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筆記本cpu性能天梯圖(速覽性能天梯圖新動態)


    近期,intel陸續發布了幾款新處理器—— i7-10810U、i5-10200H、i5-10310U ……還有幾款比較少見,略過。

    i5-10200H也能打,筆記本CPU天梯圖V6.1

    其中,重點在i5-10200H,參數和上代i5-9300H相近。

    i5-10200H也能打,筆記本CPU天梯圖V6.1

    除了核心架構、內存支持頻率要高一些,其余參數一致。

    核心架構影響IPC,二者IPC也可以看作相等,i5-10200H 采用Comet Lake微架構,對其IPC提升,intel只字未提,一般認為這個幅度不到1%。

    根據處理器性能公式——

    CPU性能=IPC(CPU每一時鐘周期內能執行的指令數量)×頻率

    從表面上看,既然IPC相同,頻率相同,二者的性能也應相同才對。

    實際并非如此。原因在于,公式里的“性能”,真實狀態下并不是靜態的,始終處于動態變化之中。

    i5-10200H性能比i5-9300H更高一點(注1)。

    除了支持更高的內存頻率外,個人猜測是Adaptix技術(注2)對Comet Lake核心有更好的表現。

    以下是二者在性能天梯圖的差異

    i5-10200H也能打,筆記本CPU天梯圖V6.1

    注1:截止發文日期,站長未找到i5-10200H 實測數據,其性能值是根據i5-10300H,用公式計算出來的。對移動處理器來說,受散熱、調試等影響,單一款實測數據,往往沒有理論計算靠譜。

    注2:Adaptix技術并非是酷睿十代獨享,最早出現在第八代酷睿Kaby Lake-G平臺,用于智能調整CPU、核顯和獨顯這三者的性能與功耗分配,目前已經發展為四個軟件包的組合,包括:Dynamic Tuning Technology(DTT動態調優技術)、Graphics Command Center、Performance Maximizer 和Extreme Tuning Utility(XTU,很多人都用過)。

    其中,最大看點在于DTT動態調優技術,它可讓CPU在更高功耗下工作更長的時間,這個軟件包只提供給OEM/ODM廠商。

    關于天梯圖版本代號的命名原則——

    站長的天梯圖,版本號目前的命名為X.xx,第一個X為大版本號,涉及到圖片尺寸和左側標尺的調整。十分位x,是有較大的調整(如欄目調整、算法公式優化)等變動。百分位x,僅涉及增加、刪除部分型號。由于V6.1相比6.0,對算法公式進行了微調,增加了DTT的考量。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