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企業微信和個人微信能互通嗎(一文詳解兩者互通情況)


    闊別波瀾壯闊的2020年,我們即將迎來充滿希望與未知的激蕩新十年??萍寂c資本的雙重推動,是這個十年的時代主旋律,也很可能成為下個十年的創新主推力。因此,臨近2020年年底,我們推出了“年度行業研究”這個系列,選擇了當下最受關注的領域進行系統梳理。這些行業,或正在改寫當下新經濟格局,或有可能重塑未來商業甚至國際格局,或是36氪讀者感興趣,或是正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我們也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和我氪的讀者一起“無限拓展邊界”,一起“更先看到未來”。

    對做生意的人來說,如果微信里的好友列表是一個水池,那么企業微信就是那條攪動池水的魚。從2019年開始,水大魚大的日子開始了。

    一年前的12月23日,企業微信正式推出3.0版本,包括直加微信好友、客戶朋友圈打通、擴展外部百人群等新功能,意味著企微和個微正式互通。

    這在私域流量圈里炸開了鍋。一位在2020年全力拓展企微生態的SaaS服務商對36氪表示:“去年聽到企微和個微互通的消息,真的覺得太爽了?!彼€表示,企業微信在做的相當于修路、通水這樣的民生工程。企微為商家提供了一條管道,意味著商家可以主動地無限次地和一個個客戶互動,這是企微對行業的最大貢獻。

    時間走到一年后,巨頭們在To B領域上跑步入場,年初的視頻會議、IM混戰的盛況仍歷歷在目;在后疫情時代,戰爭也遠未停止。企業微信面臨的重要命題中,一個是在微信的克制主義下,如何平衡個微和企微間的關系;二是如何聯合第三方力量,讓生態內的各領域企業能夠更好地獲取服務。

    最近,騰訊微信事業群副總裁黃鐵鳴在企業微信2020年度大會上交出了一年份的成績單。對比去年的250萬家企業、6000萬活躍用戶,如今企業微信已經服務550萬企業、活躍用戶數1.3億,通過企業微信服務的C端用戶數已達4億。

    一年時間里,企業微信如何建生態、做服務?和個微互通后當前生態發展如何?未來的趨勢走向如何?36氪對企業微信發展歷程和今年的生態發展狀況進行了一次小盤點。

    進化歷程

    2016年4月18日,企業微信1.0版本正式發布。企業微信從騰訊通RTX(Real Time eXchange,企業級實時通信平臺)進化而來,初始流量來源于企業郵、微信企業號、RTX用戶。初始版本的企業微信支持一鍵同步通訊錄、使用公費電話、郵件、語音等通信方式,也連接了應用公告、考勤、請假、報銷等輕OA功能。

    此后,企業微信開始了和微信的整合嘗試。在2016年12月,企業微信已經可以添加微信和手機通訊錄的工作伙伴,用專業的工作名片溝通;讓微信群聊、聊天記錄和訂閱文章完整平移。在2017年6月,企業微信也和原微信企業號合并成“企業微信”統一品牌,原企業號的用戶數據和應用自動遷移至企業微信,API與服務商也無縫對接。到了2017年的12月,企業微信已開放了130多個API接口,擁有150萬注冊企業,3000萬活躍用戶。不過,此時的企業微信尚未正式對外部溝通開放相關功能。

    內部品牌整合完畢,企業微信進一步將邊界拓展到個人微信端。2018年3月30日,企業微信-微信消息互通功能正式開放內測。之后,在2019年的12月23日,企業微信發布3.0版本,企業微信和微信正式打通通訊錄、朋友圈、群聊等模塊,企業微信直接添加微信好友、發布內容到客戶朋友圈、拉100人外部群聊。一個新的服務生態自此正式建立。

    玩家入局

    企業微信和微信的互通,被普遍視為又一次平臺級別的淘金機會,這也為資本市場帶來了想象空間。今年,基于企業微信生態的初創公司是創投圈的香餑餑。而對于較早創立的CRM、OA等企服廠商,做企微生態也是今年的標配動作。

    和個人微信正式互通一年,如何掘金企業微信藍海?| 年度行業研究

    2020年企微服務商和涉及企微生態服務的公司投融資情況

    從投融資趨勢來看,據36氪不完全統計,今有十余家基于企業微信做產品和服務的公司獲得了投資機構的青睞。其中,SCRM賽道是資金的主要流向,辦公OA也吸引了一部分資金。投資輪次集中在天使玩家和A輪,此外也有戰略投資者入場。而騰訊在今年顯得較為謹慎,只投資了選擇投資融資輪次較后的公司。

    從服務商生態版圖來看,目前企業微信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第三方服務商市場。在官方分類中,服務商被分成了應用與小程序、智慧硬件、行業方案等三類:

    • 在應用與小程序方面,包括文化建設、移動辦公、團隊協同、客戶關系、人力資源、表單流程、企業服務、企業培訓、供應鏈管理、財務報銷、電子合同等細分領域,均有騰訊認證的服務商;
    • 行業方案則覆蓋教育、零售、醫療、金融、黨務、汽車、生活服務、制造業、房地產等方面;
    • 智慧硬件方面,包括智慧考勤、防疫測溫、智慧會議、智慧打印等。

    這些服務商品牌中,有專門做企微生態的初創公司,如企業SCRM服務商塵鋒信息、保險SCRM服務商集??萍?、汽車SCRM服務商企域數科等;

    此外,也有原來發力個微生態、SaaS產品等其他領域,后面延展到企業微信生態的服務商,比如上海超預(智慧倉儲)、泛微網絡(eteams)、用友(暢捷通)、提供OA/CRM/HR服務的道一云、做員工激勵的企趣、做人力資源管理的柏慧通、以及2019年獲得騰訊E輪投資的銷售易等。

    趨勢:行業化和戰略合作

    12月23日的企業微信大會花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分別介紹了醫療、教育、政務、零售等領域的解決方案,可以看出,行業化是今年的重點所在。

    疫情期間對遠程辦公和作業的需求直接催熟了醫療、政務、教育場景的應用。在醫療領域,企業微信推出了群直播、收集表、在線問診、緊急通知、疫情專區、健康上報等功能,提高了醫院和醫生的工作效率,已經覆蓋400萬醫護人員。在教育方面,目前已有500萬教師使用企業微信,完成教育局、學校內部、學生家庭三方互聯,提高信息溝通效率。而在政務方面,企業微信以社區網格員的日常溝通工作舉例——網格員可以通過企業微信展示政府官方身份,在微信里與居民溝通,讓居民方便辨別,且不用額外下載其他app。同時,企業微信可以發朋友圈的功能,也是一種社區展示窗口。

    除此之外,企業微信所承載的最大期待,是效率和增量——說白了就是如何幫企業提效和賺錢。由于企業微信的流量相當于掌握在企業自己手里,并且可以反復觸達和轉化,今年在企業微信生態內做SCRM的公司頗多,成長速度也都很快。

    企業微信大會上也分享了幾個零售行業的案例:周大福的服務商幫助企業進行客戶全生命周期管理,經過八個月的嘗試,會員復購率從20%提升至50%;餐飲業的麥當勞、零售行業的寶潔等大企業也都在使用企業微信,讓員工把門店的客戶加入企業微信,直接與客戶對話。

    對于服務商而言,生態逐漸發展,站穩腳跟后的下一個問題,是和騰訊的關系。36氪與企業微信生態中的創業者交流,不少人表示當前騰訊官方對于服務商的態度非常開放,在不同的行業領域均會積極拓展服務商,做垂直場景的深度挖掘。

    另外,投資合作也是騰訊的重要戰略。大會上重點提及了新的戰略投資合作模式——2021年“企航計劃”?!捌蠛接媱潯睋碛?2億元的數字化扶持基金,目的是扶持騰訊生態里的使用者和服務商,其中教育行業6億元,政務領域4億元,中小企業2億元。騰訊為服務商伙伴提供官方授權證書、各類技術支持、現金獎勵、案例分享、大客戶推薦和官方應用推薦,還推出了平臺返還應用交易傭金、中小企業拉新專項補貼等激勵措施??梢灶A見,未來微信和服務商的合作無論在領域廣度和合作深度上,都將愈加緊密。

    想象空間

    對于企業微信生態中的服務商們,我們可以有多少想象空間?36氪嘗試從成本、需求和競爭格局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成本:

    注冊使用企業微信目前完全免費,但要解鎖更多功能,則需要付費認證。企業微信免費的功能包括打卡、審批、紅包等,但通訊錄好友上限200人,無法與微信互通、無法使用公費電話等等。企業微信認證需要300元的審核費,認證成功后有效期為一年,如果想要維持認證狀態,需要每年支付300元的審核服務費。

    相比未認證的企業微信,認證后,企業微信的使用者可以擁有無限制的通訊錄人數上限、與微信互通、紅包封面、自定義啟動頁、免費領取專屬域名、對外名片展示、企業支付、分享接口、企業簡稱的唯一性等。企業微信其他的收費項目包括:公費電話收費0.06元/分,會話內容存檔接口調用費300元/人等。

    總體而言,企業微信收費項目較少,所以企業微信服務商們的成本更多會集中在人工、推廣、管理等方面,部分有需求的服務商可能要付出服務器費用。想加入智慧硬件賽道的服務商,還需額外付出硬件材料、組裝等成本,其成本往往由對于實現功能的要求決定。

    需求:

    目前,大部分企業微信服務商集中在OA(在線辦公)和SCRM領域。對于在線辦公的市場規模,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的數據,2019年中國智能移動辦公市場規模達到288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449億元,增長率為55.9%,而2021年將保持25.2%的增速。

    疫情催生了需求,一些企業又在線上辦公的過程中嘗到了在線協作的甜頭,因而OA市場在今年的突破后,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SCRM是管理客戶移動社交的系統,是CRM市場的一個重要部分。可以說,沒有社交,很難進一步提升客戶轉化和粘性。SCRM的市場規??梢詤⒖糃RM的市場規模估算——根據贏在銷客CRM的數據,CRM云化應用2B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11.9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36.9億元,2020年有望達到50億元;2019年CRM應用支出費用在1-30萬區間的用戶占比接近70%,支出費用在30-100萬的客戶比例17.5%,未來一年預計支出CRM費用和2019年持平的客戶比例約40%,增加30%以內支出的客戶比例約32%。

    36氪在《10億元訂單的誘惑:走,去搶Salesforce市場!》中曾提到,幾年前,由于國內整體數字化意識薄弱、企業付費意愿低、廠商產品不成熟等種種原因,CRM一度被視為“SaaS雞肋”,但現在,CRM市場正在進入快車道:國產CRM在和微信、釘釘打通后,能更滿足中國企業的需求;產品力方面,國產CRM已經不弱于Salesforce,尤其適合業務場景不復雜、需求不特殊的企業;性價比方面,絕大部分國產CRM定價都大幅低于Salesforce;穩定性方面,由于國際政治原因,一些國內大型公司會擔心Salesforce斷供,從而可能主動更換國內廠商。因此,從長遠看,現在我國的CRM市場還處于快速增長階段的前期。

    競爭:

    在協同辦公領域,企業微信的競爭對手已有不少。釘釘起步更早,2020年2月月活用戶數也已達1.3億;字節跳動的飛書來勢洶洶,曾被業內人士形容為“很年輕化、智能化”;華為WeLink也被任正非寄予厚望,表示要成為中國最大企業業務辦公平臺。

    企業服務類公司其實可以同時基于企業微信、釘釘、飛書等平臺進行開發。為了擴大生態圈,這些平臺對于開發者的技術要求都并不高。產品能適用多個平臺,甚至能根據不同平臺調性、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的公司自然有更多機會獲得更多客戶。

    對于只做企業微信生態的公司而言,一個較大的風險是,如果企業微信無法在競爭中獲得更多認可,那么公司自身業務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隨著企微、釘釘等平臺競爭擴大,該選哪個平臺、如何協同和平臺的關系,成為企業的重要選擇。目前,企業微信連接的是擁有超11億用戶的微信,也就是說,企業微信可以直接連接龐大的C端流量,也可以更符合B端用戶的溝通習慣,相對競爭對手,在客戶管理方面天然具備一些優勢。在企業微信垂直領域深耕,也不失為一個站穩腳跟的方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