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賣掉格力撬動千億,卻買進20家“小公司”,珠海國資在下什么棋?


    近40年,中國經濟迅猛發展,最典型的是深圳,從一個“小漁村”加速奔跑,已成為GDP達2.7萬億的大都市。

    這樣的“中國速度”,不是深圳獨有,中國大批城市同樣借勢進擊,比如珠海,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一座現代化海濱城市,影響力日益擴大。

    這個過程中,珠海國資委至關重要。

    2004年,珠海國資委掛牌成立時,負責監管格力集團、華發集團、九洲港務集團等11家集團公司和3家資產經營公司,資產總額650億元,凈資產285億元。

    近日,媒體曝光珠海國資“十三五”成績單,包括:資產總額達8169.7億元,年均增長22.3%;國有權益達1567.67億元,年均增長37.65%;五年合計上交稅費1125.51億元,多項指標穩居廣東省前三,僅次于深圳、廣州。

    16年時間,珠海國資委的資產總額激增12倍,發展速度可見一斑。

    賣掉格力撬動千億,卻買進20家“小公司”,珠海國資在下什么棋?

    你可能會疑惑,珠海國資的資本究竟從哪里來?很多人認為來自珠海國資國企,但這還不夠,還需要更多資金加持。

    董明珠掌舵的格力電器,是珠海國資獲得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

    2019年4月,格力電器開啟混改大幕,經過近一年籌劃,到2020年初完成交割。這一交易中,珠海國資主動放棄實控人的“寶座”,持股格力電器比例降至3.22%,換來416億元真金白銀。

    重點是,以三倍杠桿計算,珠海國資一舉獲得超千億元資金。

    賣掉格力撬動千億,卻買進20家“小公司”,珠海國資在下什么棋?

    對于主動放棄格力電器這頭“現金牛”15%的股權,珠海國資委原主任李叢山坦言:“作為地方性的國有資本,我們并不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我們主要還是通過資本的不斷退出進入,來實現引領和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作用?!?/p>

    依托雄厚資本,珠海國資開啟“掃貨”模式。

    據深圳媒體報道,最近兩年,珠海國資委已入股近20家上市公司。從入股公司看,多是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市值較小,往往不超過100億元,行業分布卻較為廣泛,包括電子、通信、建材、電氣設備等。

    賣掉格力撬動千億,卻買進20家“小公司”,珠海國資在下什么棋?

    珠海國資賣出格力,卻拿下近20家上市公司,是希望培養更多董明珠,推動珠海經濟社會發展。

    秉持這一策略,珠海國資還參與重整方正集團,更傳出砸下20億參投賈躍亭創辦的新能源車企法拉第未來。

    今年3月,珠海國資又與放棄A股IPO的萬達商管集團達成協議,重組后的萬達輕資產商管公司將落戶珠海,珠海市國資委出資30億元戰略入股。

    這被認為是為王健林“救急”。要知道,自1989年創業以來,這是王健林第一次將萬達的旗艦公司引入國有資本。

    賣掉格力撬動千億,卻買進20家“小公司”,珠海國資在下什么棋?

    不只單點投資,珠海國資還推動產業集群,培育壯大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和航空航天等高端裝備制造業。

    以集成電路為例,截至今年一季度,已在珠海橫琴新區落地集成電路企業30多家,總投資超過50億元,帶動橫琴集成電路產業2020年產值首次突破10億元,占全市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新增產值的57%。

    點面結合,產業投資、產業引進并行,推動珠海國資體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賣掉格力撬動千億,卻買進20家“小公司”,珠海國資在下什么棋?

    今年前5個月,珠海市屬國企實現營收788.80億元,同比增長51.05%,相當于每天進賬5個億。

    截至5月末,珠海國資的資產總額達到8931.81億元,同比增長26.05%。分析人士對媒體表示:“到今年底,珠海市屬國企資產總額將超萬億,可能會增長到1.2萬億元?!?/p>

    隨著珠海國資體量不斷擴張,當地產業也將進一步升級,下一個格力電器另一個董明珠或出自其中?

    參考資料:

    1.珠海國資不做野蠻人:賣掉一個格力電器,培養更多董明珠,總資產將超萬億,時代周報

    2.珠海國資委兩年入股近20家上市公司 行業分布廣泛,深圳商報

    3.珠海國資委 闖出國企新活力 創出發展高質量,南方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