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全國2000家門店,年營收超10億,他把包子鋪做成了上市公司


    如果賣包子也能賣到上市,那么”中國包子第一股”,你覺得會花落誰家?是天津狗不理包子,還是北京的慶豐包子?

    蔣老師告訴你們,以上這些都不是。”中國包子第一股”來自上海,創始人劉會平于今年的10月份,為自己的”包子鋪”插上了資本的翅膀,完成了上市。

    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們,總是在苦難中成長,而劉會平近20年的創業之路,可謂是歷經了千辛萬苦。一片光鮮亮麗,熱鬧非凡的背后,是劉會平付出的無數心血與汗水。

    7毛錢一個的包子,做成年入10個億的大生意,劉會平此人,絕非平庸之輩。下面,蔣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見證劉會平的勵志經歷。

    初中畢業外出謀生,兩次創業失敗

    劉會平出生于安徽省懷寧縣江鎮。江鎮此地雖小,卻因為學習做面點之人眾多,且廣布于全國各地,所以又被稱為”中國面點之鄉。”

    劉會平家境貧寒,但他卻不是個甘于平庸的人。19歲那年,剛剛初中畢業的劉會平就離開了小鎮,踏入了社會。剛開始,他沒有隨大流去做面點,而是選擇跟著師傅做家具。此后,他做過木匠,還做過油漆工,最終他發現志不在此,還是回到了家鄉學習做面點。

    全國2000家門店,年營收超10億,他把包子鋪做成了上市公司

    學有小成的劉會平在21歲那年,懷揣4000元來到了上海開饅頭店,他做出這個決定,卻只是因為聽姐姐了一句:”上海的生意特別好做。”

    而實際上,繁華的上海并沒有帶給劉會平想象中的美好生活。這家饅頭店開了沒多久,就因為微薄的利潤難以支撐高昂的租金而倒閉了。

    全國2000家門店,年營收超10億,他把包子鋪做成了上市公司

    為了在上海立足,劉會平開始在上海四處尋求生路,他賣過海鮮,去水產市場殺蛇,還去過大排檔做炒菜師傅。

    然而這些零散的活計和朝不保夕的生活,并沒有打消劉會平創業的決心。他堅信:”上海有2500萬人,如果每個人每天早上消費5塊錢,這都是一筆巨大的生意。”

    于是,1999年,劉會平在姐姐的幫助下,又在上海重新開了一家店??上У氖?,這家店雖然生意好過一陣,但還是沒能逃脫漸漸衰落并倒閉的命運。

    全國2000家門店,年營收超10億,他把包子鋪做成了上市公司

    但劉會平依然沒有放棄,這一系列的挫折反而激發了他的斗志,他決定為自己的第三次創業提前開始做準備。

    包子鋪大火,卻遭受同行迫害

    劉會平嘗遍了上海的特色小吃,發現上海并沒有一個價格適中,物美價廉的包子鋪。這讓劉會平發現了商機,2001年,他在上海黃浦區的繁華地帶開了第三家店,取名為”劉師傅大包”

    劉會平開包子鋪,堅持要買最好的豬肉和最新鮮的蔬菜,這樣做出來的包子才好吃。而且,他每天起早貪黑,要把門店衛生打掃的干干凈凈。

    好的產品就是最好的營銷,劉會平的包子鋪迅速打響了名聲,生意蒸蒸日上。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劉會平不僅還清了之前欠下的一些債務,還賺了三十萬元。

    后來,劉會平又聽取了朋友的意見,給自己的包子鋪取了一個更”洋氣”的名字,走向了品牌化的道路。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沒有錯,改了名字的包子鋪因為比之前更具有獨特性,所以生意更加火熱。

    劉會平抓住機會,在上海開了幾家分店。2004年,就在一家新店面正在裝修時,劉會平的一位老鄉找上門來。原來,這位老鄉也是做包子的,他害怕自己的生意被搶走,于是跟劉會平說:”你不能在這里開店,不然我就沒生意了。”

    店都裝修了一半,這樣不合理的要求,劉會平自然不答應。沒想到,這位老鄉氣急敗壞,就拿出了一把剪刀朝劉會平的臉上刺了過去!

    全國2000家門店,年營收超10億,他把包子鋪做成了上市公司

    那一刀刺得很深,而且離眼睛非常近,如果不是劉會平戴了眼鏡,或許他就瞎了。后來,劉會平為了解決各個包子鋪質量不一的問題,投資建立了工廠,他與工人一起調試設備時,不慎被切斷了左手拇指。

    然而,當多年后,劉會平回憶這些事時,卻云淡風輕的說到:”創業者不怕事情。”正是這股韌勁和勇氣,才成就了他傳奇的一生。

    全國開2000家門店,年營收超10個億

    生意越做越大的劉會平,沒有困囿于自己的一方小小包子鋪。他不斷擴充店面的同時,也在不斷尋求創新與變革。

    20年的時間,劉會平把7毛錢一個的包子生意,做到了現在擁有1000多個員工,全國開了2931家門店的情狀,年收入超過10個億,成為了上海灘的”包子王。”

    而身價過億的劉會平,卻有一個很樸素的心愿:”想要賺到30億,然后建一所大學。”也許有些企業家只是為了給企業形象錦上添花才才這樣說,但劉會平不是,早在2002年,劉會平只賺了30萬元,就毫不猶豫的拿出了10萬元資助貧困學生。

    而當他功成名就之后,他與妻子簽下了《個人股權承諾書》,在他離世后,他一半的家產都要捐給國家辦教育。

    全國2000家門店,年營收超10億,他把包子鋪做成了上市公司

    劉會平是農民的兒子,可正因如此,他對國家有著更深厚的感情。他在上??v橫數十年,卻甚至沒有在上海買過一套房,直到現在都在租房子住。而且,他為人十分簡樸,一雙老布鞋穿了十幾年,卻毫不吝嗇給國際捐錢。

    這才是真正的民族企業家該擁有的社會責任與擔當。而劉會平談起自己的包子鋪時,也曾放下過豪言壯語:”麥當勞和肯德基靠賣漢堡加可樂能夠賣給全中國、賣到全球,我覺得中國的包子饅頭不比他們差,還比他們健康。”當年許多人嘲笑他不自量力,但劉會平卻用實際行動告訴了他們:只要足夠努力,沒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