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隨著MIUI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小米終于在2011年的8月16日推出了自家的第一款小米手機。不管是因為饑餓營銷還是真的產能有限,小米的手機可以說是賣的風生水起。因為當時的安卓智能機價格過高,在小米的互聯網理念下,手機的價格被不斷地透明公開,小米手機憑借其超低的價格成為了真正物美價廉的存在。
而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小米于2016年下半年推出了第一臺筆記本電腦——小米筆記本Air。在正式發布之前很多人都認為小米將像顛覆手機市場一樣顛覆筆記本市場,大幅度拉低筆記本的價格。然而筆記本市場與手機市場還是有著差距,人們的期望注定成為泡影。這主要是因為,PC行業已經是非常成熟、透明的市場了,多年的經營之下OEM廠商的利潤已經大幅度縮水,想要像做手機那樣靠渠道優勢拉低售價很難,除非賠本賺吆喝。
配置 | 小米筆記本Air13.3 | 惠普戰66Pro | 聯想小新潮7000 | |||||||
處理器 | Intel Core i7-8550U | Intel Core i7-8550U | Intel Core i7-8550U | |||||||
內存 | 8 GB | 8 GB | 8 GB | |||||||
顯卡 | MX150 2GB | MX150 2GB | MX150 2GB | |||||||
顯示屏 | 13.3英寸 1080P | 14英寸1080P | 13.3英寸 1080P | |||||||
硬盤 | 256GB SSD | 128GB SSD+1TB | 256GB SSD | |||||||
價格 | 5799元 | 5999元 | 6099元 |
從某電商網站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小米筆記本在價格上面優勢甚微,在近乎相同配置下(八代低壓處理器+8GB內存+MX150+SSD),小米的價格比最貴的聯想小新潮7000僅便宜了300元,但相比于聯想和惠普的工藝與售后,相信小米還是略遜一籌的。另外如果趕上促銷活動,這點差距幾乎可以拉平,你是買一個做筆記本產品幾十年經驗的惠普、聯想筆記本還是買一個只做了不到兩年的小米筆記本呢?當然,米粉除外。
不難發現,很久以來筆記本都沒有什么大的變革了,筆記本的更新換代僅僅是宣傳一下新的處理器、新的顯卡(還各種擠牙膏),模具甚至都是幾年一換,更不用說筆記本的價格殺手神舟了。所以當小米宣布進軍筆記本市場的時候,各大廠商并沒有任何情緒波動,因為手機那一套根本不適用于PC行業。只有發燒友們和普通用戶們會認為,小米一出手就會大大降低筆記本的價格,讓我們像手機一樣用上低價高配的筆記本。
正因為如此,小米在筆記本行業退燒了。筆記本的配置和價格發布之后,并沒有給我們帶來巨大的驚喜,對于第一代的試水產品來說,給人的感覺其實很一般,不過這也代表小米已經不是原來那個只走性價比路線的小米了?,F在筆記本市場的高性價比產品比比皆是,全球各大廠商都有自家的性價比產品線,如果這個時候小米依舊選擇高性價比產品,那只能說明雷老板的頭很鐵了…
但就像“雷布斯”說的那樣,筆記本發展了這么多年還有很多需求是沒有滿足消費者的,這就成為了小米進入筆記本市場的第一個選擇——超極本。超極本作為大家還都在試探的一個市場細分領域,給了像小米、華為這樣的新玩家一個不那么落后的開局。
小米筆記本的定價也是下了功夫的,在我們PConline數據中心2月份的統計當中,有21.21%的用戶關注5000元——5999元的筆記本產品,這是關注人數最多的價格區間了,而小米的筆記本剛好處于這個區間,相比于定價過低的產品,相信用戶還是會選擇價格適中的產品來購買。
而目前推出的所有小米筆記本,都可以歸為輕薄便攜本當中。而在所有用戶當中,關注輕薄本的用戶是最多的達到了36%,而商用辦公本和游戲本的關注人數分別是29.45%與22.37%排在后面,除去關注游戲本的玩家用戶來說,小米筆記本的定位可以說是涵蓋了輕薄便攜本和商用辦公本,接近三分之二的筆記本用戶都會關注到小米的產品。而在這樣的高關注的情況下,小米的產品究竟怎么樣呢?
上圖為小米筆記本拷機溫度;下圖為游戲本拷機溫度
通過大量的評價,我們可以發現小米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散熱問題第二個就是品控問題了。小米筆記本作為一款輕薄本,搭載了一塊MX150的獨立顯卡,這塊顯卡也是經常出現在其他輕薄本和商務本上面的,在性能和功耗上面這塊顯卡可以說是十分均衡的。不過小米筆記本依靠這樣的硬件就能夠讓拷機溫度達到了50℃,這比搭載了GTX 1050Ti的游戲本拷機溫度都要高了。高溫帶來的風扇噪音也會在平時使用的過程當中對我們造成影響,在如此注重靜音的輕薄本上面,還不控制一下溫度,讓風扇如此狂躁,真是給輕薄本陣營抹黑。
除此之外,品控問題也是著實存在的。就像我同事的這一臺小米筆記本,可以從照片當中看出鍵盤上面的電源開關鍵有著明顯的凹陷問題,雖然在目前的使用當中并沒有出現什么問題,不過天天看到這里還是有些難受的,每次按下去都在祈禱自己的電源鍵不要被按壞。其他按鍵壞了還能通過外接鍵盤來解決,而電源開關壞了就真沒轍了。
屏幕方面,也有大量網友表示閃屏問題嚴重,十分影響日常使用??梢钥闯鲭m然小米筆記本的銷量確實不錯,網友的關注度也很高,但在質量上面還是不過關的。大量的中差評均指向了散熱和屏幕的問題小米是不是應該聽聽用戶的真實體驗呢?設計方面抄襲了蘋果,品控方面是不是應該學習一下蘋果呢?
還有這條官方回復我覺得真的要拿出來單獨說明一下,散熱不好導致使用手感很燙只能說明模具設計的不好。還有過熱降頻這種事情就不要拿來安慰用戶了吧?用戶擔心的難道是電腦爆炸嗎!
雖然在某電商平臺上面,小米筆記本的整體的好評率高達98%,但如果單獨拿出來看得話,可以看出來小米筆記本是有些退步的。圖中的8款產品綜合評價好評率為98%,但分開看的話兩款搭載了8代酷睿處理器的13.3英寸產品,好評率為93%、94%,而搭載了7代酷睿處理器的13.3英寸筆記本好評率為99%??紤]買這兩款產品的消費者要注意了,中獎率可能會高一些喲!
對于購買小米筆記本的用戶來說,收貨開箱更像是一次冒險,產品沒有問題則皆大歡喜好評喜+1,但如果有了問題那就只能怪自己點背了。
官網截圖
而且在造型上,小米筆記本也和蘋果的MacBook Pro高度相似,我覺得雷老板可以把設計部門裁掉了,加入皮尺測量部門可以更好的借鑒友商的設計。電腦外觀一樣也就忍了,畢竟蘋果的電腦真的好看,但是連網頁都如此相似是不是有些說不過去了?這些地方能不能稍微走點心?
其實像小米這樣擁有大量粉絲,產品線也如此之廣的廠商,真的沒有多少。所以如果小米未來的發展能夠形成一種“小米生態圈”,想必是極好的。手機、手環、筆記本、家用產品能夠無縫切換以及聯動,這會是小米最大的殺手锏。多花些時間讓產品變得更好更有競爭力,比整日研究如何更好的賣貨要來的實在,早日擺脫“低端、發燒”這樣的標簽,擁有自己的獨特風格,不用再一味的借鑒別家產品,相信小米的路會走的更穩更遠。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