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用戶體驗是什么的系統設計(3分鐘了解用戶界面設計)


    用戶體驗(UX)設計≠用戶界面(UI)設計

    當我跟軟件工程師、項目經理(PM)和業務分析師(BA)聊天時,我經常反復提醒他們,我是一名用戶體驗設計師,而不是用戶界面設計。

    人們總是認為,用戶體驗(UX)設計就是用戶界面(UI)設計。

    為此,我經常這樣比喻:如果你的最終用戶是一名司機,用戶界面就是一輛車,用戶體驗就是駕乘樂趣。一輛車可以外觀很酷,裝配得很結實,看起來很可靠的樣子,但如果它跑不快,除了喇叭不響哪都響,開起來也很難受,儀表盤布局混亂,更糟糕的是,你想調一下收音機時,你就看不到路況了,這種駕駛體驗一定讓人很郁悶。

    軟件設計也一樣,用戶體驗涉及到用戶與軟件交互的各個方面,遠遠不止用戶界面設計。

    01 轉換思維

    確保我們的軟件開發人員對用戶體驗設計有正確的認識是引入“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理念的第一步。

    我們也要和項目干系人灌輸同樣的理念。過去,他們習慣于要求我們按照他們說的來做。這看起來是以用戶為中心,但其實不然。

    我曾經參與過一個代號為“金星”的項目,是把一個由第三方供應商開發的遺留交易系統通過自研系統取代掉。

    本來,我們可以直接把原系統的設計遷移到新系統中。不管原系統的設計有多么糟糕,但用戶使用了那么多年,早已習以為常,形成習慣。有些系統無法完成的操作,他們也自己開發出一些方法來替代。

    02 想要 x 為什么 = 需要

    想要落實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首先我們要摸索用戶的真實需要是什么,以及到底我們要為用戶解決什么問題。

    對于每一項由用戶提出的他們想要的特性,我們要不懈地去追問他們為什么想要,直到我們洞察到他們的真實需要。在這個過程中,要排除由舊系統、現有流程帶來的固有感受和思維限制,重新出發。

    03 為用戶設計,而不是為開發者設計

    用戶體驗設計的一個關鍵輸出就是原型——一個用最短時間、最少功夫做出來的,用來收集用戶反饋的模型。原型應該幫助用戶、干系人和團隊成員對于軟件設計建立共識。

    04 原型設計的力量

    原型可以是只涉及其中一個模塊的,非常簡單的、低保真的,甚至是手繪的草圖,也可以是通過快速原型設計工具創作的高保真的、全面的流程圖。

    原型可以大大降低我們開發出干系人不需要的產品的風險。由于提前確認了設計,它可以大大縮短開發時間,并允許我們進行大范圍的用戶測試,從而獲得全面的反饋。通過這個可視化的過程,干系人可以對即將得到的解決方案有更真實的感覺,讓他們興奮和認可。

    原型避免了開發人員對設計的誤讀,因為原型可以作為設計師與開發人員交流的工具。復雜的用戶界面交互很難通過書寫來描述,但是用戶體驗設計師可以通過原型告訴開發人員:“這就是你要做的東西”。

    用戶體驗(UX)設計≠用戶界面(UI)設計

    05 好點子無處不在

    我的工作是組織,而不是主宰設計。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好點子有時來自意想不到的地方。我們不會封閉和限制自己的想法。我們通過頭腦風暴、提問和辯論來集合最好的解決方案。

    所以,在“金星”項目中,用戶、干系人、業務分析師、開發人員、項目經理、運維專家和用戶體驗設計師——每一個項目組成員都參與了設計。設計的產物,像點子便利貼、草圖和原型等全部都共享給所有人評審、測試和反饋。

    我們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也在持續地設計。這種交互性的、敏捷的過程,確保新系統被不斷地完善,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為業務創造更大的價值。

    06 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帶來真實的業務價值

    通過擁抱用戶體驗和持續的、協同的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過程,我們實現了:

    • 從一開始就確保系統是用戶真正需要的;
    • 通過避免后期返工減少了開發時間和成本;
    • 對用戶友好的設計降低了故障率,從而降低運維成本;
    • 好用的系統提高了業務的效率;
    • 產生了一致的、模塊化的和可重用的靈活的設計。

    通過像“金星”這樣的以自研系統取代遺留的第三方供應商開發系統的過程,我們得到了一次為我們的商業系統大幅提升用戶體驗的機會。

    本文翻譯自Russell King@HSBC的撰文。英文原文發表于tech.hsbc。原文鏈接:
    https://tech.hsbc/en/news-room/2020/no-i-in-ux(點擊“了解更多”可直接打開)。

    文 末 加 道 菜


    今天去某銀行打個清單,本來這項業務不需要在柜臺辦理,可以在“智能終端”自助辦理,無需拿號等待。

    但是來到“智能終端”前,排了兩行長長的隊伍。本來銀行有四臺“智能終端”,只開了兩臺,而且每一臺旁邊都有一個銀行職員輔助客戶操作。

    我問其他走過的銀行職員,這么多人排隊,為什么不把其他兩臺機都開了,答復是沒有那么多職員輔助客戶操作。

    銀行開發出“智能終端”,本來是想實現無人值守的自助服務,從而節約人手,也節約客戶的辦理時間。但現在,每臺機器還要安排一個職員輔助才能辦理業務,人手沒有節約,客戶的等待時間也沒有省下來。

    很顯然,這個“智能終端”的設計和用戶體驗無法做到無人值守,銀行才要出此下策。這也是系統設計和用戶體驗的重要性。

    功能都做到了,但用戶體驗設計不行,聊勝于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