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制造業“養人”比招人更難!年輕人寧愿去送快遞、外賣,為什么?


    制造業“養人”比招人更難!年輕人寧愿去送快遞、外賣,為什么?

    推薦語:我國擁有14億的龐大人口數量,而人多無疑就意味著勞動力也非常的豐富,這也是過去我國為何能夠被稱之為“世界最大工廠”的原因。

    那個時候還是60、70后的天下,他們從農村涌入城市,從事的也都是在工廠里的工作。而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在廠里上班的變成了70、80后,雖然90后一代已經為人父母,但他們卻非常反感進廠上班類似的制造業相關工作。

    制造業“養人”比招人更難!年輕人寧愿去送快遞、外賣,為什么?

    事實上,制造業出現“人才年齡斷層”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有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我國高端技術人才的缺口將達到2200萬,企業招人困難。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一邊是技術工人市場需求強勁,一邊卻是技工院校招生難的尷尬現實。

    此外,我國就業壓力并不小,光是每年的應屆畢業生就有8—9百萬,比如去年應屆畢業生為830萬,而2020年的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為874萬,市場就業壓力可想而知。

    制造業“養人”比招人更難!年輕人寧愿去送快遞、外賣,為什么?

    那么,為什么就算就業難,年輕人也不愿從事制造業相關的工作呢?

    縱觀國內的發展,人們的收入也在不斷的上漲,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但卻迎來了“就業壓力”。不少網友表示,現在賺錢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不知道自己該從事哪些行業,或者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從目前中國的就業形勢來看,依然比較嚴峻。

    2019年,根據政府的估計,中國的農民工群體數量約為2.91億,約占勞動力總數的36%。而據國家統計局的另一則數據,今年3月,農民工群體僅為1.29億人,相比去年下降了56%。農民工數量的大幅下降表明他們的隊伍中出現了大規模失業。

    制造業“養人”比招人更難!年輕人寧愿去送快遞、外賣,為什么?

    首先,年輕人普遍認為,從事制造業“前途有限”

    制造業紅利期已過,利潤大幅度下降,也別是一些代工企業,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只是貼牌生產,處于價值鏈下端,利潤可想而知,最終只能靠量來彌補。

    一旦訂單下滑,情況就很不樂觀了,而工人的收入也會因此減少,所以很多制造企業“養人”也非常困難。

    制造業“養人”比招人更難!年輕人寧愿去送快遞、外賣,為什么?

    行業同質化嚴重,創新乏力

    制造業中小企業,問題是同質化,也沒有財力搞研發新產品。同質化帶來的問題,上游巨頭可以肆意漲價,而中小企業同質化、分散、議價能力差,無力把成本傳給下游,只能通過互相壓價來奪取存量市場。

    制造業“養人”比招人更難!年輕人寧愿去送快遞、外賣,為什么?

    市場不重視工人

    由于社會對于工人的輕視和偏見,技術工人不被視作人才,或被視為邊緣化人才,年輕人片面追求高學歷不愿當工人,造成了技工人才的缺失。

    要知道,年輕人不僅僅是有找工作的需求,能否通過工作找對象也是他們考慮從事一份工作的關鍵因素。如果異性普遍“看不起”制造業工作,那么他們必然會優先選擇其他行業,比如送外賣、送快遞,從事互聯網創業等等。

    不知道大家對此怎么看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