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Kiah Wee,畢業后就一直做互聯網營銷,曾在2015年創辦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9年底開始研究運營TikTok。
TikTok在2月22號上線了15.0版本,23號的時候,我們群有伙伴發現,TikTok的個人主頁,可以編輯添加任意網址了。
用戶點擊主頁的網址,直接跳轉打開網站,很好的解決了TikTok之前導獨立站轉化率低的問題。

這個更新,我覺得是繼抖音快手購物車之后,又一個最好的創作者激勵機制,這種激勵機制會大大的提高產品的內容能力和整體競爭力。
關于TikTok基礎的限流原理和下載方法,可以看我早期的文章。后期,我主要分享TikTok的商業化方向和變現機會。
回歸今晚分享的主題:70%的人已經開始放棄TikTok了,你是不是還在苦苦支撐,還要不要繼續做?
最近一周,有三個伙伴聊天的時候,都提到:“哎嘉偉,你有沒有發現,最近好像熱度一下子降下來了呢?”
我說:“是啊,群里面大家都會下載使用了,現在不就自己干了,也沒啥問題交流了,聊天自然就少了?!?/p>
“這個也有一部分原因,但是好像,很多人都不怎么做了呢!”
“我知道的,有幾個人就沒再繼續搞了”
“你看,最近培訓的機構也少了很多,朋友圈都沒有看到什么廣告了”
“我感覺噢,估計至少有一半,可能有70%的人,沒搞了”
……
為了確定TikTok的熱度是否真的下降了,我隨手查了下微信指數,發現指數是一直在狂增長。

但是為什么會產生“身邊70%的人沒搞了”的感覺呢?
我想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就是熟人效應。你接觸的這部分人,都是最近一個月或者兩個月開始做的,試了一段時間,發現賺不到錢,就又返回自己的主業了。
但同時,有不斷的新人,了解到這個項目,興奮進場,但是這些新人大概率你都不認識。
所以,我們感覺,熱度下降了,70%的人沒再繼續做了。
其實一群人了解一個項目,開始做一個項目,到后面有很多人退出了,這都很正常。
70%的人退出的原因,肯定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賺不到錢。
我們反過來想,2018年的時候,做抖音、做快手,也是一樣的。刷抖音當時都是說不務正業,玩快手被認為都是沙雕。誰也沒想過可以賺錢,而且是賺大把的錢。
估計也至少有80%的人放棄了,剩下的20%成功了,后面賺到了錢。
在研究完TikTok破限流和下載后,我最近都一直在和大家分享TikTok可能的商業化機會。
結論是什么呢?就是抖音爸爸比我們更在意,怎么樣讓創作者賺到錢。所以,2019年就開始測試購物車功能,2月份又大范圍開放了直鏈功能,3月初又新增了基于LBS的商業位置分享功能。
雖然現在跨境電商受到了疫情的影響,購物車年底才能開通。但是,漲粉做流量,通過賣流量變現的商業模型,一直都存在,市場也一直都有。
甚至,我在想,如果疫情影響了物流,那購物車是不是可以換成別的商品形態?
比如國內是跳轉商城買東西,TikTok有沒有可能除了這塊,還能是點擊下載APP、點擊領優惠券,升級為一些虛擬的商品?
這樣的話,內容創作者,就不用擔心獨立站和商品的問題,系統自動給你匹配廣告主,和騰訊的廣點通一樣,自動根據曝光、點擊,結算收益。

如果TikTok上線了這個功能,那對于賬號運營來說,就又多了一條最簡單的變現方式。
當然,前提是什么?是你相信,你在運營賬號,你有粉絲,你有經驗可以運營的很好。
所以,不要去管是70%的人放棄了,還是80%的人放棄了,自己做好自己的賬號,只要堅持下來,平臺就不會虧待你。

很多朋友最近都出現了0播放的問題,除了云機確定被封,不能用了。手機設置+網絡環境設置的方式,仍然是有效的。
0播放真正的原因,估計還是IP的問題。因為視頻的處理能力比前兩個月肯定進步了很多,手機設置也是,基本都是90%、100%了。剩下最大的因素,就是IP。共用同一個IP的人越來越多,被污染、被標記的可能性越來越高,同時墻的要求提高了,因此造成很多0播放。
解決的核心,還是在IP上。
再給大家一個定心丸,抖音不會全部禁止大家玩TikTok的,現在手機和網絡環境設置的方法,他們知道,也在用。
最后按照傳統,免費放一個福利,分享文章到任意行業群或者朋友圈,我送一個檢測手機模擬度的小工具給你,同時免費幫你診斷手機設置。

有了這個小工具,5秒鐘就可以幫你檢測現在的手機設置、網絡環境究竟是怎樣的狀態,非常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