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電商壹周|社區團購:告別補貼,資本退潮


    電商高管每周必讀,電商盤點。獨家深度解讀阿里、京東、亞馬遜重要戰略動作。掃描行業重點新聞,進行時,事件或數字,革行業窠臼,也歡迎你補充,一起熱議…… –

    重點資訊:

    1、美團在微信端測試“美團小店”小程序

    2、消息稱監管全面禁止社區團購平臺以明顯低于成本價拉新

    3、滴滴出行遞交IPO招股書 公司年交易額3410億元

    電商壹周|社區團購:告別補貼,資本退潮
    • 美團在微信端測試“美團小店”小程序

    6月7日消息,美團于今年3月起,在微信端測試了一項名為“美團小店”的小程序,目前使用的是微信商店提供的模板,或是為了在微信內打造自營電商業務。

    DonG解讀

    拼多多通過微信起家;京東通過布局在微信的小程序入口,獲取了一億多用戶;阿里上線盒馬集市等小程序,希望借助微信的流量打開社區團購的流量入口。電商巨頭的不斷加碼,意味著微信的社交紅利還遠未被開發完。微信生態背后蘊含著巨大的價值,不僅是因為用戶基數大,也是因為微信作為最大的用戶運營中心,能把生意做得更好。

    隨著中國互聯網的巨頭格局從BAT變成ATM,美團逐漸成為與阿里同一量級的平臺,目前其主營外賣業務的市場龍頭地位基本已經穩定,想尋求新增量,除了擴展業務線,還必須要跳出本身的平臺尋求多方合作,所以美團上線小程序是必然的。

    事實上,近一年來,美團一直在加快在微信上的布局,在直播方面,推出“美團Mlive”小程序;電商方面,在微信的九宮格內上線了“美團團購”功能,以及“團好貨”小程序,現在又上線了“美團小店”。美團的野心也很明顯,即從本地生活服務巨頭延伸到本地實體零售電商。在這一過程中,微信極有可能成為美團自美團App外的第二個重要平臺,因為微信中的小程序是本地零售的天下。

    • 每日優鮮赴美IPO 擬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6月9日消息,社區零售商每日優鮮在美遞交招股書,計劃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MF“,暫定最高籌資額為1億美元?!「鶕咳諆烏r招股書數據,其GMV從2018年的47.259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20年的76.147億元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為26.9%。

    DonG解讀

    每日優鮮于2014年10月上線,并在國內首創前置倉模式。截至2021年3月31日,每日優鮮已在中國16個城市建立了631個前置倉,累計交易用戶超3100萬。

    2020全年每日優鮮的GMV為76億元,年訂單量為0.65億,客單價為94元,客單價水平為行業第一。截至2021年3月31日,每日優鮮在華北地區GMV位居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優鮮目前將部分資源傾斜至菜場等業務,導致平臺銷量短暫收縮,收入增長停滯。招股書披露,每日優鮮從2018至2020年的總營收分別達到35.47億元、60.01億元和61.304億元,年增幅分別為70%和2%。

    不過,由于新業務更高的毛利率,長期來看,有望成為每日優鮮盈利的關鍵。其毛利率從2018年的8.57%增長至2020年的19.42%。在前置倉模式盈利能力被證實前,不失為穩妥的擴張方式。此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供應鏈升級、前置倉網絡的擴展、開發技術平臺、發展零售云業務等。

    • 叮咚買菜向美SEC提交IPO招股書

    6月9日消息,叮咚買菜今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上市申請文件。招股書顯示,叮咚買菜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摩根士丹利、美國銀行、瑞士信貸等均為IPO承銷商,股票代碼為“DDL”,用作“占位符”的暫定最高籌資額為1億美元,但這一數字并無實際意義。公司2020年收入為114億元,較2019年的38.8億元大幅增長。

    DonG解讀

    截至2021年3月31日,叮咚買菜在長三角地區GMV排業內第一。招股書顯示,目前,叮咚買菜服務范圍已覆蓋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等31個城市,前置倉數量超過1000個,服務3000多萬用戶。截至2020年底,叮咚買菜日訂單量已經突破90萬單,月營收達到10億元,客單價為57元。

    叮咚買菜專注于前置倉模式并迅速擴張,在規模上已經反超每日優鮮,其營收和虧損均是后者的兩倍。招股書顯示,叮咚買菜2019年-2020年分別實現營收38.8億元、113.36億元,年增幅達到192%。其中,商品銷售收入分別達到38.48億元、112.07億元,年增幅為191%;會員服務收入分別達到0.32億元、1.29億元。

    疫情以來,叮咚買菜通過“北上進京”策略大肆擴張,在供不應求的市場背景下,縮減了營銷費用,帶動了銷售收入的大幅提升。但因為虧損擴大,上市募資是叮咚買菜的最優解,本次IPO所得資金將主要用于擴大現有市場的滲透率并進軍新市場,進一步增強上游采購能力;提升技術和供應鏈系統等。

    • 消息稱監管全面禁止社區團購平臺以明顯低于成本價拉新,美團下架“一分錢秒殺”

    6月9日消息,近期有報道稱,監管繼續收緊社區團購補貼,美團被要求下架售價0.01元的 “秒殺商品”。接近監管處人士稱,上述所說并不準確,監管并非要求“美團下架售價0.01元秒殺商品”、“其他幾家平臺繼續收緊補貼”,而是同一時間向所有社區團購平臺傳達了不得以明顯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商品的要求。

    5月份各平臺均放在明顯位置的1分購活動,現已全部下架。

    一位接近美團優選的人士稱,員工在5月27日獲下架前述秒殺商品的口頭通知,并被要求在6月1日前整改完畢。另一家頭部的社區團購平臺員工則說在5月31日接到類似收緊補貼的口頭通知要求。

    今年5月底,市場監管總局對十薈團處以150萬元頂格罰款,處罰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存在通過巨額補貼,以低于進貨成本價格銷售商品的“低價傾銷”行為。

    DonG解讀

    社區團購,在監管利劍之下,不得不告別了“補貼”這個數次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大殺四方的神器。

    2020年疫情加劇了社區團購的價格戰。社區團購之戰,再一次讓圍觀群眾們看到,中國互聯網沒有歷史,只有輪回,過去10年的時間都仿佛不曾存在過。

    在這個新賽道里,無論是老牌巨頭阿里京東,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巨頭拼多多和美團、滴滴,抑或獨立殺出來的興盛和十薈團,每家公司證明自己實力和肌肉的方式,和打車大戰、單車大戰時期相比,似乎毫無區別,仍然是燒錢補貼搶用戶,“用利潤換市場”。

    戰況最激烈的2020年底左右,一斤砂糖橘3元,一斤香蕉九毛九,一分錢秒殺等大量低于成本價的傾銷,都被放在各平臺最顯眼的位置。

    不計成本的補貼,拉新確實真香,但各平臺的銷售費用也同步上漲,全行業陷入零和博弈,“內卷”之中。

    2021年來隨著監管收緊,資本亦重新定義這個行業,已經有退潮收官的勢頭。

    企查查數據顯示, 2021年1-5月,社區團購僅有8起融資,金額超262億元,高于去年全年,但是資金集中在興盛優選和十薈團身上,此二者的合計金額占全賽道95%以上。其中,興盛優選年內兩次融資,融資金額31億美元;十薈團獲得7.5億美元融資。

    結合融資輪次來看,2017、2018年,以天使/種子輪、A輪融資為主;在2019年,B輪融資事件增多;2020年,C輪融資事件增多。2021年上半年,興盛優選、十薈團完成D輪融資,目前資本都是后期融資,資金向頭部聚攏的趨勢明顯。社區團購,儼然又是下一個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的雙雄格局。

    而看看每日單量,如今行業格局似乎已經十分穩定:美團、拼多多日單量超2500萬單,處在第一梯隊;橙心優選、興盛優選、十薈團均在1000萬單左右,兩家獨立的公司都在第二梯隊;阿里的盒馬集市日單量在300萬單左右,京喜拼拼在200萬單左右,老牌電商巨頭阿里、京東仍在積極探索沒有放棄這個市場。新黑馬已經很難跑出來。

    監管趨嚴、補貼不能持續,資本收官的趨勢,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長期存在。

    據海豚社了解,監管叫停補貼2周左右,主流平臺訂單量都有了明顯下滑??梢?,價格,依然是社區團購模式鏈接C端用戶最有利的手段。剔除價格因素,社區團購給用戶提供的價值,和線下傳統零售,傳統電商平臺相比,泯然眾人。

    當價格戰熄火,資本亦不再輸血,如何為用戶提供不同于其他業態的價值,加深和消費者的鏈接;如何把生意持續做下去,做出規?;攀沁@個行業真正需要考慮的問題。

    我們恐怕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知道,社區團購究竟是巨頭爭奪下沉市場流量的工具,還是真實存在的需求和“真”商業模式。

    •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 京東到家覆蓋全國超1500個縣區市,簽約近30家百強及區域龍頭商超

    6月7日消息,達達集團旗下本地即時零售平臺京東到家宣布,近期密集簽約山西美特好、湖南香江百貨、甘肅東方百佳、新疆友好超市、匯嘉時代、好家鄉及愛家超市等近30家超市百強和區域龍頭商超。截至目前,京東到家已合作連鎖百強超市中的75家。簽約合作更多百強及區域龍頭超市的同時,京東到家業務版圖也在快速拓展,搶占下沉市場。目前,新疆、寧夏、青海、甘肅、陜西等西北省份已全數覆蓋。

    6月10日消息,今日京東集團和達達集團聯合發布《唯快不破,全面開花——2021年即時消費行業報告》。報告指出,即時消費在低線市場爆發增長,對比2020年前后,京東到家平臺低線城市用戶占比提升26%。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京東到家覆蓋全國超1500個縣區市,同比去年同期逾翻倍。

    DonG解讀

    目前的新零售生鮮電商可以分為幾種不同的模式:一種是第三方平臺來幫助超市做到家配送,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京東到家、多點等;一種是自有供應鏈和配送體系的,這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有門店的,如盒馬鮮生、物美、永輝等,另一種是有倉的,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如每日優鮮、叮咚買菜類似的前置倉。

    平臺模式,是為線下傳統商超、門店做配送到家的增量而存在的。他們的訂單量取決于線下渠道的供給能力,而同行之間的競爭力在于配送服務。

    依靠達達,京東到家的配送端效率得到了保障,那么從供應端就是在考驗其渠道能力。社區團購起家于下沉市場,所以京東到家必然要回歸到下沉市場。事實上,本身京東零售的渠道能力是很強的,這會給京東到家進行一些賦能。目前京東到家合作的大型商超,一般都是區域性代表連鎖超市,具有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在供應端有良好的保證。

    • 滴滴出行遞交IPO招股書 公司年交易額3410億元

    6月11日消息,滴滴正式向SEC遞交了IPO招股書,股票代碼為“DIDI”,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華興資本擔任承銷商。從單量和交易額來看,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個月里,滴滴全球平均日交易量為4100萬單,全平臺總交易額為3410億元。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3年時間內,平臺司機總收入約6000億元。公司整體虧損,2020年中國網約車業務息稅攤銷前利潤率為3.1%。

    DonG解讀

    已經9歲的滴滴,終于要上市了。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3月,滴滴在全球15個國家4000多個城市開展業務,平臺全球年活躍用戶達到4.93億,全球年活躍司機1500萬。2021年第一季度,滴滴中國出行擁有1.56億月活用戶,中國出行業務日均交易量為2500萬次。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個月里,滴滴全球平均日交易量為4100萬單,全平臺總交易額為3410億元人民幣。

    過2020年,滴滴的國內出行業務(中國網約車、出租車、代駕和順風車等業務)、國際業務(國際出行和外賣等業務)和其他業務(共享單車和電單車、車服、貨運、自動駕駛和金融服務等業務),分別實現營收1336億元、23億元和58億元人民幣。從營收比例來看,約有93%來自國內,6%來自海外。

    其中,滴滴的中國出行業務2019年實現調整息稅前利潤38.4億元人民幣,2020年為39.6億元人民幣,2021年一季度為36.2億元人民幣,該項業務已經連續兩年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旗下的橙心優選社區團已從2021年3月30日之后的經營業績中剔除,橙心優選最新估值18億美元,滴滴持股32.8%。橙心優選在3月進行了A1和A2輪融資以及可換股債券。其中A1輪融資總對價為9億美元,A2輪融資總對價為2億美元。同時,橙心優選向滴滴發行了30億美元的可換股債券。此外,今年4月和5月,部分投資者追加A1輪投資,總對價為1億美元。

    此外,滴滴的共享單車、滴滴加油、小桔充電等業務也逐漸擴張,都說滴滴是國內的Uber,但滴滴已經向綜合性生活服務平臺發展,不局限于出行市場,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 橙心優選實現獨立融資 滴滴持股32.8%

    6月11日消息,滴滴出行招股書顯示,自橙心優選的A-1和A-2融資結束后,橙心優選的大多數流通股不再由滴滴持有,滴滴2021年3月30日之后的經營業績已將橙心優選剔除。2021年3月,滴滴旗下社區團購業務橙心優選進行A-1輪和A-2輪融資,共融資11億美元。并向滴滴發行了總額為30億美元的零息可轉換債券。2021年4月和5月份,橙心優選增發了價值1億美元A-1系列優先股。橙心優選最新估值為18億美元,滴滴目前持有32.8%股權。

    DonG解讀

    社區團購從去年疫情結束以后就成為了生鮮電商的熱門話題,伴隨著興盛優選規模的不斷擴大,巨頭都抓住了這波紅利入局,目前市場比較看好的是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因為美團的線下地推和鋪設能力較強,多多買菜則是起家于農產品,在下沉市場有很強的基礎。

    在一眾入局社區團購的平臺中,滴滴旗下的橙心優選可以說是零基礎,既沒有供應鏈資源,又沒有運營生鮮的經驗,所以去年屢屢爆出高薪挖角其他平臺的新聞。原本很多人以為橙心優選是滴滴為了尋求增量才擴展的新業務,但根據滴滴出行的招股書顯示,滴滴2021年一季度的盈利是在分拆其社區團購業務的基礎之上實現的。

    以上所有的信息,其實都在指明一個事實,那就是滴滴出行的確是在認真做社區團購業務,不是玩票性質或者單純的為了追熱點,從戰略布局來看,雖然現階段燒錢很嚴重,但是如果未來真能在社區團購市場占領一席之地,橙心優選的確會成為滴滴的核心競爭業務。

    電商壹周|社區團購:告別補貼,資本退潮
    • 摩根大通:2022年亞馬遜有望超沃爾瑪成為美國最大零售商

    6月13日消息,摩根大通發布研究報告稱,亞馬遜有望在2022年超越沃爾瑪成為美國最大的零售商。該行分析師稱,亞馬遜的美國零售業務是“規模增長最快的”。2014年至2020年間,亞馬遜在美國的商品交易總額(GMV)增長速度“明顯快于”調整后的零售額和電子商務的增速。摩根大通預計亞馬遜的GMV增長速度快于沃爾瑪。分析師表示,亞馬遜2020年GMV同比增長41%至3160億美元,而沃爾瑪同期GMV預計同比增長10%至4390億美元。

    DonG解讀

    早在2015年,亞馬遜的市值就第一次超過了沃爾瑪,當時沃爾瑪的營收還是亞馬遜的5倍,利潤更是遠遠超過亞馬遜。彼時,市場就已經有了結論:和沃爾瑪的比較,只是亞馬遜成長過程中一個節點而已,亞馬遜和沃爾瑪,天花板和想象空間完全不同。

    時間過去了6年,高速增長的亞馬遜,到2022年,GMV也將全面超越沃爾瑪,這又將成為一個節點。

    摩根大通估計,到2020年,亞馬遜在美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份額將從2014年的24%擴大到39%。

    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也提振了亞馬遜其他領域的業務,亞馬遜的商業模式和估值模型,恐怕還會繼續改變。

    美國銀行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寫道,亞馬遜有望成為美國“最大的快遞公司之一”:“預計2021年亞馬遜將遞送70億件包裹,超過UPS今年預計在美國遞送的約60億件包裹。”

    實際上,曾經長期不盈利的亞馬遜,市值能夠超越沃爾瑪,能夠獲得3000倍的市盈率,是科技創新的能量、商業模式無邊界擴張的能量,被普遍認可的里程碑。

    有人曾將亞馬遜說成講故事畫餅的高手,但是十幾年如一日的講故事,把故事都實現了,還能讓全世界都相信它一定會實現的公司,也就亞馬遜一家。今天的亞馬遜早已不是一家零售公司,擁有媒體,擁有硬件生態,有云計算……亞馬遜顛覆了傳統的估值體系,讓全世界都要重新定義,企業的所謂真正“護城河”,不是品牌、不是渠道、也不是用戶數,而是不斷進行科技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沃爾瑪是偉大的零售公司,它創造了大賣場的商業模式,將零售的成本和效率做到了極致,成為零售業長期無法超越的泰山北斗。但是,如果沃爾瑪始終無法走出零售這個領域,不進行商業模式和科技的創新,它未來可能很難再被放在同樣的維度里,和亞馬遜作比較。

    當然,長期來看,沃爾瑪和亞馬遜的對比,依然會持續被關注。

    傳統零售商有沒有希望加速轉型?以科技和互聯網為基因的亞馬遜,還能持續創新多久?這都是足以寫入商業史的宏大發問。

    • Flipkar位居2020印度十大零售商榜首 亞馬遜退居第二

    6月9日消息,日前,市場研究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發布了“2020年亞洲零售商 100 強”,其中包括印度排名前十的零售商名單。在2020印度十大零售商排名中,亞馬遜退居第二,Flipkart超越亞馬遜奪得榜首,Reliance Group經營的Reliance Retail與2019年一樣,在多個類別的線上和線下零售業務中均排名第三。

    隨著電商業務占據主導地位,那些具有大量線下業務的企業在疫情期間遭受重創。據悉,2020年疫情封鎖導致印度在線銷售激增。Euromonitor指出,亞馬遜、沃爾瑪旗下的Flipkart和 Reliance等電商平臺正與傳統的雜貨零售商合作,擴大在線雜貨業務。

    DonG解讀

    摩根大通剛剛預計亞馬遜2022年的GMV會超過沃爾瑪。沃爾瑪收購的“印度版京東”Flipkart就在印度超過了亞馬遜。

    實際上,這些年來,沃爾瑪從未停止過商業模式上的探索,在中國收購1號店,2018年7月份,又并購了Flipkart。

    2020年7月,Flipkart收購沃爾瑪印度100%的股份,以進一步擴大其在印度的市場份額。交易完成后,沃爾瑪印度的員工將全部加入到Flipkart中。

    而近日傳出的消息稱,軟銀集團正計劃向印度最大電子商務零售商Flipkart投資7億美元。而此前,外媒報道稱,Flipkart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進行IPO,但是知情人稱,目前該公司正在內部討論是否將時間表推遲至明年年初。

    Flipkart,應該會成為沃爾瑪實現其商業模式創新的成果之一。

    電商壹周|社區團購:告別補貼,資本退潮

    融資(國內)

    • Cider獲得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

    Cider是一家出海D2C電商平臺,借助互聯網趨勢搜索精準獲取用戶喜好,生產環節用柔性供應鏈最大化壓縮時間,產品直達用戶,商家可以根據用戶反饋快速調整產量,提高押中爆款的概率。據悉,Cider獲得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DST Global領投,IDG資本、a16zcrypto參投。

    • 妙鮮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

    妙鮮成立于2019年,是以大豆蛋白為原料的植物基產品品牌,主要賣點是零膽固醇、無激素、無抗生素和低卡低脂肪,產品不含粘合劑。妙鮮植物肉通過B端和C端雙渠道銷售,B端主要與連鎖餐飲企業合作,目前相對藍海的C端市場也是妙鮮想要去重點挖掘的部分,未來將推出“定制營養餐”,通過小程序等渠道觸達用戶。近日已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由杭州拱墅區人民政府獨家投資。本輪融資將用于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等。

    • 全球直播購物平臺 ShopShops 完成1500萬美元B輪融資

    ShopShops哪逛是一家北美精品買手店及設計師品牌集合直購平臺,致力于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優質海外目的地甄選購物體驗。第一個連接全美高端精品買手店的跨境直購平臺。ShopShops(哪逛)剛剛完成了1500萬美元B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 LightShed Ventures 和 Acrew Capital 共同領投,現有投資者 Union Square Ventures、Forerunner Ventures 和 The Chernin Group (TCG)、Hyphen Capital 的 Dave Lu 和 Gaingels 跟投。

    融資(海外)

    • Tajir獲得1700萬美元A輪融資

    Tajir是一家總部位于拉合爾的B2B電子商務市場。近日在”商機77″牽頭的 A 輪融資中籌集了 1700 萬美元,本輪融資還包括 Y Combinator Continuity Fund、AAVCF、Fatima Gobi Ventures、Flexport、Golden Gate Ventures、Liberty City Ventures、VentureSouq 以及包括 Flexport 首席執行官 Ryan Petersen 和 Figma 首席執行官 Dylan Field 在內的天使投資者的參與。

    • Hungryroot獲4000萬美元C輪融資

    Hungryroot是一個美國在線AI雜貨平臺,這是一個AI驅動的個性化食品雜貨服務平臺,能夠利用機器學習和預測建模技術,針對不同用戶的喜好預填充購物車。此外,Hungryroot還提供膳食計劃、營養咨詢和雜貨配送服務。近期宣布獲得4000萬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全球頭部消費私募基金L Catterton領投。

    • Wethenew獲1000萬歐元投資

    Wethenew是一個法國限量版球鞋銷售平臺,平臺可以購買和轉售全新、正品和限量運動鞋和街頭服飾產品。日前宣布獲得1000萬歐元投資,此次投資由法國投資基金Singular領投,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 Vestiaire Collective 聯合創始人 Christian Jorge、籃球運動員 Frank Ntilikina 等在內的多個天使投資人參投。

    • Ssense獲得戰略投資

    SSENSE是一個在線平臺,為男性和女性提供一系列奢華名牌服裝。它由Rami A,Bassel Atallah和Firas Atallah于2003年發起,總部位于加拿大蒙特利爾。近日獲悉,紅杉資本中國及全球基金共同入股國際時尚潮流電商集團SSENSE。

    • Simulate獲5000萬美元B輪融資

    Simulate是一家美國植物素食產品研發商,旨在為用戶提供健康與美味兼具的植物肉食品選擇。Simulate的首個產品Nuggs植物雞塊一經推出就引發廣泛好評,Nuggs產品利用大豆蛋白技術生產,保證該雞塊的味道與質地與正常雞塊十分相似,甚至更加鮮嫩多汁。近日已獲5000萬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Alexis Ohanian領投,該公司估值已達到2.6億美元。

    • GLCO獲得2000萬美元戰略投資

    GLCO是一家美國眼鏡生活方式品牌,總部位于洛杉磯。在美國和海外開設多家精品店。近日,Untitled向GLCO公司投資了2000萬美元以換取其多數股權。

    • Fresha 完成一億美元C輪融資

    Fresha是一家美妝業訂閱制服務平臺,專為美發沙龍與SPA提供日常安排與預定系統,并致力于連接美容、水療用戶和商戶,主要模塊包括美發沙龍、按摩中心、健康診所、美容院、水療、私人教練。Fresha 日前完成了一億美元的C輪融資,由私募基金 General Atlantic 領投, Huda Kattan(著名美妝博主),來自 FMZ Ventures 的 Michael Zeisser 和來自 Lugard Road Capital 的 Jonathan Green 等參投。現有投資方 Partech 和 Target Global 等也參與了此次融資。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