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4月7日報道,近日,廣州消費者郭先生在唯品會購買了一條GUCCI打折腰帶,因碼數不合適便拿到得物平臺轉賣,卻被鑒定為假貨,同時有多名消費者表示自己在唯品會購買的GUCCI腰帶被第三方平臺鑒定為假貨。


4月7日,唯品會對此回應稱“近期,我們留意到用戶關于GUCCI腰帶的反饋,并在第一時間啟動了內部調查。目前,我們已核實,該批GUCCI腰帶由唯品會在海外直采,采買鏈路清晰可靠且合法合規,確保正品。該批次貨品也由中國檢驗認證集團進行抽檢,已通過鑒定?!?/p>
唯品會方面表示,為了保障用戶的購物體驗,平臺將為有退貨訴求的用戶進行退貨退款處理。同時,將再次委托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對這些商品進行鑒定,打消用戶的疑慮。
真假腰帶,各執一詞
據郭先生介紹,這條GUCCI腰帶市場價4000多元,3月18日唯品會打折時只需2549元,購買后因碼數不合適,他便拿到得物平臺轉賣,卻被得物平臺告知是假貨。


得物平臺鑒定結果
此后,郭先生聯系唯品會客服索要相關證明,唯品會則表示該商品無發票和海淘產品清關單,且以“已過7天”為由拒絕退貨。
郭先生表示,唯品會客服稱平臺商品有GUCCI官方授權,但相應授權證書卻無法出具。隨后,郭先生聯系了GUCCI方面,GUCCI官方表示,中國市場內并未給唯品會進行授權,他在官網搜索商品編號也無果。
除得物平臺外,另一消費者在優奢易拍線上鑒定購買于唯品會的GUCCI腰帶同樣為假,且鑒定師評價商品和正品相似度較低。
郭先生稱,近期他通過網絡聯系上同樣遭遇的唯品會用戶很多,截至4月6日已有87名網友登記,總共涉及100余條GUCCI腰帶。
據澎湃新聞,針對以上信息,唯品會客服否認平臺所售商品是假貨,稱該商品屬于海淘正品,國內網站不支持根據溯源碼辨別真假,海淘商品因銷售渠道不同,不建議到專柜或APP鑒定,但保證是正品。
目前,部分消費者已經向廣州互聯網法院提起訴訟。
奢侈品電商交易糾紛多
值得注意的是,“100%正品”和品牌授權是唯品會平臺宣傳的亮點,平臺稱商品均經過多重質檢,有專業鑒定和中國人保承保,品牌官方授權更是放在宣傳的第一位。


然而,4月7日,觀察者網就某一奢侈品牌商品聯系唯品會客服詢問品牌授權時,客服先是稱“品牌與我司是直接官方授權的,您可在網頁描述看到品牌授權書,我司確保商品品質有保障?!?/p>
在進一步要求出示品牌授權證明時,該客服僅回答“唯品會承諾所售商品均為品牌正品,合作的供應商均為合法正規的品牌商,商品品質有保障,請放心購買和使用。”在觀察者網問及如何處理假貨問題時,該客服僅表示“我們的商品都是正品?!?/p>
平臺的假貨爭議也一直縈繞不斷,觀察者網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查詢發現,僅關于唯品會涉嫌售假的投訴就有700余條。
貝恩咨詢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奢飾品市場消費同比上漲了48%,銷售額近3500億元,中國消費者奢侈品消費占全球比重達到1/3。
而另一邊,商品真假難辨、消費者退換貨困難等問題卻成為奢侈品電商發展面前的一座大山。今年1月,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宣布擬從納斯達克退市,走秀網、尚品網、尊享網等一批批奢侈品電商“先驅者”也已經倒下,奢侈品電商行業發展陷入“瓶頸期”,平臺模式、經營、貨源等問題凸顯。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曾分析稱,因奢侈品電商很難得到奢侈品品牌商的認可,要想獲得品牌授權和代理更是難上加難。這也間接導致在供應鏈上流通環節增多,而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信息不明的現象,就很容易滋生假貨土壤。因此,從源頭采購、入倉到配送到消費者手里,這一流程中如何保障正品才是奢侈品電商發展的關鍵。
“盡管奢侈品電商聲稱貨源正品有保障,但實際上,假貨問題依舊是當下奢侈品電商難以逃脫的‘魔咒’,如何徹底解決假貨問題將成為奢侈品電商必須要跨過的‘門檻’?!泵苫坌辣硎尽?/p>
線上奢侈品交易常易陷入真假紛爭,無論此次腰帶爭議結果如何,唯品會還需要在正品保障上給予消費者更多的信心。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