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2020年usb外置光驅哪個牌子好(2020最值入手的外置光驅品牌)


    光盤,40年前誕生的高密度存儲介質,如今在民用存儲領域,早已被大容量U盤、移動硬盤乃至PSSD搶走了風頭;而原本裝機必選的光驅,也逐漸失寵,主流機箱的光驅位可有可無。不過老司機手里一定還留存著若干張上古刻錄盤,Ghost系統盤、軟件/游戲盤,CD/DVD老唱片,還有那些婚慶學業事業紀念光盤,無不提醒著我們,韶華易逝,怎堪回首。

    502fd8c0d2654959998af76601b7cec3?from=pc

    前些天,我將老筆記本光驅位換上一塊固態,從此手頭再無光驅可用。本想給拆下的光驅加個盒,后來干脆入手一款全新的ORICO外置USB3.0光驅刻錄機,這篇小文,筆點君就來寫寫光驅體驗,順便聊聊,光驅光盤到底會不會被歷史大潮淘汰。

    532bd4da924e48d7962f8c2fa344de4b?from=pc

    樸實無華扁盒包裝,不暇思索快速開箱,五角棱邊拉絲黑,高級質感鏗鏘鏘。待會我再撕個膜,莫慌,莫慌。

    d69a4d11c4a24597a02df9c4e52bb873?from=pc

    看看包裝盒,型號ORICO XD007,四個特色分別是USB3.0高速傳輸,外置即插即用,Win/Mac兼容,低噪音,左下角英文意為USB-A和Type-C口通用,各種新款超極本都能接駁。USB3.0 A+C雙接口、讀取+刻錄功能也在包裝盒背面標注清楚。USB3.0傳輸速率上限提高到5Gbps,CD、DVD、VCD碟片均可高速讀取。

    5e8445e2f86443a3be42a3faa7f923d3?from=pc

    尺寸157x147x26,凈重380g。這26mm厚度應該受到外殼凸起設計的影響,臉蛋好看就不整超薄了,其實也沒厚多少,而我也更在乎防震低噪能指標。

    6b8ed1cfb03c4591af52f607a7aab553?from=pc

    一體雙頭A+C線纜設計,背面自帶理線槽,可以將線纜插頭巴適地塞入槽中;4個軟膠墊腳減震防刮。攜帶時就這么一塊小方盒,沒有線纜累贅,真正的貼心收納派。細看Type-C口收納處還有個小突起,這樣可以防止塞進去的線纜或接口意外松脫;其實USB-A插頭槽位也有個這樣固定的小凸起。取用時,將線纜摳出,從一側理線槽順出即可。隨機還額外帶了一根半米長的MicroUSB 2.0供電線,讀盤刻錄更穩定。揭膜,外殼的正五邊形亮面,溫潤中帶著那么一點文雅,與四周做出拉絲橫紋的ABS外殼相互映襯,表面防刮耐高溫。光盤倉托盤這個“抽屜”面,除了電源燈、彈出鍵、強制彈出孔之外再無其他開孔或裝飾。通常光驅意外卡盤、或未通電時想維修處理,都可以找根插針捅入“強制彈出孔”,打開托盤。

    fe6c8403563941428cee60ab769fc403?from=pc

    正常通電后,按光驅鈕彈出會自動彈出光驅。是不是很想找張光盤放進去?由于這幾年我的移動存儲設備與時俱進,更多文件騰挪、備份是用機械移動硬盤orPSSD完成的,除了以前刻錄過的、備用的Window Ghost系統光盤孤獨待命,幾乎所有的光盤都收起來了,這次集體亮相可不容易。

    這些光盤里的內容,我也早在兩年前就挨個留過備份。甚至還丟掉一些老掉牙的軟件、游戲盤。如今想刻錄個啥美劇英劇日劇的,都覺得沒必要,直接往容量大到8TB的移動硬盤里塞、再用另一個桌面硬盤做個同步備份就好。所以今天刻個啥好,就把郭德綱的相聲大全整理整理,帶著《明朝那些事兒》音頻文件一起整上了。每次插入光驅時,識別速度都很快,之后彈托盤,放光盤,找好資源文件,開始刻錄。

    62a9ffba7dff42a6b6344e657dfc4d37?from=pc

    不一會就完成了,沒特意等它,我知道刻盤這種事兒,放在今天有一大部分都類似于給老照片掃描成電子版——只為留念,但沒時間看。

    f9f4c4228cfe46959b38a3def00910c8?from=pc

    以上便是ORICO外置移動光驅刻錄機的體驗。這貨買150左右,價格還可以接受。

    寫在最后。

    有人說光驅or光盤從上世紀80年代活到今年,已經年過40,恐怕要涼了,我認為其實不然。

    首先,除了我國求迅雷種的群體蓋過了光盤需求,世界上大部分版權電子刊物還是會較多的以光盤形式存在,至少目前還沒有被大規模替代,最經典的例子就是辦公軟件、系統光盤,商業領域光盤依然很活躍;

    其次,別說DVD沒消失,許多人手里還有700MB容量的CD盤,有光盤,光驅就會一直用下去,哪怕普通用戶的使用頻率已經降到很低;

    最后,技術在不斷發展,目前單層25GB藍光光盤已經很平民,未來出現容量更大(比如單張500GB)、成本更低(比如單張售價低于20元)的藍光光盤,大勢所趨憑啥要涼?所以我這款ORICO光驅,應該可以撐到孩子結婚吧?

    O1CN01rQqt521tHiJfsJGKm_!!2201484625877-0-picasso
    Orico/奧???span id="nzpxhlp" class=wpcom_tag_link>外置光驅USB3.0盒外接筆記本電腦臺式機type-c通用聯想華碩三星讀取器dvd光盤刻錄機移動光驅

    153
    淘口令:

    6¥xUjScMSGHX7¥/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