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余額寶和零錢通真的能掙錢嗎(兩種收益計算方法)


    6月13日,余額寶迎來了它的6歲生日。6歲的余額寶正值風華正茂,卻逐漸被年輕人所遺棄!

    近些年,支付寶的用戶開始向微信轉移。余額寶借助六周年活動,狂撒100億體驗金,企圖以此贏回用戶。算下來余額寶最多每天需要支付63萬利息,這是另一種形式的燒錢行為。

    曾經壟斷整個移動支付市場的支付寶,如今卻要靠燒錢來拉回用戶,著實有些可悲,可燒錢真的能挽回用戶嗎?

    1

    支付寶用戶持續流失,

    燒錢未能燒出壁壘!

    根據余額寶2018年年報顯示,截止2018年底,其戶數高達5.88億,若僅看這一數據,支付寶仍是最熱門的移動支付手段。

    但是如果對比往日的榮光,支付寶其實一直在走下坡路。

    第三方數據統計,2013年的移動支付市場,支付寶的占有率是76%,騰訊的財付通只有3.3%;而現在二者的市場占有率已經相差無幾。更可怕的是支付寶的用戶,還在持續向微信轉移。

    余額寶PK零錢通,究竟誰的收益更高?

    先來看一下余額寶的六周年活動,在支付寶中搜索“余額寶時光機”,就能查到你是第幾位余額寶開通用戶,第一次轉了多少錢。

    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于活動參與者能從中瓜分100億的體驗金,這相當于借100億現金,讓消費者坐收利息。對支付寶而言,最多的時候,它一天要燒錢63萬,此成本不可謂不低。

    余額寶PK零錢通,究竟誰的收益更高?

    然而,這種活動有效果嗎?

    自然是有的,畢竟分錢這種好事,大家都喜歡。即便只是利息,也足以吸引很多用戶。可問題在于,分完錢后,那些用戶愿意繼續留在支付寶嗎?

    恐怕不盡然!

    支付寶在前年也曾拿出10億紅包給用戶瓜分(這次可不是利息,是真金白銀),可效果如何呢?

    那段時間里,支付寶的用戶有明顯的拉升,可是活動結束后,很多用戶又重新回到微信門下;還有很多人在支付寶紅包金額變少時,就已經放棄了支付寶。

    10億現金都沒能改變什么,余額寶6周年燒的那些利息,就更難燒出用戶粘性。

    為何曾經的移動支付霸主,如今卻開始走下坡路?

    2

    用戶為中心

    強敵環伺,支付寶缺乏競爭力

    支付寶崛起最大的法寶就是余額寶,余額寶自2013年橫空出世以來,以一己之力開啟了中國互聯網金融時代,成為全世界最大規模的貨幣基金。

    可如今的余額寶,卻顯得有些過氣,原因何在?

    最根本的問題就是余額寶的利率太低,喪失了核心競爭力。

    余額寶問世后,一家獨大,可是它的模仿者也非常多。除了微信理財通對它一路圍追堵截以外,各家銀行也推出各種類似的產品,其中有些產品在贖回到賬和收益率上,已經超越了余額寶。

    用戶最關心的是什么?其實就是收益率!

    曾經的消費者有閑錢時,最先想到的就是銀行。余額寶問世后,他們自然愿意選收益率是銀行數倍的余額寶。

    現在的市場環境又不一樣了,這6年來國民的理財意識開始上升,他們的選擇已經越來越多,余額寶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欲望。

    更何況余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一跌再跌,從最高峰的6%跌至2.3%,都快比不上銀行利息。按照國內通貨膨脹的速度,把錢存在余額寶里,恐怕會越存越窮,用戶放棄余額寶也是理所當然。

    余額寶PK零錢通,究竟誰的收益更高?

    另外,作為支付寶最大的競爭對手微信,它的理財通在贖回到賬更快、更便利。更重要的是它的七日年化收益達到3.09%,比余額寶高出34%,相比之下,微信顯然更吸引人。

    余額寶PK零錢通,究竟誰的收益更高?

    除了收益上的劣勢以外,支付寶在用戶體驗上,也有所欠缺。

    3

    過度饑餓營銷,破壞用戶體驗

    支付寶時常進行一些饑餓營銷,但它沒有把握好分寸,導致適得其反。

    2017年到2018年期間,余額寶曾經四度下調持有額度和消費額度。其持有額度從25萬逐步調到10萬,單日申購上線更是下調至2萬元。更為離奇的是,用戶需要每天早上9點去搶購。

    這種饑餓營銷的手段看似高明,實則用錯了地方。

    余額寶想營造一種稀缺,值得購買和投資的景象??捎囝~寶是理財產品,還是那種把七日年化收益擺在用戶面前的理財產品。對于這種產品而言,收益率是衡量產品質量的唯一標準。

    余額寶的收益率比同類產品低,這個時候還用這種“高冷”的饑餓營銷,只會讓消費者的體驗變得更糟。

    其實早在2015年起,支付寶在推出春節紅包時,就曾多次無意識地破壞用戶體驗。

    2015年,微信紅包通過與春晚合作,用戶量一舉從400萬突破到1億。

    支付寶自然是無比眼紅,它同樣推出春晚紅包,卻在紅包上放了一堆廣告,消費者一不留神還會點到廣告。在春節這種具有喜慶的日子,搶個紅包都遇到廣告,自然會給用戶留下不爽的體驗。

    到了2016年,支付寶砸了2.69億拿下猴年春晚的合作機會,又開始推支付寶紅包。

    余額寶PK零錢通,究竟誰的收益更高?

    當時它還提出一個概念:集齊五福,分兩億現金。

    支付寶的五福中,只有82萬張敬業福,最終集齊五福的用戶一共79萬。當時的支付寶總用戶高達4億,也就是說只有0.2%的用戶搶到了紅包。

    這種饑餓營銷,固然能夠調動消費者情緒;但它也讓大多數用戶感到不爽。

    雖然在2017和2018年的春晚紅包中,支付寶將集五福的活動進行優化,還置入社交玩法,但之前不爽的部分用戶,已經對支付寶紅包失去了信賴。

    4

    缺乏社交基因,讓支付變得更被動

    支付寶燒錢很難真正留住用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社交基因。

    一方面,社交能夠提供更多的支付場景。

    新婚宴上、社交party中,主持人為了調動氣氛,有時會在手機上發放紅包,這種場所顯然不能用支付寶。

    公司聚餐、老板發福利、群里表彰需要發紅包時,顯然微信也是最好的選擇。

    缺乏社交就意味很多場景的支付環節,支付寶很難分得一杯羹。

    另一方面,社交屬性能夠簡化支付動作。

    很多年齡大的用戶都喜歡用微信,他們認為支付寶的功能多,操作復雜;而微信操作簡單,顯得更好用。

    真的是這樣嗎?其實認真對比下來,你會發現支付寶和微信在操作上其實差不了太多。老年人覺得微信更好操作,那是因為與子女溝通的時候,用的最多的就是微信。長期時間的使用,自然更容易摸清微信的操作,因此他們才會覺得微信更好用。

    余額寶PK零錢通,究竟誰的收益更高?

    對于年輕人而已,他們同樣會覺得微信更易操作,原因何在?

    微信是我們的社交工具,大多數人的手機上都會隨時掛著微信,要付款的時候直接掃碼,整個過程不到10秒鐘。如果使用支付寶支付,則需要重新點開app,這一過程足以把很多用戶攔在門外。

    微信和支付寶之爭由來已久,目前微信紅包和支付寶體量相當,打得難解難分。作為消費者,希望它們能夠繼續斗下去,畢竟商家的不斷競爭,會帶給我們更優的消費體驗。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