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以來,液晶電視逐步在家庭必須電器中剔除,原因其實很簡單,隨著手機的發展,以及后來4G甚至5G的發展,使得手機開始逐步取代了液晶電視成為了家庭的娛樂的主要顯示區。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手機娛樂的個體化模式,越來越不適合家庭的多成員娛樂模式。


呈現的問題有:
1、家庭娛樂中心由中心化的電視,變成為每個人“獨自”的娛樂,很多人表示,電視確實不需要,從娛樂方面來看,手機確實取代了大部分的電視的功能,但是從家庭來說,電視還有一個不可取代的特征:提供家庭成員都可以參與的休閑活動。


2、電視功能比較單一,之前的液晶電視,雖然有的電視擁有智能的操作系統,但是因為硬件配置較低,內容較少等原因,還是需要另外搭配電視盒子才行,操作比較復雜,電視、電視盒子以及多種視頻輸出信號的切換還有網絡配置,復雜程度遠超以前的電視,使得愛看電視的中老年人,無法流暢操作電視。
3、造價較高,一方面是性能和配置跟不上,另一方面是液晶屏幕的成本以及視頻解析芯片等成本的提升,使得電視的電視價格較高,特別是65以及以上的大小。如此以來,價格的提升,以及娛樂化程度的降低和操作復雜度的提升,使得液晶電視在所有的大家電中,占比越來越小,成為了最后考慮的大家電之一。


液晶電視行業,在2020之后,開始步入下半場
隨著智慧屏的出現,使得液晶電視開始注重芯片和內存,其實說白了,電視機的組成跟手機比較類似,內存和芯片的提升,使得電視流暢度和集成度提升,能夠簡化機頂盒的過程。再加上操作系統的優化,現在的電視可以做到,除了第一次網絡配置之外,其他可以做到開機即可跳轉至電視節目的觀看,一個遙控器就可以操作電視了。


其實筆者觀察到一個現象,雙十一之后,部分液晶電視產品并沒有隨著價格提升,反而持續了雙十一的熱度。其實這就是一種下沉的方式,因為對于真正想要打開液晶電視市場的企業來說,雙十一只是一個跳板,長期的消費認可才是產品未來的方向。經過一段時間對于液晶電視的排查,在70英寸液晶電視中,有三家企業開始把70英寸向3000以下靠攏。
1、創維酷開70英寸液晶電視C70


配置方面,采用70英寸液晶顯示屏、4K HDR畫質,支持智慧屏中常見的MEMC運動補償,硬件配置方面,采用了2+2式的大小核4核處理器,內存2GB+32G。附加值方面,音質支持解析DTS-HD音頻,屏幕搭配了光學防藍光配置,操作系統上支持多屏互動(1秒內延遲)和AI操控(語音)。
價位方面,則是到手3299,但是通過 延保1年+其他形式的補償,還是可以到目前70英寸的低位:3000左右。
2、康佳70英寸電視70D6S


康佳轉身采用了華為的海思芯片,我們都知道,智慧屏的概念是由華為提出來,也是由于華為智慧屏的概念,使得液晶電視企業開始意識到,不僅僅是小米會接入,華為也會,緊接著可能OPPO、VIVO等公司也會接入。所以整個液晶電視的硬件配置,開始逐步提升,康佳屬于第一批靠向華為的傳統家電公司,配置方面采用70英寸+4K KDR配置。采用華為還是A73的雙核架構。存儲方面搭配2G內存+16GB容量,定位在3000以下,不過會限時,目前會持續到什么期限暫時未定。
3、小米電視4A


小米電視配置就不再多說了,基本上跟康佳的電視配置保持一致,不同的是,在操作系統上AI能力和體驗上,會有一定的優勢。處理器上跟創維酷開的類似,其他硬件配置信息差異不大。定位方面,自身定位會在3000以上,但是小米的習慣大家都知道,會不定期地進行限量發售,目前限量價位會在3000以下,根據我對于小米電視4A的觀察,3000以下未來可能會形成常態。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