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主板了。以Intel這邊為例,在最新的400系主板中,一塊好點的Z490主板雖然其規格往往比較強大,接口也很多,但是價格動輒需要一千多元。相比之下,定位更加主流的B460主板在滿足玩家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價格通常只要5、6百元左右。而今天這塊來自影馳的B460 GAMER主板就正是這樣一塊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主板。
主板規格




影馳B460 GAMER是一塊MATX板型的主板,而MATX也是主流主板的一個最主流的板型,因為MATX相比起ATX來說彈性要更加大,而且只需要在ATX的基礎上進行精簡就可以了,不需要像ITX那樣重新設計,再加上出貨量大,使得MATX成為主流主板的熱門板形。
影馳B460 GAMER的外觀與上一代的B360 GAMER有很大的改變,相比起后者那紅銀以及RGB燈效的配色,B460 GAMER采用了白銀黑,散熱片部分為銀色,而I/O接口那里的大包圍則用了白色塑料,整體觀感比較簡潔順眼。
內存
B460芯片組配合Core i7或者Core i9級別的處理器時,內存頻率最高可以達到2933 MHz,而在配合Core i5或以下的處理器時最高則為2666 MHz,影馳這塊B460 GAMER也不例外。


主板上有4條內存插槽,每條最高支持32GB的DDR4內存條,可以組成最高128GB的雙通道內內存。這個容量以及頻率對于主流玩家來說也是夠用的了,說實話128GB的內存哪怕是高端的游戲玩家也很少很少用得著。另外內存插槽上每條都有金屬加固。
PCI-E接口
影馳B460 GAMER主板上有2條PCI-E 3.0 ×16插槽以及1條PCI-E 3.0 ×1插槽。不過,雖然最下面的那條PCI-E插槽是做成了×16的形式,針腳也是×16那樣,但是實際上只提供×1的通道。
不過這對于實際使用上來說影響是比較小的,因為在主流配置上這條PCI-E插槽也是比較少機會用得上的,一是想插視頻采集卡做直播,但是如果要做主播的話那么顯然需要配置更高一點的平臺才適合。二是擴展USB接口,不過其實影馳B460 GAMER本身自帶的USB接口數量也是比較多的,這點之后會提及,因此其實也不是非常需要從這里擴展出去。
存儲接口
在存儲方面,影馳B460 GAMER提供總共6個SATA 6Gbps接口,以4個直角2個水平的形式呈現。直角SATA接口對于玩家裝機而言彈性會更大,因為有時候水平接口與機箱托板離得太近的話就會比較難拔插,而直角接口就沒有這個限制。
主板上提供2個M.2 2280插槽,所能夠提供的SSD擴展性也是不錯。中間的第二條M.2插槽自帶一塊散熱片,可以為SSD降溫。不過大多數玩家在只有一條M.2 SSD的情況下都會把其插在第一條M.2插槽上,因此其實這塊散熱片或許可以放在上面那條M.2插槽,這樣會合理一點。
前置接口
影馳B460 GAMER支持前置最多2個USB 3.0接口以及2個USB 2.0接口。這個數量的前置接口看似有點少,因為一般主流級別的主板都會有2個USB 2.0針口,可以給到4個USB 2. 0接口。但是要考慮到,主流級別的機箱一般都只有2個USB 3.0,或者最多再加上2個USB 2.0接口總共4個USB接口,因此主流級主板上最多支持2個USB 3.0以及2個USB 2.0接口其實也是足夠的了。
后置I/O接口
來到了比較多人關心的背部I/O接口,影馳B460 GAMER擁有2個PS/2接口、1個HDMI以及1個DP視頻輸出接口、6個USB 3.2 Gen 1接口、1個RJ45網線接口以及6個3.5mm音頻接口。6個USB 3.2 Gen 1接口在這個級別的主板也不常見,這個數量基本上完全可以滿足主流玩家對于USB接口的需求。整體來說影馳B460 GAMER的I/O接口對于主流玩家來說也是比較全的,該有的都有。
風扇水泵接口
正如前面所述,MATX主板大多是由ATX主板精簡而來的,因此在各種接口上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少,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地方肯定就是主板的風扇以及水泵接口了。
影馳B460 GAMER總共有4個風扇接口,分別是主板頂部內存及VRM供2電部分之間的1個CPU風扇接口、位于主板底部以及核心供電VRM下方的總共3個系統風扇接口。有趣的是,主板右下方以及核心供電VRM下方的2個系統風扇接口的標識是寫著「FS_FAN 1/2」,而主板左下方的則是寫著「SYS_FAN」。這應該是一個印刷上的小問題而已,相信在之后批次的主板中會修正。
主板拆解
這次影馳B460 GAMER的拆解還是相對容易的,因為主板上沒有過多的裝甲部份,因此需要卸下來的螺絲也不多,只需要把M.2、芯片組、VRM的散熱片以及I/O接口上的大包圍拆下來就可以看到主板的全貌了。


主板散熱設計
影馳B460 GAMER的散熱共分3部分,分別是供電VRM、第二條M.2插槽以及主板PCH芯片上供電VRM部分的散熱片有兩塊,散熱面積還算可以的。頂部的那塊相對來說比較小,但是對于壓制那里的2相供電來說也是很足夠的了。M.2插槽上的散熱片較長,并且是搭在PCH芯片散熱片上的,一定程度上可以把SSD的熱量傳到那一大塊金屬上。說起PCH芯片組,上面的那塊散熱片也是比較大的,比起不少同價位B460主板的都要大一點。
6+2相供電
B460主板本身的定位就是主流級別的,不會像高端的Z490主板那樣可以超頻,因此供電部分也不需要像Z490那么堆料,夠用即可。影馳B460 GAMER使用了6+2相供電,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主流供電相數。要知道會以一塊B460主流搭建平臺的玩家通常也不會選用諸如Core-i9等的發燒級別處理器,最多最多是上到Core-i7級別的處理器,并且不會超頻,因此6+2相對于B460主板來說也是很夠用的了。為了能夠完全發揮處理器性能,影馳在這塊B460 GAMER上還是用了8P供電接口。核心供電VRM部分每相MOSFET用了1上2下橋的設計,上橋用的是美格納的MDU1514,下橘用的則是2顆同樣來自美格納的MDU1517。
至于UNCORE供部分則是1上1下橋,用的MOSFET與核心供電部分是一樣的,只不過少了一個下橋MOSFET而已。供電VRM PWM主控芯片則是來自來自Richtek立锜,可最多控制6+2相的RT3609BE。
主板BIOS介紹
影馳B460 GAMER主板的BIOS界面是比較直觀的,左邊是所有的子目錄,右邊是詳細選項。雖然說進入BIOS后并不能一眼看到CPU以及內存的各種參數,但是對于一塊不用超頻的主板來說顯示基本訊息也是足夠的了。
功耗測試
接下來筆者會進行功耗測試。為了配合主板的定位,這次會用一個Core i5-10400來測試其在桌面待機以及滿載時的功耗。
目前絕大部分主板都只通過CPU供電接口為CPU進行供電,因此CPU供電輸入的功率變化基本上就是CPU功耗變化所引起的,監測該接口的功率就可以直接反應CPU功耗的高低。
此外必須說明的是,目前我們以專門的測試儀器測量的是主板上CPU供電接口的輸入功率,并非直接的CPU供電功率,因此從該理論上來說應該是略高于CPU的實際供電功率,而且會因為每塊主板的不同而產生變化。但是這個測試數據仍然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因為電源實際上是對主板進行供電而非直接對CPU進行供電,因此對于電源的選擇來說,直接測試CPU供電接口的供電功率更有實際意義。




測試下來,在桌面待機時,Core i5-10400在影馳B460 GAMER主板上的待機功耗為16.2W左右,平臺整機功耗則為52.4W。而在進行AIDA 64 單烤FPU測試時,Core i5-10400的滿載功耗為92.6W,平臺功耗則是達到了137.6W,差距與待機時接近。
總結
對于一塊不足600元的主板來說,影馳B460 GAMER可以說是非常有性價比的一個選擇了。作為一塊主流級別主板,它在各方面都十分均衡,包括USB接口、風扇接口以及供電等,都可以滿足主流玩家的正常需要,總的來說就是一塊再主流不過的主板。
當然,如果說要改進的地方那還是有的,例如可以為第一條M.2插槽增加散熱片,以及可以把其中一個風扇接口移到主板右邊方便接駁。除了這兩點外,主板上也并沒有其他太大的問題。
目前影馳B460 GAMER主板的價格為599元,對于想組建一套Intel主流級別平臺但是預算不多的玩家來說,這或許是一個很合適的選擇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