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曾經風靡全球的“夾式”萬能充電器嗎?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手機選擇了內置電池不可取下的設計,最終被時代的浪潮拍死在沙灘上,只給我們留下了回憶。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手機充電器的發展史。
1.百花齊放時代
早期的手機充電器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但只有充電這一個功能。手機廠商都把自家手機的充電口設計得獨一無二:圓的、扁的、長的、短的……各種型號,各種規格,互相還不兼容。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諾基亞的圓頭充電器,如果沒有自帶專屬充電器,那么你想借到手機充電器就全憑“緣分”了。不過好在那個時代的手機只有簡單的通話、短信、2G網絡等功能,耗電少。
2.開始考慮數據傳輸
當MP3、MP4等數碼設備產品因價格低而流行起來的時候,用戶開始熱衷于影音娛樂產品。這時,充電器不再僅僅滿足于充電。


開始重點考慮到不同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一種體積較小的“Mini USB”“T”型充電插口就應運而生了。這種充電口,上窄下寬,防誤差效果不錯,兼具充電和數據傳輸。開始被廣泛應用在數碼相機、手機、移動硬盤等電子產品上。
手機充電器終于開始迎來了統一!
3.速度更快、接口更小
隨著智能手機不斷地更新換代,“Mini USB”下一代規格是“Micro USB”,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普通手機充電器”。


這種充電口,體積更小,數據傳輸速度更快,壽命更長,還支持USB和的OTC功能,能用于手機和U盤之間的數據交換 ,很快就成了手機主流的充電口,目前依然活躍在一些低端智能機上。
這個時期開始有了快充的概念。
4.又一次變革
被“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洗腦的廣告就是現在要說的以Type-C接口為載體的第四代充電器了。
從用戶的便利程度來說,Type-C接口更小巧,傳輸文件速度更快,還支持快充(最高可達100W的功率),和正反面插入,避免在弱光環境下像Micro USB一樣插錯方向,損壞插口。


目前已經是旗艦Android手機(小米、華為等)的標配接口。它的應用范圍不局限于手機,一些電腦和高端電子產品也開始使用,適用性特別廣泛。
如果你認為這就是現在最完美的充電器,那你就錯了!
最近,不少廠商推出了一款名為GaN氮化鎵充電器的黑科技。


它是由人工合成的第三代新型半導體材料,采用GaN氮化鎵元件,充電器不僅體積小、重量輕,在發熱量和效率轉化上相比普通充電器也更具優勢。
回顧充電器的歷史演變,我們發現充電器的充電速度越來越快,手機電池的容量也越來越大,但是我們充電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GaN氮化鎵充電器可達65W真閃充、為你快速續航!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