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華擎的主板怎么樣(華擎主板開箱測評)


    想必看過首測的各位對十代酷睿i9-10900K的功耗和發熱都有一定的了解,這樣一款對供電如此吃重的CPU是不是就只能選擇動輒三四千的高端主板呢?其實不然,我們今天要評測的這款千元級的華擎Z490 Pro4主板或許能給你帶來一些新的看法。先來看看這片板子的外觀,整體黑白配色的設計,搭配銀色的散熱片,一股濃濃的金屬味;

    c9bcec7ebff640a894b522b116db2168?from=pc

    供電方面華擎Z490 Pro4給到了10相數字供電(50A),雖然供電規格沒有兩三千元的高端板子那么夸張,但實際上機表現如何呢?我不禁有些期待。

    而內存方面這塊板子提供了雙通道DDR4-4400MHz+的內存支持,作為標準的ATX大板,標配四條內存插槽少不了;

    75d4ff646c374ea39cc506e8434f115d?from=pc

    音頻方面使用的是螃蟹家的ALC1200聲卡,還有華擎自家的納美音效加持,配合軟件可以打造360度的環繞音效體驗

    擴展方面,華擎Z490 Pro4板載了兩個M.2 SSD接口,走PCI-E 3.0×4通道,峰值速率32Gb/s,最大兼容的尺寸為22110,且其中一個M.2接口還自帶SSD散熱裝甲。

    d533df67ac1743f68b4350bf79155805?from=pc

    除此之外還額外附帶了一個M.2網卡接口,支持尺寸為2230的無線網卡模塊,并且支持Intel CNVi,而I/O部分預留的網卡天線位支架也是為此準備的;不過主板本身并不附帶無線網卡和天線,需要用戶額外購買;

    存儲擴展部分還提供了6個SATA3接口支持,支持RAID 0, RAID 1, RAID 5, RAID 10;對于目前大多數用戶以M.2 SSD作為硬盤的情況來說也算夠用了;

    I/O方面,華擎Z490 Pro4給到了兩個USB2.0接口和兩個USB 3.2 Gen2接口(一個Type-A一個Type-C,速率都是10Gb/s),以及兩個USB 3.2 Gen1接口,還有一個RJ-45千兆以太網口(網卡芯片是Intel 1219V),而由于Intel CPU自帶核顯的關系,你甚至還能在這里看到一個HDMI和一個超古老的VGA接口,還有三個3.5mm的音頻輸入輸出接口,以及我們前文提到的無線網卡天線位支架。

    說了這么多,想必大家還是想簡單粗暴的看一看它的上機性能,姑且先上個測試平臺的配置單吧。

    4bb4fe1205c9402286c6b640808324a4?from=pc

    首先當然是Intel的U,i9-10900K,10核20線的十代旗艦新U!

    其次是影馳的卡,RTX2080 SUPER HOF CLASSIC,影馳名人堂的經典復刻版,主頻1650-1845MHz,3072個流處理器,TU104-450核心,內置48個光追核心,384個張量核心,8GB GDDR6大顯存,超越RTX2080的存在,能應付絕大多數4K大作。

    a9d8fe7e5c9d45ce99d8d579ab60a7fa?from=pc

    接著是同樣來自影馳家的高頻內存,兩條影馳星曜 DDR4-3000 8GB,RGB燈效流光溢彩,CL16-18-18-38低時序,3000MHz高頻,嚴選顆粒,終身保固;

    以及安鈦克家的HCG 1000 Extreme 1000W 80PLUS金牌電源,全模組設計,日系電容,高于金牌的轉化效率,840W的+12V輸出功率,為整機提供充足穩定的電力。

    基本上除了板子之外,其他硬件配置和首測時都是一毛一樣的,嚴格控制了變量;

    9147aa4a35b74fb19058500618ee0476?from=pc

    而在理論測試表現方面,華擎Z490 Pro4搭配i9-10900K的組合也能很好的發揮出CPU的性能,對比首測時ROG M12H的組合在數據上也基本沒差,足以正面雖然它售價不高,但也是一塊能充分發揮出10900K全部性能的主板。

    實際游戲表現方面,華擎Z490 Pro4搭配i9-10900K的組合在運行4K特效全開的古墓10時的幀數表現和我們首測時的幀數(66.67)也基本趨近一致;

    全境封鎖2亦是如此,說明板子并沒有給CPU帶來瓶頸,足矣;

    460a4dbcfc7d44dba7582d99b5227900?from=pc

    運行AIDA64滿載拷機的時候,全核頻率維持在4.8GHz左右,但U功耗約210W,今年十代酷睿高端U對電源的要求比較高,特別是需要超頻的朋友電源和散熱這兩樣千萬不能省!

    0cde4ffe62aa4afbb1bca6f0793f4c41?from=pc

    既然聊到散熱和供電,咱們就順道說一下今年華擎主板上主推的BFB(Base Frequency Boost)技術,官方管這叫基準頻率動態提升,簡單來說就是解除CPU的基頻和功率限制,讓用戶能根據自己的散熱系統效能來自由調整基頻,以獲得更好的性能;據說這項技術在Z490或B460等主板上都能用,且非K后綴的U也可以從中受益,鑒于我手上暫時也沒有非K的十代酷睿,就不能給大家展示了,如果有購買非K系列的十代U的小伙伴可以嘗試一下。

    2231dbadb4f34c06a2be0aa0101a7245?from=pc

    看到這兒,想必各位也發現了,如果不太追求極限超頻的話,其實用這樣一片一千出頭的Z490主板就可以發揮出十代i9的全部性能了,它的性能表現幾乎和更貴的三四千元主板沒啥區別,但要是想玩一波極限超頻,那除了需要供電規格更牛的主板還需要更好的散熱,360冷排估計是標配;總體來說,今年十代酷睿可以說是榨干了14nm最后一滴性能,被Intel打磨了這么多年,本身主頻就足夠高,性能當然是絕對不差的;重點是,從目前各方的超頻實戰來看,十代的U再配個好的散熱,那是真的能超!缺點就是功耗太大,對平臺各方面要求都很高;如果希望用上十代酷睿又不太想折騰的朋友,不妨多考慮考慮像華擎Z490 Pro4這樣的千元級主板,把省出來的錢花到散熱和供電上,對整個平臺來說或許收益更大。

    O1CN01KF6YUz23xWcLhlEib_!!0-item_pic
    華擎Z490 Pro4 10代CPU主板支持DR4內存I5 10400f I710700k Z390

    899
    淘口令:

    ¥0McHc6spWvk¥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