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真的被泡泡面膜刷屏了。
本來無感。
但它的功效引起了我的關注。


這讓我非常驚訝,區區一張面膜就能鑒定皮膚狀態,這和我的價值觀相差很大。
這些泡泡為什么會越來越多?它們的作用真的有那么強大嗎?于是,我深入研究了它。
接下來,跟著我的思路。你也來了解一下它吧。
一起來打破它的泡泡魔幻,揭曉泡泡真相。


① 泡泡來源:2種表面活性劑
椰油酰兩性基乙酸鈉,月桂酰谷氨酸鈉
表面活性劑不需要多說吧,在潔面產品中,那可是??脱健E菖菝婺ぶ械倪@兩種表面活性劑都是相對溫和的,常被添加在氨基酸洗面奶中。
但是,僅靠表面活性劑是不可能讓面膜自動起泡的,至少要像我們洗臉一樣,揉搓一下才有泡泡產生。
敷面膜不可能去揉搓面膜布再敷上去吧?
所以,需要找外援。于是,添加了下面這位,泡泡就自動滋滋滋產生了。
② 發泡幫手:5種全氟化合物
全氟己烷,全氟全氫化菲,全氟萘烷,全氟二甲基環己烷,全氟甲基環戊烷
泡泡面膜里面含有5種全氟化合物,可見全氟化合物對于泡泡面膜來說有多重要!
全氟化合物是低沸點的成分,在接觸到皮膚時候,能快速氣化,變成氣體。
看到這里你也明白了,表面活性劑加上氣體,那不就和我們不停地揉搓洗面奶有異曲同工之處嗎?況且這里大手筆,同時有5種全氟化合物。
另外,還需要讓泡泡豐富的同時也僅僅黏在面膜布上,于是需要加一些增稠劑。
③ 穩定住泡泡:2種增稠劑
黃原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增稠劑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固定住了泡泡,同時敷上面膜也會感到粘膩,這也符合大眾口味,畢竟很多人都把粘稠和有營養直接畫等號。


那么,理清了它的原理,我們再來看看浮夸的廣告到底有沒有這回事?
當然沒有。
Q:泡泡消失快代表臉部干燥?
A:相反,還可能是你臉部油脂分泌過多,讓泡泡不能很好的成型。
Q:泡泡空洞和毛孔堵塞有關嗎?
A:無關,因為泡泡根本無法清除堵塞在毛孔里的垃圾。
Q:發泡慢說明缺氧?
A:任何和氧相關的例如注氧,吸氧,都是不存在的,聽聽就行。
Q:泡泡發黃說明黑色素較多?
A:皮膚表層沒有游離的黑色素,不可能被洗出來,如果黑色素那么容易被清除,那么世界上該少了多少煩惱啊。


所以,我們就把它當成一款普通的清潔面膜就好了吧。
人生如戲,對待泡泡面膜無需過于認真。
泡泡面膜存在的風險也是你需要了解的,別只顧著玩泡泡呀。
1.表面活性劑長時間停留在臉上,對皮膚的耐受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全氟化合物與皮膚接觸后,因為分子量小,會少部分向貫穿細胞間質向內擴散,因此有些皮膚較敏感的,使用后會有刺痛感,敏感肌還是別碰了。
3.全氟類成分揮發到空氣中,會增加溫室效應。
4.面膜中含有三種去角質成分,檸檬酸,海鹽,羥乙基哌嗪乙烷磺酸,本身就不適合不耐受皮膚使用,況且還要來臉上敷十幾分鐘。
5.如果你愛做實驗,你還要承擔一個心塞的風險:把面膜貼在裝有熱水的杯子外,會發現泡泡起得比啥都快。


總結來了!
面膜只有清潔功效,因為里面添加了表面活性劑以及炭粉,越來越多的泡泡只是增強使用體驗,沒有任何功效。敏感肌和干性肌膚不建議使用,耐受皮膚偶爾用一下沒關系,但抱著環保的態度,還是少用吧。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