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突發事件對智能手機行業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好在各方面協調調度下,智能手機行業恢復正軌,其中vivo持續加大對產品研發與技術投入,截止目前,IDC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vivo手機出貨量排名全球市場第五、中國市場第二。
vivo產品經理韓伯嘯
近期,vivo產品經理韓伯嘯接受中關村在線專訪,從產品端、技術端、行業端與我們分享來自vivo的心得體會。
01產品端:與蔡司合作互相成就,消費者驅動設計
在產品向上,盡管vivo的產品表現出過硬的素質,但始終專注、聚焦于好產品的vivo并未滿足與此,通過與蔡司合作、技術創新放大產品優勢、梳理各產品線定位三方面實現產品品質的升級。
與蔡司合作
vivo影像系統服務全球3.8億消費者群體,對移動影像的理解不可謂不深,但如果要達到“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還需要來自合作伙伴的深層次支持。其中,具備世界頂尖的光學技術和工藝的蔡司毫無疑問是vivo最有效、最直接的助力。從這個角度看,vivo與蔡司在業務層面有著高度互補性。
vivo與蔡司的溝通與合作早在2016年已開始,合作中雙方都感受到彼此研發實力與產品追求的契合,在融洽的前期溝通下,雙方成立各自技術專家組,經過數百位技術專家組近半年反復打磨,雙方在產品設計、工藝、測試標準等方面達成了很多共識,突破一系列技術瓶頸,并在vivo專業影像旗艦X60系列上實現首個共研成果的落地。
vivo與蔡司
vivo通過與蔡司的共同研發和設計,不僅能給全球更多消費者帶來更簡單、易用、專業的全新手機攝影體驗,還能通過與蔡司的強強聯合,讓專業影像不再只是專業攝影師的專屬,能讓更多消費者平等、自由地創作與表達,為移動影像領域創造更多價值,共同推動行業發展。
技術創新放大產品優勢
如果用一個技術名詞來形容vivo在2020年的技術突破,大家肯定會想到“微云臺”一詞,這是vivo在2020年最“破圈”的技術突破?!拔⒃婆_”主要解決的是當前視頻拍攝時代,手機拍攝抖動問題。這項技術首發于vivo X50 Pro,不過“微云臺”技術只是vivo X50 Pro的技術亮點之一。
“微云臺”技術
“雅致”外觀設計與更為輕薄的設計,讓vivo X50 Pro躋身輕薄5G手機之列。搭載第二代“微云臺”的vivo X60系列在前代產品技術積累上,更是首發三星Exynos 1080旗艦芯片與vivo全新操作系統OriginOS,從軟硬件結合的方式全面提升用戶交互體驗。
不難看出,vivo并不想將某種技術突破成為產品噱頭,而是結合產品諸多長處,使產品具備諸多賣點,打造沒有短板的“拳頭產品”,在市場競爭中不落下風。
梳理各產品線定位
早在2019年,vivo就提出了“5G艦隊”的產品概念,即在各價格段均有vivo品牌5G產品,像艦隊一樣組件完善周密,在vivo與iQOO雙品牌戰略下,vivo始終根據消費者需求變化和市場的發展進行適時調整或更新,服務不同的消費者群體。
首發天璣1000 Plus的iQOO Z系列
在過去的2020年,vivo的產品線布局完善,特點鮮明。其中,vivo X系列定位“專業影像旗艦”,vivo S系列定位“輕薄自拍旗艦”,iQOO數字系列定位“性能旗艦”,iQOO Neo系列定位“強悍性能”,iQOO Z系列定位“越級性能”。形成覆蓋1000元 – 6000元全價位段的“5G艦隊”,真正踐行了“讓更多人享受到5G通信”的承諾。
產品端的優異表現,在某種程度意味vivo技術端下放,作為一家有著深厚技術積淀的智能手機廠商,vivo對于技術的理解是:通過技術創新,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02技術端:多方面突破,重點發力影像
技術領域是vivo重點發力領域,過去一年中,vivo的創新著實令人眼前一亮,如杜絕拍攝抖動的“微云臺”技術、“雅致”外觀設計、120W閃充、全新的OriginOS……vivo認為,技術優勢是一種系統性工程,這種系統性工程需要打通每一個環節才能帶來“技術護城河”,同時技術并不是一勞永逸和一蹴而就,需要的是不斷更迭的決心與不懈的潛心鉆研。
技術優勢的建立,需要打通每一環節
其中,影像系統是vivo技術優勢最具代表性的優勢領域,做好影像系統需要從器件、算法、平臺三大環節逐一打通。戰略方面,vivo通過吸納全世界影像產業人才,參與到vivo影像全鏈條的研發創新之中,并與影像行業中的技術引領企業,進行聯合創新,持續投入;戰術方面,vivo是通過“笨方法”,通過技術研發逐一建立技術優勢。
“微云臺”技術打通了影像系統各環節
器件層面,vivo通過攝像頭像素、數量及超廣角、微距、長焦等創新,提升了硬件能力和影像品質;算法層面,vivo在多幀降噪、HDR、AI加持的逆光拍照與美顏等方面,對軟件與算法技術持續升級,實現了全系產品多場景行業領先;平臺層面,vivo通過對芯片圖像信號處理器定向優化,實現更精準的拍照效果解析。
戰略與戰術的雙重努力下,vivo影像能力在各方面取得突破,為消費者帶來全新拍照體驗的同時領先業內。其中,把“微云臺”塞進手機可以說是對vivo研發團隊的全新考驗:將“云臺”結構塞入手機不難;將“云臺”結構塞入手機,還要保證手機的纖薄與重量就很難了。
vivo“微云臺”尺寸
這不僅需要壓縮“微云臺”結構空間,更是對vivo制作與裝配工藝的挑戰。vivo研發團隊通過采用創新堆疊方案——異形結構磁動框架,搭配雙滾珠懸架和雙S型FPC排線設計,在保證微云臺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將占板面積節省約40%,厚度減少1mm,將微云臺與屏幕的距離極限壓縮至0.13mm,再施以結構保護措施,最終將這項防抖技術塞進vivo X50 Pro輕薄的機身中,實現立體防抖。
可以說,影像系統是vivo技術優勢的集大成者,而“微云臺”技術是vivo影像系統上的一顆明珠。在具備技術優勢的同時,vivo還十分注意科技發展方向。
技術發展方向堅守用戶體驗
大家認為vivo品牌擅長營銷,實際上vivo更重視研發:vivo企業70%員工是研發類人員,vivo研發中心覆蓋全球9個城市,研究范圍包括5G通信、人工智能、工業設計、影像技術等眾多個人消費電子產品和服務的前沿領域。
作為一家成長于本土的消費電子領域巨頭,vivo始終堅守用戶需求導向的驅動研發,而vivo未來的技術演進方向也是為用戶帶來更人性化的使用體驗。
03行業端:提供1+3的硬件入口,與代理伙伴形成商業共同體
2020年,對每個行業來說,都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在相對不利的處境下,vivo仍取得不俗銷售成績。首先,vivo全球市場不斷擴大,截至目前vivo為全球超過3.8億用戶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其次,根據IDC公布數據,2020年第三季度vivo手機出貨量排名全球市場第五、中國市場第二。
而vivo在2020年形成的1000元 – 6000元全價位段的“5G艦隊”,更是踐行“讓更多人享受到5G通信”的承諾。面對業內與市場兩方面的悄然變化,vivo通過建設IoT生態和發力銷售渠道兩方面加以應對。
建設IoT生態
vivo認為,IoT是未來十年的“主戰場”,在這個主戰場上,vivo將著力打造Jovi InLife(智慧生活)和Jovi InCar(智能車載)兩個IoT品牌,發力健康、開智慧家庭和智慧車載生態三個方面。
其中,Jovi InLife已覆蓋了40多個品牌的60多個品類,覆蓋了95%以上用戶所需的智能家居核心品類;Jovi InCar則覆蓋支持100+后裝市場汽車型號及500+前裝市場汽車型號,后續將持續接入、打通更多的車企及車聯網服務提供商。
vivo提出的產品戰略,目的是通過各產品協同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而IoT產業需要各行各業合作伙伴,為此vivo推出的Jovi InLife(智慧生活)和Jovi InCar(智能車載)兩個IoT品牌更多是與其他行業的朋友建立合作意向、吸引開發者入駐的手段,我們很期待這兩個IoT品牌的日后表現。
建設IoT生態是vivo應對未來十年的“主戰場”的方法,而2020年的特殊情況在某種程度上是對銷售渠道的一種考驗。
發力銷售渠道
眾所周知,vivo具備強大的線下渠道,但vivo的線上渠道與營銷推廣渠道并沒落下風。
疫情促進了vivo線上銷售渠道的推廣,除了和電商合作,在多平臺進行銷售,vivo更是給予消費者真正的讓利,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為其帶來更好的服務和體驗。同時,vivo線下渠道通過“無接觸銷售”“延長售后服務”“網絡直播銷售”等新方式加碼服務,滿足用戶的購機需求、保證vivo服務不被疫情所中斷。
最重要的是,疫情期間加深了vivo“總部+代理”的商業模式,讓vivo和代理伙伴之間形成了穩固的文化共同體、命運共同體,這也是vivo抵御外部風險的有力保障。
04總結
如何形容2020年的vivo?這是面對疫情挑戰和激烈的市場競爭,vivo堅守本分和初心的一年;這是vivo繼續深耕用戶需求,從各個層面把產品做好的一年;這是vivo“守得云開見明月”的一年。在這一年里,vivo提出“至簡至悅”的企業精神,通過梳理產品功能賣點與各系列之間的定位,讓vivo在同質化的行業里脫穎而出。
集vivo技術之大成的vivo X60 Pro
在這一年里,內置“微云臺”的手機的手機很好解決了用戶在拍攝過程中的抖動痛點,同時引領了手機攝影防抖的新方向;率先使用120W快充技術,在15分鐘內充滿一臺手機,有效解決了用戶對手機充電速度的需求。另外,vivo與蔡司聯合影像系統,帶來更為專業的移動影像體驗。都是vivo在同質化的行業中帶來的種種突破。
從過去一年表現看,vivo仍是繼續堅持用戶導向,堅持在產品各個方向帶來創新,我們很期待vivo于2021年帶來全新的產品和體驗。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