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裝機的小伙伴,往往在開始的時候為了節省預算,單純入手個500GB上下的固態硬盤就完事。但是隨著“學習資料”的增加,大家對于電腦硬盤的需求就是捉襟見肘。像極了當初買了64GB內存的iPhone6,后期可以說簡直要命。這時候再外加一個機械硬盤就顯得非常重要,今天慢慢君也要來說說選購機械硬盤的方法,以及目前都有哪些型號值得入手。
一、機械硬盤選購技巧
1.機械硬盤的類型
網上有很多一開始介紹到機械硬盤,第一件事就是說到它的構造、原理和歷史。但是我想大部分用戶挑選時候并不用知道這些,也并不會關心。大家所關心的很顯然是如何買到一款性價比更高,質量更好不會損壞的機械硬盤。
2.機械硬盤的品牌
在2011年西數收購日立,希捷收購三星(單純機械方面的業務)之后,市場格局基本已經定下,也就只剩下西數,希捷和東芝三家為主要的可選品牌。機械硬盤(HDD)本身也沒有那么多大牌和雜牌的差距,不像是固態硬盤(SSD),因此要說選購當然是買頭部的了。
來源:慢慢買大數據
但就算是有了明確的品牌,大多數用戶還是會遇到每個品牌下的各個類別命名。這就是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給出的一個分類。大多數臺式機械硬盤分為日常家用/NAS存儲/安防監控/企業存儲四個類型,主流的三個廠商中,唯有東芝是直接按照用處命名的。


其余的西部數據是按照藍/紅/紫/金的順序,希捷則分別稱其為酷魚/酷狼/酷鷹/銀河。此外西數還有一種黑盤是專門針對高性能游戲玩家需求,東芝則有另外一個P300的消費級產品線。但是對于大部分用戶,只需要考慮最基礎的一個類型,以及高質量的監控盤就夠了。
3.機械硬盤的選購
說完了品牌類型,大多數的人肯定差不多有一個主要的選購方向。一般來說很多攻略就要開始以容量為分類告訴你如何選,但是慢慢君覺得這并不是關鍵。如果你知道同品牌加價一百容量就可以翻倍,那么一般人都是可以接受更大的那款,價格才是最關鍵的決定因素。


目前普遍的用戶挑選的就是7200轉和3.5英寸的機械硬盤,那么除了看清楚是否疊瓦,到了選購這一步只需考慮到底是不是最優入手價。根據歷史價格走勢來說,269-299元是一個正常的可入手范圍,再低的話無腦入就對了,但是每年也有一些時候價格頗高一定得避開。那么講了這么多,還是來推薦一下各個價位下具體的型號,也就是說幾款可以幾乎不用做比較,就可以非常快速入手的高性價比型號。
不同價位機械硬盤推薦
五百元以下價位
- 希捷酷魚ST1000DM010 1TB
- 目前價格:289元
希捷僅存的一款平價非疊瓦盤,真的比較喜歡這個品牌的話,低價位也就只有這么個選擇。不過這個1TB的機械,也是作為入門的不錯選擇。價格方面算是極為便宜,享受的同樣是希捷后續高質量的售后服務。


- 東芝P300系列HDWD130 3TB
- 目前價格:499元
說實話東芝在另外兩個頭部品牌面前,競爭力真的不大。好在五百元底下要買一塊3TB的高質量硬盤,東芝能夠做到。同時它也是那個具有高速穩定的性能表現,同時還有著優質靜音的體現。所以選購的時候,也是完全可以放心。
500-1000元價位
- 西部數據紫盤WD40EJRX 4TB
- 目前價格:599元
雖然500元以下的西數藍盤也很有性價比,但是要說最為推薦的當然還是這款平價紫盤。無論是4TB還是監控盤的類型下,都是熱度保持第一。相比于NAS除了同為7*24小時全天候,更是沒有數據糾錯機制。這樣一款平價的監控硬盤,從各方面來說太適合基礎的專業用戶入手。


- 希捷酷狼ST4000VN008 4TB
- 目前價格:889元
目前酷狼在網上銷售的款,已經完全替換為CMR垂直記錄。希捷針對自己的NAS存儲盤,也完善了AgileArray智能陣列技術和傳感振動傳感器。在多個環境下和多硬盤同時工作的情況,實際耐用度會很高。但是酷狼的4TB實際性價比相對還是差了點,可以購買更低容量的款。


1000-1500元價位
- 西部數據數據中心HUS726T6TALE6L4 6TB
- 目前價格:1239元
這個價位已經能買到很多不錯的企業級硬盤,但是西數的6TB這個價位很是尷尬。紅盤的6TB及以下,藍盤的2TB和6TB這些型號都是疊瓦盤。所以干脆就找了比金盤更高一級的數據中心,在保證了更低采購成本的前提下,有著更穩定的驅動和性能。


- 希捷銀河Exos7E8系列ST8000NM000A 8TB
- 目前價格:1459元
在8TB和企業級的硬盤中,目前銷量最高的是希捷銀河這款。采用全新第十代CMR磁記錄,年負載率可達550TB/年,更加的高效節能。它可以靈活適配各種企業設備,并且兼容各種RAID環境,確定是目前企業的一個極為安全和實惠的入手選擇。


一千五以上價位的話就有一些更好材料,采用氦氣來降溫的高端企業級機械硬盤,但是和大多數消費者的選擇就比較偏離。真要說選擇的話,還是西數黑盤更容易進入大家的視野。不過慢慢君認為他們的性價比非常低,同樣預算不如購買更大的固態硬盤。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