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財報解讀 | 美團王興重倉社區團購的答案


    11月財報季,在阿里、騰訊、百度等互聯網陸陸續續交出成績單后,美團也終于踩在11月的尾巴上遞交了Q3財報。

    財報解讀 | 美團王興重倉社區團購的答案

    財報發出不久,就在市場激起了異樣的水花。美團股價先漲后跌,反而在近58億元投資回報的光環下,理想汽車暴漲了11%。盡管資本市場反應不一,但是最新的財報,卻讓我們看到了美團重倉社區團購的必然。

    一、老樹必須發新枝

    平穩,是外界對美團Q3業績的第一印象。Q3期間,美團營收354億元,同比增長28.8%,實現運營利潤超67億元,除去58億投資回報,業務產生的利潤其實低于2019年同期的14億元。結合宏觀經濟來看,這個成績稱得上中規中矩。

    財報解讀 | 美團王興重倉社區團購的答案

    美團Q3財報

    在美團的正向增長下,其餐飲外賣、到店酒旅以及新業務等三大業務板塊也穩中向好。但是,當我們用放大鏡掃描三大營收板塊,卻不難發現這家“無邊界”的公司正在轉軌。

    一直以來,餐飲外賣業務都是支撐美團崛起乃至上市的核心業務,是美團不得不重視的大本營。在Q3期間,美團不斷鞏固餐飲外賣的市場競爭力,截止9月底,美團騎手總數超過400萬名,同比成本增加了40億元。高額投入下,這一業務營收近207億元,同比增長32.8%,日均交易筆數達到3490萬單。然而,這塊業務貢獻了超7.6億元的凈利潤,經營利潤率僅為3.67%,業務變現率同比還下降到13.6%,從來沒有改變低毛利的底色。

    財報解讀 | 美團王興重倉社區團購的答案

    盡管業務增長不夠性感,但美團卻并不能拿出立竿見影的優化措施。一方面,外賣業務營收在于抽傭,然而單筆傭金已經很難大幅度增長。Q3期間,美團傭金收入增長29.9%至人民幣183億元,單筆傭金在5元左右,抽傭率11.9%,與上季度基本持平,與之相對的是用戶、商家對配送費、抽傭的越來越敏感;另一方面,在與餓了么的市場份額爭奪中,必須在高額補貼、降低抽傭之間二選一。顯然,美團挖掘并維護好存量空間才是美團外賣的選擇,這也決定了美團餐飲外賣業績很難有爆發式增長,業務已然到了增長天花板。

    基于這樣的前提,美團要支撐更大的市值想象空間,就必須不斷地拓展關聯業務,提升同城配送體系的利用率,攤薄配送成本。目前,酒旅、美團閃購、社區團購都是美團發力新業務的主要方向,那么哪一塊最適合重倉發力呢?

    財報解讀 | 美團王興重倉社區團購的答案

    美團Food+Platform版圖

    先看一下到店酒旅業務。Q3期間,美團到店酒旅業務營收超64億元,同比增長4.8%,實現凈利潤近28億元,同比增長19.5%,經營利潤率由37.7%升至43.0%,雖然營收遠遜于餐飲外賣,但是凈利潤表現喜人。不過,盡管到店酒旅業務漲勢喜人,但是和已經投入的即時配送體系相去甚遠,更多扮演補充型業務。

    相比之下,美團閃購、社區團購等新業務與餐飲外賣業務的屬性更相近,尤其在年初疫情的助燃下,社區團購賽道業績大漲,備受矚目,更值得美團發力,所以有了今年美團在社區生鮮團購的頻頻出手。前有美團高級副總裁陳亮掛帥,后有大手筆投入,推出“千城計劃”,市場輿論也給出充分的關注。

    財報解讀 | 美團王興重倉社區團購的答案

    一路高舉高打下,Q3期間,包含美團閃購、美團買菜、美團優選等在內的新業務板塊營收82億元,同比增長43.5%,相比第二季度營收56億元明顯增長,環比增幅達到46.4%;虧損超20億元,虧損同比擴大至68.8%,綜合本年度前兩個季度分別虧損14億元、15億元的數字來看,可以看出美團在社區團購仍在持續加大投入。在財報中,王興也反復肯定將社區團購作為重點發力。美團App品牌煥新后,slogan更是從“吃喝玩樂,盡在美團”更換為“美團App,干啥都省錢”,拿掉“吃喝玩樂”,業務轉型意圖明朗。

    無疑,美團還是那個美團,但是增長引擎已經從餐飲外賣轉向“外賣+社區團購”,飄出了縷縷生鮮零售的香氣。

    財報解讀 | 美團王興重倉社區團購的答案

    二、為啥要重倉社區團購?

    不可否認,盡管流量思維過時的聲音時而有之,但流量仍然是互聯網平臺增長的利器。在美團拓展的眾多新業務中,社區團購是理想的新流量入口、場景,且消費需求的確定性高。

    互聯網下半場,流量紅利早已被瓜分,正如下圖QuestMobile數據呈現的那樣,工作、學習、休閑、購物等細分場景都已被納入全景流量,月活數量不下億級。目前,只剩下買菜等為數不多的場景難以被線上化短平快地改造。2019年艾媒咨詢數據顯示,萬億級的國內生鮮市場,線上滲透率僅約為7.9%,存在巨大的改造空間和潛在大量新用戶。因此,在長期的流量饑餓及疫情的推動下,社區團購賽道即便是一塊硬骨頭,也再次成為美團等巨頭爭搶的風口。

    財報解讀 | 美團王興重倉社區團購的答案

    與此同時,社區團購值得美團重倉的重要原因還在于,以社區超市為主的線下零售存在明顯的提升空間,而通過大數據、社區倉儲的方式,將能降本增長,也更容易實現盈虧平衡點。

    傳統社區生鮮超市主要依托經驗預判社區居民的消費需求,容易存在采買過量造成庫存積壓、生鮮品類錯配及損耗等問題,還要承擔物流、人力分揀等成本,不僅效率低,用戶體驗差,很難實現盈利。相比之下,社區團購能夠聚合分散的、計劃性的生鮮購買需求,適配“以采定銷”的商業模式,最后通過集中交付、集中履約的方式,將一個小區總訂單量一次性配送履約到小區,由小區用戶自提,供應鏈成本、履約成本更低,存在極大的改造空間。而且生鮮消費足夠剛需、高頻,與外賣用戶形成互補,有效減少用戶流失。

    財報解讀 | 美團王興重倉社區團購的答案

    另外,從美團本身出發,切入買菜、優選領域是“Food+Platform”體系下的一種平臺功能自然溢出,是打造業務閉環的必然。

    2018年,美團就發布了“Food+Platform”戰略 “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要實現這個戰略,美團就必然要以飲食為核心,圍繞吃喝玩樂不斷拓展場景,通過生活服務類切入生鮮品類,提供全場景的優質服務網絡。而提升用戶的餐飲體驗,自然需要強化平臺對商家的供應鏈能力,提供更多元更優質的菜品選擇和飲食選擇。

    基于這個角度來說,美團進入社區生鮮團購只是平臺業務的自然延伸。2016年,美團就針對B端商戶上線了B2B餐飲供應鏈服務(快驢),不僅解決了平臺商戶的進貨、資金問題,助其更好地服務消費者,還積累供應鏈資源。這些先天的供應鏈資源+龐大的美團騎手團隊,自然而然地可以孵化出美團買菜、小象生鮮、美團閃購等業務,既能有效解決餐飲外賣的峰谷問題,提升配送體系的效率,也能增加業務線,實現業績增長。

    財報解讀 | 美團王興重倉社區團購的答案

    三、美團切入社區團購。還欠什么火候?

    今年是美團成立十周年,也是這家以團購電商起家的平臺回歸零售業之旅。不同于2013年進入外賣行業,這次不僅考驗美團的產品和服務體驗,更要面對拼多多、阿里、京東到家等新老零售權貴的強烈競爭,不斷調整強化供應鏈、社區團長管理問題。

    結合財報來看,美團正不斷加大對美團買菜、小象生鮮、美團閃購、快驢等業務板塊的投入,彌補在實物供應鏈層面的不足。2020年Q2期間,美團就在快驢及美團買菜等生鮮供應鏈業務上增加了11億元成本投入,而Q3期間這部分成本投入增加13億元。在逐漸增加的投入基礎,美團的同城配送體系得到強化,然而距離自建倉儲、物流、配送,直連田間地頭和城市終端,仍有一段路要走。

    財報解讀 | 美團王興重倉社區團購的答案

    與此同時,面對社區團長流失、自立的不可控,進入行業不久的美團也需要時間和耐心,去調整組織結構到業務模式、管理機制等許多方面,更深刻地理解人和分銷體系,更快更準地提煉出一套方法論,有效管理團長、培訓團長的互動技能。

    簡而言之,由于商品結構偏日常雜貨、價格過于透明、競爭過度等問題,社區團購整個領域仍是一種低毛利商業。因此,站在美團多業務線增長引擎的角度來看,目前美團買菜、美團優選的價值是爭奪流量入口>營收。一旦這個使命完成后,美團就需要復制從外賣到酒旅的路徑,即優化商品結構、從高頻低毛利搭載低頻高毛利的品類,而這才是再造一個美團的真正含義。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