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華為OPPO明爭暗斗 為何大家都瞧上了潛望式鏡頭


    最近翻知乎,偶爾看到一篇帖子,內容大概是“智能手機為什么不把長焦鏡頭換成潛望式長焦鏡頭,以獲取更大的變焦倍數?”看了下帖子發布時間是在2015年(原諒我已經找不到截圖),當時甚至還忍不住感慨了一番:不愧是大神,果然有前瞻性,很有戰略眼光。

    不過細細一琢磨,也不是這么回事啊,而且這個論調是不是有些熟悉?為什么這么說,不是潛望式鏡頭設計不夠新奇,腦洞不夠大,只是在手機潛望式鏡頭崛起前夜,這樣的設計其實已經不再新鮮。究其原因,便是在卡片機叱咤風云的年代里,潛望式鏡頭結構就已經十分成熟,而后來出現在手機上的潛望式長焦鏡頭結構,甚至還是精簡過的。

    卡片相機崛起的年代,潛望式長焦鏡頭一樣經歷著輝煌

    卡片機能崛起,離不開經濟和技術雙重因素的影響。當年的單反,依舊是又大又笨,還超級貴,貴到讓普通人都不愿意正眼看一眼。彼時微單尚處襁褓,而且發展之初也并未被市場看好,遠沒有今天的“江湖地位”。而手機方面,相機技術也尚未有太多突破,拍照依舊難登大雅之堂,影像表現更是遠遠遜色于相機產品。

    就是在這樣一個“前沒虎后沒狼”的溫水環境中,又薄又輕又便宜的卡片機開始了崛起之路,潛望式鏡頭設計也隨之“水漲船高”,漸漸被大家熟識。

    華為OPPO明爭暗斗 為何大家都瞧上了潛望式鏡頭

    奧林巴斯xz-1專業卡片機(圖源網絡)

    事實上,早期卡片機在長焦鏡頭設計上也有著兩種不同的方案,一種是同樣被大家所熟知,采用經典伸縮鏡頭設計,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機身前面有一個大大的鏡頭,可以自由伸縮,擁有完整的光學結構,展開后就可以實現變焦操作。

    華為OPPO明爭暗斗 為何大家都瞧上了潛望式鏡頭

    另外一種就是采用不能伸縮的鏡頭設計方案,將鏡頭模組置于相機邊角位置,而這種卡片機為了實現連續變焦功能便采用了潛望鏡頭設計。其技術特點無非就是多增加反射面,然后將光路進行彎折,將采取到的光線折射進機體深處的大底傳感器,這樣在保持傳感器底大特性的同時,又能靈活應用機身空間,從而有效控制機體薄厚。

    說起來,無論是設計理念還是遠離,都和現在用在手機上的潛望式鏡頭如出一轍,以致于當有人發出“手機為什么不用潛望式鏡頭”這樣的感嘆時,就不顯得多么新鮮了。

    手機引入潛望式鏡頭設計,「首創」「普及」之功不可磨滅

    前面提到過,從理念上來看,潛望式鏡頭并不是什么新鮮技術,但如果把它用在手機上,就成為了一種壯舉,沒有一定的工藝水準、設計深度,以及開拓進取的決心和創新意識,對于大部分手機廠商而言也就是想想而已。

    華為OPPO明爭暗斗 為何大家都瞧上了潛望式鏡頭

    夏普V602SH

    而這些對于手機大廠們而言,雖然也有難度,但還形不成阻礙。于是,2004年的時候,夏普推出了一款支持2倍光變拍照的手機,這就是后來的夏普V602SH,首創潛望式鏡頭手機先河。

    此后,索愛也推出了支持3倍光學變焦的索尼愛立信SO905iCS,該機最大的特點在于將一些常用的攝影按鍵,諸如快門、十字鍵、回放鍵等等集成在手機外部,以致于很長時間里被認為是“買手機送相機”的典型。

    華為OPPO明爭暗斗 為何大家都瞧上了潛望式鏡頭

    華碩ZenFone Zoom

    2015年,華碩ZenFone Zoom發布,中文名“鷹眼”,其機身后面有一個大大的圓形鏡頭,并加入了潛望式鏡頭設計,實現了3倍光學變焦。這是潛望式結構鏡頭第一次出現在智能手機之上,在當時確實有著非常不錯的拍照表現,也對得起“鷹眼”之名。不過,因為市場營銷原因,傳播手段遠沒有今天鋪天蓋地的互聯網廣告有力度,所以不怎么被大家知曉。

    總之,截至到四五年前,采用潛望式鏡頭設計的手機事實上已經有了不少商用機型,但大都不溫不火,且品牌相對集中,還沒有徹底鋪開。但到了2017年,采用潛望式鏡頭的手機便迎來了真正的春天,OPPO、華為可以算作潛望式鏡頭進入手機行業的真正普及者,不但廣告打得響,到了人人皆知的地步,產品更是不錯,一下子加深了用戶對“潛望式鏡頭”的期待。

    華為OPPO明爭暗斗 為何大家都瞧上了潛望式鏡頭

    OPPO Reno 10倍變焦版

    在2017年世界移動大會MWC上,OPPO首次展示了基于潛望式攝像頭結構,雙攝鏡頭下的5倍無損變焦技術。而到了2019年,憑借多年對潛望式鏡頭的技術沉淀,OPPO率先通過將潛望式鏡頭,廣角,高清主攝相結合的方式,推出了可實現了10倍混合光學變焦的OPPO Reno(10倍變焦版,以下簡稱OPPO Reno),焦段覆蓋范圍為16mm-160mm,在保留機身輕薄設計的同時,大大提升了長焦鏡頭的變焦水準。

    華為OPPO明爭暗斗 為何大家都瞧上了潛望式鏡頭

    緊接著,華為也發布了自己旗下搭載了潛望式鏡頭的機型——華為P30 Pro,雖然和OPPO Reno一樣,都是采用了精簡變焦結構的定焦鏡頭式設計,但二者之間在變焦表現上也多有不同,比如華為P30 Pro主打5倍光學變焦,OPPO Reno則主打10倍混合光學變焦。

    兩者究竟孰強孰弱也只能“各花入各眼”,即便OPPO Reno長焦鏡頭素質更好,但華為P30 Pro的主攝傳感器更強也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這里沒必要深究這種孰優孰劣的問題,我們有只需要看到,從這兩部手機之后,手機便開啟了長焦攝像頭升級之路,各個品牌陸續推出了自己的搭載了潛望式鏡頭模組的機型,比如vivo X30 Pro、榮耀30、小米10系列、三星S20系列、iQOO 5 Pro等等,從2019年年末直到今日,潛望式鏡頭手機的發布便沒有中斷過。

    高倍變焦必經之路,潛望式鏡頭發展潛力無限

    不單單是手機領域,放眼整個制造業,對從業人員來說,很多關鍵技術的發展道路往往就那么幾條可走。手機行業的發展同樣如此,在影像方面,硬件發展嚴重受到機身空間的掣肘,潛望式鏡頭的出現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華為OPPO明爭暗斗 為何大家都瞧上了潛望式鏡頭

    畢竟想要獲得更輕薄的機身,又不想犧牲更長的等效焦距和傳感器尺寸,但如果想要短時間獲得突破,成像質量更上一層樓,當下或許也只有潛望式鏡頭一條路可走了。

    華為OPPO明爭暗斗 為何大家都瞧上了潛望式鏡頭

    雖然影響潛望式鏡頭成像質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傳感器、光圈、單位像素面積、成像算法等等,但一旦突破潛望式長焦的技術瓶頸,勢必會為影像系統帶來了更進一步的升級,因此對于手機大廠而言,如果未來著眼于長焦技術的探索,也將繼續在潛望式鏡頭上發力,那么潛望式鏡頭的發展潛力自然也是不可限量的。

    國產機潛望式鏡頭發展迅速 市場表現已經給出答案

    在潛望式鏡頭發展方向上,國產機雖然起步很晚,但成果顯著,而且隨著技術的成熟,我們已經從“有沒有”順利過渡到“好不好”階段??偟脕碚f,對于潛望式長焦鏡頭,用戶普遍呈認可態度,我個人也對潛望式鏡頭的發展充滿期待,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管它最后變成望遠鏡還是什么,“有”至少比“沒有”強。

    當然話雖如此,但體驗上萬不能好高騖遠,現在大家都很重視潛望式鏡頭的發展,終歸還是要落實到潛望式成像質量上,換句話說,用戶知道大家都在搞,但用戶更想知道誰的體驗得更好一些,這才是用戶關心的。

    華為OPPO明爭暗斗 為何大家都瞧上了潛望式鏡頭

    華為P40系列潛望式長焦鏡頭結構(圖源華為官網)

    好在今年發布了不少搭載潛望式鏡頭的機型,比較典型的代表包括華為P40 Pro系列、小米10 Pro、榮耀30 Pro、vivo X50 Pro+、iQOO 5系列等。

    其中,華為P40 Pro+的影像重點在長焦。搭載業界首個超遠距雙目變焦系統,支持10倍光學變焦、20倍混合變焦以及最高100倍數字變焦。

    華為OPPO明爭暗斗 為何大家都瞧上了潛望式鏡頭

    華為P40 Pro+主攝、3倍光學變焦樣張、10倍光學變焦樣張

    從這張樣張來看,長焦鏡頭在3倍、10倍焦段均保留了不錯的細節,而且色彩準確度很高,樣張色彩更加飽滿鮮活,可見華為P40 Pro+長焦擁有極佳的解析力,很值得點贊。

    老大哥拍照不錯,傳承了不錯拍照基因的榮耀手機自然也會有一個不錯的表現,而在潛望式鏡頭領域,榮耀30 Pro便是一個值得推薦的存在。作為該機的主打賣點,榮耀30 Pro搭載了50倍潛望式手持超穩遠攝鏡頭,支持5倍光學變焦、10倍混合變焦和最高50倍數字變焦,并支持雙結構OIS光學防抖+AI長焦超級防抖。

    華為OPPO明爭暗斗 為何大家都瞧上了潛望式鏡頭

    榮耀30 Pro 5倍、10倍、30倍變焦

    經過實際驗證,在超高倍率的拍攝下,加上AI長焦超級防抖算法,榮耀30 Pro+可以極快地找到目標,且樣張細節也保留的很不錯,沒有出現明顯的邊緣模糊現象,色彩也更細膩,還是相當不錯的。

    結語:

    手機采用潛望式鏡頭設計算不上“腦洞大開”的天才之舉,畢竟潛望式鏡頭也曾風靡卡片機時代。但是,首創并普及潛望式鏡頭手機,對行業而言卻不失為一種壯舉,這不僅需要過人的勇氣,更需要無數精力、無數成本的投入,這才促使手機影像有了更大的進步??梢灶A見,短時間內潛望式鏡頭手機還將迎來一波爆發,而光學變焦倍數也會進一步發展,5X甚至10x的光學變焦將成為主流,甚至還會迎來真正的光學變焦模組,進化出可連續變焦的潛望式鏡頭結構。

    而長時間來看,隨著消費者對高質量影像需求的日益增加,潛望式長焦鏡頭的發展勢必帶動智能手機綜合體驗的升級,同時也將加快實現5G手機輕薄化的進程。不過需要理性看待的是,光學變焦之路并不容易,尤其在逼近物理極限的情況下,即便有所提升,但實際體驗也較為有限,因此潛望式鏡頭終究是一條有“盡頭”的道路,只是眼下我們還不知道所謂的盡頭到底還有多遠。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