股權激勵,初創公司可以不予考慮。
君恒建議
初創時期,肯定股東都是創始團隊了,這個時候要確保有持股50%以上的大股東;
發展期的時候,創始團隊要保證70%以上,大股東持股34%以上,剩下的留給投資人或者員工;
壯大期,創始團隊要保持50%以上的股權,剩下的就有更復雜的安排了,比如期權池之類的,這個今天只介紹一下
等到要上市的時候……那個時候你要還看我的公眾號,你就委托我們給你設計吧!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