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導讀:上次我們節目聊了云存儲,就是數據存放在由第三方托管的多臺虛擬服務器這種模式。關于數據備份、存儲,安全性一定是首要考慮的,哪怕我花大價錢去買一塊移動硬盤也好、云存儲平臺會員也罷,只要能保證我本人數據的安全,那么它就是值得的!所以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不同的工作人群,以及數據的安全程度上,我們今天繼續來聊一聊「本地移動存儲歸納方式」以及「移動硬盤的推薦」,今天我們連線到了“中關村在線硬件存儲頻道主管、資深存儲專家—王輝”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為什么買移動硬盤?
普及一下容量大小:1T=1024G 1G=1024MB 1MB=1024KB(買到手的硬盤實際空間會小一些)
1)電腦硬盤空間不足的人,現在一般的筆記本或者上網本硬盤容量根本不夠用,所以需要一個移動硬盤來緩解電腦壓力。當然云盤+硬盤的使用場景和需要是不一樣的。
2)各類資源收集控,比如影視愛好者,喜歡收集高清電影,平均每部電影8G,1TB撐死也就裝120部1080p的電影。游戲愛好者,現在一款單機游戲平均10G以上。無損音樂愛好者,一首無損flac的音樂文件都要50M,一張專輯500M起步…
3)特定行業需求,比如影像行業的工作人群,一般拍攝的照片都是RAW格式的,一張照片20M以上,一次少說幾百張。視頻就更別提了,拍攝4K視頻的話,動輒就幾百G了。
簡單一句就是:用來存儲和轉移大數據文件、比U盤的讀取速度快非常多,主要功能備份數據。
移動硬盤:
主要分“機械移動硬盤、固態移動硬盤、SATA接口的移動硬盤盒+機械硬盤/SATA固態硬盤、M.2接口的移動硬盤盒+M.2固態硬盤”
機械移動硬盤:
其實就是外殼、SATA 轉 USB 協議芯片及相關電路、2.5 寸硬盤,也就是說你用SATA接口的移動硬盤盒盒子+機械硬盤組成就和買一個成品的機械移動硬盤是一樣的,而且你還可以拆下機械硬盤來用在別的地方。
機械移動硬盤和固態移動硬盤的特點
機械移動硬盤:便宜,工作環境要求苛刻,不很震動,容易產生壞道。
固態移動硬盤(推薦):體積小,發熱量小,傳輸速度快,讀寫速度至少是HDD的三倍以上。
新購買的移動硬盤需要進行分區嗎?
一般新購買的移動硬盤都是分好區的,直接使用,也不推薦進行分區,只有一個分區足夠了,保持良好的文件歸類習慣,定期整理就行了,不用分區。
需要4K對齊嗎?
機械移動硬盤不需要4K對齊,對齊后差距也不大。固態移動硬盤和SSD固態硬盤建議使用前先4K對齊。
什么是移動硬盤盒
是一個小小的PCB電路板,用來讀取硬盤中的數據,其中主重要的是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決定一個移動硬盤盒的性能,主控芯片將SATA總線協議、PCI-E總線協議橋接為USB總線協議。
移動硬盤盒分類有哪些?
1)2.5寸SATA移動硬盤盒(用2.5寸的機械硬盤或2.5固態硬盤)
2)3.5寸SATA移動硬盤盒(可能需要額外的供電,兼容3.5寸和2.5寸的機械硬盤、SATA固態硬盤)
3)M.2硬盤盒(適用于M.2接口的固態硬盤)
4)多硬盤位的硬盤底座或硬盤柜(便攜性差,多用于機械硬盤)
需注意:
M.2接口分M-Key和B-Key,買時要區分自己的硬盤是不是M-Key的接口。
區別:
1、接口不同:Socket2支持SATA、PCI-E X2接口,Socket 3可支du持PCI-E ×4接口
2、讀取速度不同:Socket2最大的讀取速度可以達到700MB/s,寫入也能達到550MB/s,Socket
3、理論帶寬可達4GB/s。M.2接口是為超極本(Ultrabook)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標準,以取代原來的mSATA接口。無論是更小巧的規格尺寸,還是更高的傳輸性能,M.2都遠勝于mSATA
M.2主要的優勢:
1、速度方面的優勢:Socket2最大的讀取速度可以達到700MB/s,寫入也能達到550MB/s。而其中的Socket 3可支持PCI-E ×4接口,理論帶寬可達4GB/s
2、體積方面的優勢:M.2標準的SSD同mSATA一樣可以進行單面NAND閃存顆粒的布置,也可以進行雙面布置,其中單面布置的總厚度僅有2.75mm,而雙面布置的厚度也僅為3.85mm。
HDD版移動硬盤(2.5寸)推薦
1)東芝新小黑A3 329元 價格便宜。
2)西部數據My Passport隨行版 369元,三年質保,密碼保護。
3)東芝V9系列 349元,密碼保護,多彩配色。
4)希捷新睿品 359元,金屬拉絲。
5)希捷睿翼系列黑鉆版 349元,外觀菱形設計。
總結:東芝V9是老款,A3是新款,東芝V9比A3更推薦,但是發熱量更高;西部數據 My Passport 的移動硬盤宣傳是定位于商務,更偏向于穩定性,最高速度可以達到200MB/s,正常使用也能輕松到150MB/s;希捷的兩款順序寫也基本能有120MB/s??傊?,除了能找到的東芝3T是PMR垂直式,其他都是疊瓦的,基本都是一個水平盤,建議選擇質保時間高的產品,并保持良好的使用習慣。
SSD版移動硬盤推薦
1)三星T5:1269元,Type-c USB3.1,高達540MB/s。
2)閃迪極速移動固態硬盤:1099元,type-c,傳輸速度550MB/s。
3)三星T7:Touch 1659元,指紋識別,讀速高達1050MB/s。
4)閃迪至尊超極速移動固態硬盤:1499元,type-c, NVMe高速傳輸1050MB/秒,USB 3.1 Gen2。
5)三星X5:2999元,跑車造型雷電3接口,讀2800MB/s,寫2300MB/s。
總結
1、三星T5的速度差不多是850EVO+轉接,相對閃迪的極速移動固態硬盤,更推薦T5,閃迪這殼的散熱沒有T5不好,不過閃迪勝在價格。
2、三星T7和閃迪至尊超極速移動固態硬盤都是速度達1000MB/s的。
3、三星X5應該算是目前最好的支持雷電3的固態硬盤,價格太高了,沒有直接組裝來的性價比高。
SATA固態硬盤
優點:固態硬盤+硬盤盒的速度比機械移動硬盤強很多,速度直接碾壓,最重要的是4K性能的提升,
缺點:操作繁瑣
1)閃迪至尊3D/西數藍盤:上游水準,質保5年。
2)英睿達 MX500:上游水準,鎂光第二代3D TLC閃存、SM2258XT主控。
3)三星 860EVO:芯片,主控,緩存全是自家的,第一梯隊。
4)浦科特m8vc:正片+外緩,性能主流偏下水平。
5)東芝TR200/鎧俠TC10:群聯S11無緩主控,東芝正片。
6)紫光S100:紫光封裝的INTEL的原片,價格便宜
購買建議
目前來看,值得購買的機械移動硬盤是東芝的3T,基本全系還是PMR垂直式的,不過基本沒貨,不好買;
東芝的Premium系列和小黑除了外殼不一樣,盤芯基本都是一樣;
如果只需要500G/1T的建議自行組裝,買個移動硬盤盒+2.5寸PMR機械硬盤,價格和成品差不多;
如果嫌麻煩,直接買東芝3TB大小的,一錘子買賣,簡單粗暴省心。
購買注意事項
1)機械移動硬盤工作時要小心,不能亂動。
2)新買的移動硬盤不需要進行分區。
3)加密功能可有可無,要加密數據可以用軟件,如:secret disk。
4)如果經常帶著移動硬盤出去,建議買固態移動硬盤。
5)想同時在Windows和Mac端都可以使用,可以選用exfact文件格式。
使用移動硬盤的一些注意事項
1)不建議買二手硬盤,因為硬盤都是有壽命的,壽命是受讀寫次數所影響。二手盤你無法確認之前讀寫的次數和頻率。
2)一般來說Windows 上的磁盤格式,默認一般都是 NTFS 格式。Mac 能直接從 NTFS 格式的磁盤拷貝文件,但是不支持直接從 Mac 上拷貝文件到 NTFS 磁盤。如果想要數據在MAC和PC上互通,一般把移動硬盤格式化為exFAT。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