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選中端游戲顯示器總是避不開“四大金剛”這個選題,甚至還延續了許多年,不過就在去年突然殺出了一路“小金剛”,因為有著跟四大金剛類似的參數(2K 27寸 IPS面板,100+刷新率),雖然不支持G-SYNC(反正硬核玩家也不用),不過價格實打實便宜小一千,所以成為了“網紅機”,這次我也借到了宏碁“小金剛”最新款XV272U P,趕在618結束之前先弄個體驗,供大家參考。
擁有超窄邊框的游戲顯示
之前只看網上圖片的時候,對小金剛直觀感受就是“簡陋”,可能是因為那個細細的支架,那么拿到實物之后感官如何?講真,因為定價緣故,相比自己大金剛或者更高階的型號來說,做工跟模具設計確實有差異,不過這種差異更多在于“簡單”,所以小金剛身上其實你會發現很少有多余的設計,這樣的好處一點就是屏幕邊框夠窄,如果你是顯示器支架用戶還會愛上這樣簡單的設計。
而那個不少人吐槽難看的支架,實際并沒有那么糟糕,升降阻力系數跟可調節范圍都不差,這作為一臺游戲顯示器甚至挺奇怪的,因為一般圖片編輯類型的型號才會采用這樣的全向支架。要我說缺點的話,大概就是沒有藏線設計把。


跟macbook pro2018對比下 屏幕邊框厚度,兩者是差不多的,這對于桌面顯示器來說算很窄了。
更讓我意外的,這種平價機居然還有USB HUB,其中兩個口還是很人性化的側面;數據口有2個HDMI跟DP,要是有Type-C口的話,那就堪稱完美了;電源內置,這點也非常合我口味。


因為定位緣故,所以背面幾乎沒有多余的設計。菜單按鍵采用了按鍵+導航按鍵的設定。


144Hz的IPS面板顯示器
四大金剛或者小金剛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莫過于大家認為比較理想的參數方案了,就是高刷新率+IPS面板的組合。雖然小金剛沒有達到165Hz,但實際144Hz也相差無幾,所以讓我更關心的還是在于響應速度跟畫面表現是否接近四大金剛了。
60Hz VS 144Hz的畫面流暢感區別,注意看慢動作下面的背景切換。
響應速度:XV272U P在普通模式下面響應速度6ms已經算不差,非競技性用戶基本可以滿足,而極速模式下面可以提升到4ms(畫面亮度會有略微提升),下面圖片就是兩種模式下響應速度對比,其實差異已經很小了,也都比VA游戲顯示器略快,更別說普通常規顯示器。另外這臺機子還可以開啟vrb 1ms響應模式,考慮到對畫面影響太大,常規用戶個人是不建議,甚至普通模式也就足夠了。


幾個游戲畫面效果實際屏攝,考慮到轉換折損,我只能說原圖我盡量還原肉眼效果。XV272U P的畫面效果,第一感覺是比較討好人的,因為近來發現,不少人選購顯示器除了常規參數還會糾結一個點,就是看起來會不會“泛白”“灰”,而XV272U P就是那種典型IPS顯示器感覺對比度略微高,色彩對比明顯的顯示器,所以估計會討好不少人的喜好。


居然還覆蓋95%DCI-P3色域
四大金剛還擁有一個特性,就是相對不錯的色彩表現,那么小金剛呢?
作為一款新型號顯示器,它支持HDR400我是可以理解的,但居然還覆蓋95%DCI-P3色域。
就理論參數跟實際表現來看,我手上這臺機子,除了亮度平衡一般(漏光集中在下面),其它都還不錯。而且作為一臺游戲顯示器,除了游戲相應調節以外,在色彩調節、模式上面也很豐富。


沒有C口比較遺憾,所以我用轉接器接mbp2018的HDMI口,日常用來當工作用機型也是沒問題的,就是要注意響應模式切換為常規,否則屏幕亮度、色彩會比較奇怪。


背
屏幕是DC調光,所以測試各種亮度下都無背光閃爍問題,


144hz、2k 27寸、ips面板這個組合,搭配三千以內的價格,說真的有些缺點我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依舊挺吸引人,畢竟這機子參數真的太有誘惑性,綜合參數太水桶機,而類似定位的產品每上一個級別都要貴不少。目前三千以內價位跟其它類型游戲顯示器(VA)特性差異也較大,更別說不少人對于VA、IPS的有執念。
受限價格,這機子的外觀設計可能沒高端型號好,然后也有些人會擔心閃屏的問題,不過反正近期是618,買個JD自營大概率是可以放心的。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