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半夜同行群里,被邀請進了一個大咖,上來就是幾百的紅包做鋪墊。
我點開他的微信頭像看了看,招網絡兼職的,做完一單就給錢那種。
分別有——
QQ兼職:把指定消息復制發給QQ好友(提供QQ號和資源),一小時10-15。
微信拉群兼職:拉號進群,一個群1.5。
閑魚兼職:在閑魚上找商家聊天加指定的微信,一單一塊。
剛開始還以為是“兼職騙會費”那種套路,但仔細一看并不是,甚至還勾起了我的興趣。
02
這種兼職到底怎么做的,運作模式是怎樣?
我加了那位大佬,攀談了起來。
詢問道:
做你的兼職有什么要求么?
他給我發了個2分鐘的視頻講解,大致內容就是去找閑魚上的商家聊天,優先選擇那些冷門商家,引導他們用微信私聊,微信號用圖片代替。
如果賣家添加你,則算一單,一塊錢到手。
這不是一直被忽視的閑魚引流技巧么?
這套玩法從2018年我就講過了。
閑魚的規則基本沒發生太大的變化,所以這套玩法到現在依舊盛行。
但很多人堅持幾天就放棄了。
我想大多數人堅持不下來的原因,不是因為沒有效果,而是操作太枯燥。
可能是認知不夠;
可能是資源不足。
但確實就是從來沒想過,可以將枯燥的工作外包給兼職團隊。
這就是我的認知差距,對兼職團隊的認識太少。
用成交量計費,一單一塊錢,相當于一個精準流量才1塊錢。
你知道這有多超值么?
價值是對比出來的,我認識一個專門做引流的朋友,基本相同的方式,一個粉賣5塊。
醍醐灌頂,簡單的組合拳,能讓枯燥的引流技巧重煥生機。
思路一變,市場一片。
做免費流量,嫌累,拼的是體力與死磕;
做付費流量,嫌貴,拼的是財力與勇氣。
而這種半付費流量,正好是折中選擇,拼的是資源整合能力。
需要你將主要環節跑通,剩下的都交給兼職團隊,將任務外包出去。
03
兼職團隊哪里找?
不建議單個單個招兼職,一個個對接也是非常累人的事情,有這精力都能自己去做任務了。
如果你要做半付費流量,建議你直接找團隊長對接。
這些團隊長手里都有不少的兼職人員,他比你更懂如何維護,如何發放任務。
兼職團隊長可以直接在QQ群搜索,一般群主或管理員就是團隊長。
但也魚龍混雜,騙子也不少,注意先少量測試。
多溝通,價格與計費方式都是可以商量的,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人會給出專業的意見。
04
再大開腦洞一下,如果你跑通了這套模式,或許可以去賣粉。
只要掌握了兩邊的資源,一邊手握兼職團隊,一邊對接買粉客戶,認知差異就這樣產生了。
進價1塊錢,售價5塊錢,一進一出,4塊錢的利潤。
理論上是行得通的,畢竟認知差異無處不在。
一線城市尾貨處理的地方,最便宜的電子琴,大概就幾十塊。
跑到三四線村鎮的菜市場,賣給大爺大媽。
一個琴可以賣200多,砍砍價180也能拿下,老人覺得撿了大便宜。
處理尾貨,覺得電子琴賣幾十塊就好;
菜場大媽,覺得180買個電子琴真值。
這就是不同人眼里的認知差距。
信息差產生了利潤。
兼職團隊的精力花在尋找兼職身上,買粉客戶的精力花在自身項目身上,雙方都有認知不足的地方。
如果有人能洞悉全局產業鏈,精準地發現差異所在,機會就誕生了。
我一直在強調,創業就是為別人提供價值,為別人解決問題。
但提供價值、解決問題為何一定要自己親力親為呢?
如何把都有價值的事物整合起來,也許是更高級的能力。
尋找機會,不僅拼的是專業能力,更需要全局視野。
作者:王一書
來源:盧松松博客轉載請注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