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設計師面試問題與答案(常遇到的五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文章分享了設計師面試時經常會遇到的五個問題以及相關的解決方法。

    設計師面試時,常遇到的五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1.在產品前期設計風格探索的過程中,如果使用到情緒版,會遇到哪些問題或者局限性?

    其實任何標準化的方法論都會有一些局限,我們面臨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場景必然不能100%匹配。例如情緒板,步驟大致是召集利益相關者,通過他們對產品的感覺,規劃,定位提煉關鍵詞,然后對關鍵詞進行究根溯源,然后采用圖像匹配的方式,讓利益相關者選擇他們認為最接近他們心里想法的圖片。最后通過整個過程的關鍵詞和圖片再提煉出風格走向加以指導設計。

    1.利益相關者的召集及選擇,做一次完整有參考價值的情緒板所話費的成本是較高的,所以務必做好充分的準備。這里的利益相關者指的是具有代表性的用戶、公司內部產品研發及市場運營團隊相關者。

    用戶選擇以中級和專家為宜,這里需要考慮用戶的人口學背景盡量分散和不重復。公司內部團隊需要將核心人員以及各部門領導還有老板都邀請進行參與,這里會出現的問題是,必須強調目標,讓所有利益相關者明確此次情緒板調研的目的和想達到的結果。不然的話會出現為了迎合上司而作出不誠實的判斷和結論的問題,這樣會失去很多機會。

    2.關鍵詞提煉,在進行這個步驟的時候要注意,利益相關者會從自己對產品的認知出發從而對產品產生不同的情緒,但是無論如何關鍵詞都可被分為2類:具象和抽象。

    對于具象的關鍵詞我們從字面意思能夠較準確的刨析利益相關者想表達的意思,但是抽象關鍵詞,我們要對其進行3-5個why的深度挖掘,否則可能曲解其想要表達內容的含義。

    3.圖像選擇,關鍵詞不能直觀表達感情及想法,這時候需要借助圖像。這里需要注意的是1.圖片需要清晰,有主體。2.同一關鍵詞的圖片需要找多張不同場景、感情、色彩的圖片,以便準確定位。

    4.導出結果及方向:之前提過需要老板及各部門領導的參與,希望他們站在對產品戰略,商業模式的角度考慮符合用戶的產品風格以及提出建議,可導出的結果有很多,例如色彩、字體、logo、排版、材質等等,但這些都是以過程中最后的結果為參考去設計去修正的,不要過于依賴結果。

    注意點:很多時候在做情緒板之前我們其實內心就有一個風格方向,但是設計師的理解依然過于片面,我們依然需要從用戶、產品定位、以及場景出發去挖掘相對客觀的結果。

    2.如果確定風格之后,你將如何在設計中體現品牌,做到品牌統一性,并且在用戶心中深刻植入品牌形象?

    品牌邏輯:品牌=內容+渠道+時機,

    品牌發展過程:發現、認識、記住、喜歡、忘不了。

    內容可以理解為他的展現形式,符號形象、產品展示、品牌形象。渠道即使品牌在市場上曝光以及傳播的途徑。一個非常強大品牌能夠通過溢價的作用,讓一件成本并沒有那么高的商品賣出非常可觀的價格,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從品牌的基因角度講設計使多個產品,多個鏈路建立關聯性,引發用戶聯想。這些聯想也讓品牌基因得到很好的傳播。簡單的說就是以細節滲透各個鏈路,將理念以設計的方式傳達給用戶。

    舉個例子:一個移動端產品從哪些方面可以體現品牌理念?通過情緒板,我們驗證了各方的猜想,那么我們就可以從以下細節去強化產品的品牌感:

    1. 視覺元素:文字風格,大小、圖片風格、剪裁、圖標風格、留白、情感插畫。
    2. 交互動效:信息架構、任務流程、頁面切換、操作反饋、異常提示、設備特性。
    3. 品牌vi:包裝、物料、logo、文案、廣告等。

    不同的文字大小、粗細、間距對比起來都會呈現不同的氣質。圖片的剪裁方式以及運營圖片的風格,留白的多少,情感化插畫的表現形式,品牌卡通形象的使用,都一定程度上形成品牌的記憶特性。統一的交互手勢,轉場動畫,包括所有的反饋提示。統一的文案話術,獨特創意的廣告宣傳、以及包裝,這一切設計元素必須都始終圍繞產品的理念愿景以及用戶的定位來進行設計。

    一個成功商業產品,首先需要所有團隊成員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并且大部分人具有品牌思維和設計思維,將其落實到和用戶的每一個觸點中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服務設計,這樣品牌的影響力才能逐漸深入人心。

    3.如何衡量設計是否是成功的?請說出具體是如何衡量的方法

    1.理解業務目標 和設計目標

    設計目標其實屬于業務目標的一部分,而設計目標服務于業務目標,設計目標在服務業務目標的同時也要結合用戶目標。

    具體可以去看阿里的《U一點料》

    2.數據

    GSM:Goal目標、 Signal信號 、Metric指標

    五度模型:吸引度、完成度、滿意度、忠誠度、推薦度

    設計師面試時,常遇到的五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4.請描述一下,你認為規范的設計流程。

    這里不非常詳細的說,只說需要注意的點。

    1. 需求的來源是否基于業務目標和用戶目標,并且是否深入洞察。目前的一個大趨勢想必大家也知道UXD的方向,UI/UX設計已經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了,勢必需要深刻了解業務,并自我驅動。
    2. 需求涉及的利益方是否達成一致,開發前后端是否溝通到位,項目進度的節點是否排好,如果資源短缺是否進行優先級梳理,準備plan B,時間充裕應該做可用性測試或者A/B測試。
    3. 設計復盤,回顧設計目標,衡量設計結果,發現缺陷并及時優化。
    4. 尋找更高效的設計策略及設計手段,關注新技術。

    5.UED如果在公司話語權較低,如何自主推動項目落地。例如,UED推動需求優先級較低,開發資源排期靠后,此類問題如何解決?

    一般公司難以避免的問題,設計屬于中臺,在中臺中的地位確實比較低。之前在品牌的話題中說道,如果大部分人都擁有設計思維或者品牌思維,那么想必并不難推進?,F在的問題在于:

    1. 開發資源不足
    2. 以運營、產品為導向的公司研發必定優先完成這些業務方的需求
    3. UED缺乏足夠說服力的數據或者證明自己要推進的需求很重要很緊急。
    4. 個人執行力、推進力不足

    雖然現在很多公司都標榜自己以用戶體驗為唯一準則,但是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個口號。在發展業務的同時能夠兼顧到一點用戶體驗已是大幸,所以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尋找我們的業務方,并用事實說服他們一起推進需求。UED的影響力建立需要逐步提升,需求總有先有后不必過于爭搶。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