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歲的京東集團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劉強東突然卸任,令外界不解,但內部卻表現異常平靜,正常交替,沒什么。目前媒體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第一,消除京東美國上市公司的不良影響;
第二,減少創始人、董事長的日常事務性工作;
第三,可以提高公司運營效率。這等合規合法的好事;
第四,符合慣例。浙江天貓網絡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張勇卸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以及董事長兼總經理職務,改由蔣凡接任。
李彥宏也早就不是百度的法定代表人了,9月26日,百度(中國)有限公司發生法定代表人由高級副總裁沈抖擔任。
第五,國際通用做法。美國當地時間周五(2020年3月14日),跨國大廠微軟宣布,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兼技術顧問比爾·蓋茨(Bill Gates)從董事會辭職,將更多的時間用于慈善方面,包括全球健康、發展、教育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
那么劉強東卸任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離開執行董事和總經理位置,劉強東對京東集團還有控制權嗎?未來的京東集團將走向何方?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劉強東持有京東集團16.2%股權,為第二大股東,投票權為79%;騰訊旗下的黃河投資為第一大股東,擁有接近20%的股權,不過投票權僅為4.5%;第三大股東是沃爾瑪,持股9.9%,投票權為2.5%。
有分析認為,劉強東退居幕后毫無疑問是從2018年明州性侵案曝出開始,當時京東受事件消息影響股價大幅下挫。沸沸揚揚幾個月之后,2018年12月,明州案宣布最終結果:美國方面不予起訴,劉強東無罪。
但更深次的原因是,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創始人一般都是精神支柱、企業靈魂的所在。如同馬云對于阿里巴巴、宗慶后對于娃哈哈、任正非對于華為,劉強東之于京東就是這樣一個存在,他是整個京東的東哥。因此,劉強東的卸任,對京東來說是一大變局,也是一件好事。
一直以來,劉強東在京東董事會有絕對控制權。京東董事會五個席位中,有三個席位是獨立董事,只有劉強東和代表大股東騰訊的劉熾平是非獨立董事。按照SEC(美國證監會)的規范,京東章程規定,劉強東作為董事會一員如果不在場,董事會就不能算達到法定人數。
也就是說,離開了劉強東,京東啥重要會議都開不了?!懊髦菔录卑褎姈|和京東推上風口浪尖。還好事件對京東方面來說,結果不算很壞,如果真的到了一個很壞的結果,難以想象,如果劉強東真的不在時,京東該怎么辦?
有觀點認為,外界的印象多停留在“京東是劉強東一個人的公司”,而為了迎接新的挑戰,劉強東正試圖淡化其個人色彩。而企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其管理風格和發展模式等確實都需要有一定的改變。


實際上,這是京東在沒有“東哥”之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這也是京東走穩、走遠、走向國際化的必然之路。未來的京東應該是這樣的,即使沒有劉強東,也能做得好,只有這樣,遇到突發事件時,才能把風險降到最小,把影響降到最低。
實際上,近年來,商界大佬卸職這一現象并不少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馬云從阿里巴巴卸職。除了馬云,其他的商界大佬選擇的是卸任集團子公司相關職務的做法。如柳傳志卸任聯想控股(天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一職,并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工商信息發生變動,王衛不再擔任執行董事,由陳雪穎接任,同時法定代表人由王衛變更為陳雪穎,等等。
不過,反觀國際上的企業家,巴菲特已經90歲,依然奮斗在企業;李嘉誠也是奮斗到90歲才退休;很多人視企業為生命,為什么會選擇在正當發展黃金時期的時候退居二線?
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可以不做什么。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