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硬盤的容量更大,根據存儲原理不同可分為移動機械硬盤(HDD)和移動固態硬盤(SSD),其中移動固態硬盤的傳輸速度和安全性均優于移動機械硬盤,可以適應復雜的使用環境,即使購買成本略高于移動機械硬盤,但已逐漸成為人們的首選。國外比較優秀的移動固態硬盤品牌主要有三星、東芝、萊斯、西部數據等,這些品牌的產品無論在質量還是速度上都是有口皆碑的。那么國產品牌中有沒有一些優秀的移動固態硬盤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憶捷。憶捷作為國內屈指可數的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知名IT企業之一,在移動電源和移動存儲方面均有不錯的成績,旗下M1和M10兩款移動固態硬盤就是不錯的代表。
今天就給各位帶來憶捷M1移動SSD和M10移動SSD的測評。
外形
這兩款移動硬盤在外型上并沒有很大的差別,僅在重量和配色方面有所不同。此次選擇的M1款容量是1TB,M10容量是512GB。和機械硬盤不一樣,固態硬盤內部主要由固態電子存儲芯片組成,即閃存顆粒,沒有機械硬盤繁瑣的盤片、磁頭等機械結構,因此體積可以做的很小。我們平時使用的大多是移動機械硬盤,大小基本上和一部大屏手機差不多,雖然體積尚且可以,但是長時間使用的話還是不太便攜。
除了和電腦連接,如果你的手機充電接口也為Type-C型,那么還可以將憶捷移動固態硬盤與手機直連,可以輕松將手機中的文件傳輸至移動硬盤中,瞬間擴充手機內存。如果你的電腦只有傳統的USB-A接口,那么則需要額外購買一根USB-C轉A的數據線。配色方面,M10是黑色,而M1是錆色,這里的錆色可以簡單理解為深一點的灰色。兩種顏色都是比較中性的顏色,男女使用都十分合適。
讀寫速度
眾所周知,固態硬盤的傳輸速度要比傳統的機械硬盤優秀許多,許多數碼玩家在體驗了固態硬盤的疾速快感之后,就再也回不去只使用機械硬盤的時代了。
其實,固態硬盤也分很多種類,按照內部接口,固態硬盤大致可分為SATA接口、MSATA接口、M.2接口和PCIe接口。其中SATA接口是最常見的固態硬盤接口,它的技術比較成熟,兼容性較好,但是傳輸速度較低,MSATA和M.2接口是在SATA基礎上的改進型,PCIe接口在近年來逐漸崛起,早些出現在高端消費市場,它在傳輸速度上有著SATA接口不可企及的優勢。憶捷M10移動固態硬盤采用的就是PCIe Gen3x4接口,理論帶寬達到了32Gbps,并且支持新版的NVMe1.3標準協議,可以進一步的降低延遲,讓系統運行更流暢。
如此之外,M1的Type-C接口采用了USB 3.1 Gen1的類型,而M10的Type-C接口采用了USB 3.1 Gen2的類型,和USB3.1 Gen1相比,USB 3.1 Gen2的讀寫速度提升了2倍,最高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0GB/s的理論帶寬。在傳輸和備份大型數據,例如4K視頻和高分辨率照片時會有更暢快的使用感受。
根據官方數據,M1的最高寫入速度可達308M/s,M10的最高寫入速度可達858M/s。為了驗證是否屬實,我們利用Black magic Disk Speed Test軟件測試這兩款移動固態硬盤的實際讀寫速度。
從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看出,M1的讀寫速度基本穩定在400-430MB/s的水平,M10的讀寫速度基本穩定在860-880MB/s的水平,和宣傳的差不多,M10比M1快了兩倍多一點。
散熱
機械硬盤在使用過程中往往需要小心翼翼,不能磕著碰著。相比機械硬盤,固態硬盤內部可移動部件較少,因此日常使用中的輕微磕碰、摔落對于其影響不是特別大。M1和M10均采用了金屬材質外殼包裹盤體,可以從外部牢牢保護內部數據,用戶不用擔心因磕碰而造成的數據丟失。官方宣稱這兩款移動固態硬盤均通過了2米跌落測試,大家可以安心的使用。
此外,這兩款移動固態硬盤均采用了原廠的精密閃存顆粒,長時間讀寫不會過熱,并且由于沒有機械結構,理論上固態硬盤是不會發出噪音的,可以做到靜音辦公。特別的,支持NVMe 1.3協議的M10能夠進一步降低硬盤的功耗,減少發熱量。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款產品都支持三年全國質保。
總結
對于喜歡國產品牌的用戶來說,憶捷的這兩款移動固態硬盤不妨一試,不論是外觀的便捷性,還是使用時的傳輸速度,這兩款移動固態硬盤都有著優良的表現。
兩者比較而言,M10的傳輸速度更快,適合需要對硬盤資料進行實時編輯的人士,M1的存儲容量更大,適合有大容量存儲空間需求的人士。此外,這兩款移動固態硬盤共有128GB、256GB、512GB和1TB四種規格可以選擇,同等規格下,M10的價格大約是M1的兩倍,傳輸速度也是其兩倍左右,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進行選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