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正值春節假期,拋開繁雜的工作,難得有一段時間閑暇,在家充電。
白巖松說:“人找書是很難的,但書找書是很容易的,當你越看書越知道要看什么書”,發現這對于產品經理的自我修煉也同樣適用。從剛入行,懵懵懂懂了解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內容大概是市場競品調研/需求挖掘/設計功能畫原型/寫PRD文檔等;再到半年后,跟著前輩戰戰兢兢地完成了幾輪上線,了解到產品經理有時需要承擔項目經理的角色,需要與各個團隊人員溝通,發揮自己撒嬌發嗲、威逼利誘哈哈各種手段,解決各種問題,確保功能順利上線;再到有機會可以獨立負責一款產品,需要站在更長遠的角度,培養產品規劃的能力,也需要站在更高的格局,思考產品的商業模式;原以為,一個產品總監的進階之路大概就是這樣的吧。最近一段時間,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些改變,于是便開始尋找一些文章書籍來閱讀,才發現原來產品經理的細分領域之多、細分崗位知識儲備要求之深,遠比我想象的要復雜,越深入學習越發現背后有更大的冰山。
這個專題系列,我們就來深入研究下策略產品經理。發現關于策略產品經理的資料雖多,但系統性的資料不多,所以希望通過自己的學習,將學習過程整理成系統性筆記,讓想要了解策略產品經理的同學能快速入門到精通。這里主要參考三節課《策略產品經理實戰》課程,弗朗西斯科.里奇的《推薦系統 技術、評估及高效算法》、黃昕主編的《推薦系統與深度學習》等資料。
2.什么是策略
春秋戰國時代,策略指的是軍事謀略,是為打敗敵方設計的排兵布陣的策略。歷朝歷代,都有外交策略,是為建立友好關系采取的邦交策略。商場如戰場,好的產品/作品,需要配合有力的營銷策略,才能事半功倍?;ヂ摼W領域,在資訊、視頻、音樂、電商等產品中,個性化推薦成為必不可少的部分。
所以,其實策略的概念是比較廣泛的,在某個領域,面對某個問題,為了達成某個目標,都可以制定不同的策略來實現,都能稱之為策略。
一言以蔽之,策略就是解決問題,是為企業實現商業目標提供問題解決方案。該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會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可以持續收集這些因素的變化,并根據變化調整解決方案。
企業商業,核心的金三角是產品、用戶、競爭,故企業商業策略離不開這三個方面。
3.什么是策略產品
上述提到,為實現不同的目標,解決不同的問題,都能歸之為策略要解決的范疇,那這個范圍也太大太雜了,但相信閱讀這篇文章的一定是互聯網產品經理,故這里只能策略范圍縮小到互聯網產品領域。業務類型不同,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同,故這里按業務對策略產品進行梳理:


不同方向的策略產品經理,所要求需要掌握的知識儲備都有所不同,相應的招聘要求也有所不同,后面的專題會一一為大家詳述。
這里也存在極大的矛盾,對于產品經理,了解越多的細分方向,越多的行業,對于產品經理綜合能力的提升會有越大的幫助;若專注于某一方向,越鉆研精深,專業能力當然越強,但視野也會變得越為狹隘。設想,一個剛入行的產品經理,從懵懵懂懂,到進入策略產品經理的方向,從眾多分支中偏向推薦策略的方向,從眾多行業中選擇了信息流推薦策略的方向,幾年后當然能成為信息流推薦策略產品專家,但是對于產品的全貌多少欠缺一些錘煉,很難獨擋一面負責一條產品線。
4.什么是策略產品經理
策略產品經理 = 策略 + 產品經理,一方面需要了解不同場景/不同問題策略相關知識,另一方面需要承擔產品經理的共性工作。
# 策略產品經理與功能性產品經理差異 #
什么是策略產品經理呢,它與功能性產品經理有何差異呢?
功能產品經理,多對一類用戶群進行深入理解何剖析,挖掘這一類人的共同需求,針對這一類人的共性需求制定解決方案。
策略產品經理,多針對某一功能,滿足不同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精細化需求。需要PM宏觀的分析每一類人在某些場景下可能存在的不同訴求,并分析不同人群的規模和需求強度,決定產品要滿足到什么廣度和強度。
策略產品經理,更像是站在上帝視角,俯瞰它的萬千子民,需要體察不同百姓的疾苦。
# 策略產品工作四要素 #
雖然策略產品有很多細分方向,但總結起來,策略產品工作有四大要素:
- 待解決問題:即理想狀態。比如針對信息流推薦,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從大量候選內容中,找到用戶喜歡的內容。
- 相關因素:影響解決方案的因素。比如用戶喜歡內容受到的影響因素,包括該用戶特征(基礎信息,歷史行為)、候選內容特征(類別,關鍵詞)、輿情熱點信息(熱點內容,關鍵詞)。
- 計算邏輯:基于相關因素,設計策略解決方案。策略功能設計包括功能結構、觸發條件、計算公式、展示結果等。
- 輸出效果:不同場景下,達到理想狀態,系統計算的結果或用戶在前端看到的是怎樣的。
# 策略產品經理工作流程 #
和其他產品經理工作流程類似,策略產品經理的工作流程如下:
- 發現問題:常用的發現問題/挖掘需求的方法包括用戶反饋收集、系統監控、效果回歸、階段性調研
- 功能設計&文檔撰寫:需要有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分類整合能力、目標拆解能力。能把一群人,在不同場景下的各類需求和影響因素拆解清楚。將產品解決方案,通過嚴密的框架、模型、邏輯表述和結果示例,描述出來。
- 開發跟進&驗收上線:對數據敏感,具有較強的數據埋點能力。
- 數據分析&效果評估:需要較強數據分析能力,懂得如何評估策略效果
- 需求回歸&持續迭代:擁抱結果的不確定,總結得失,進行下一輪迭代。
# 策略產品經理自我修煉 #
策略產品經理能力要求還是非常高的,比功能性產品經理入門也較難一些。
由淺入深,這里總結一下策略產品經理修煉路徑以及推薦一些學習資料,后續也會按此路徑逐步更新包括通用方法論、推薦、搜索、數據分析等專題文章,希望閱讀這一系列文章的人能跟隨我一起學習成長。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