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滴滴上市第一天,未來的2大戰略“曝光”:一個藍海、一個新故事


    昨晚滴滴上市,可能是全球投資圈最關心一件大事。

    美國時間6月30日美股午盤,全球領先的移動出行平臺、滴滴出行以交易代碼“DIDI”正式登陸紐交所。

    IPO首日,滴滴開盤報16.65美元,較發行價14美元高開近19%,隨后漲幅擴大至逾28%,盤中市值一度超800億美元,日高上破18美元,最終收漲1%,報收14.14美元,市值接近678億美元,盤后股價再漲近1%。當日收盤后,明晟公司宣布,將滴滴加入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從7月15日起生效。

    滴滴上市第一天,未來的2大戰略“曝光”:一個藍海、一個新故事

    滴滴從創業到上市的全過程,幾乎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大戰”縮影,也是中國創投行業最典型的案例之一。滴滴上市并非終點,而是一個全新的起點,滴滴未來3個最大看點無疑是,海外業務、電動車和智能駕駛,能否再造一個滴滴,時間將會給出答案。

    剛剛,滴滴正式登陸資本市場

    從首次遞交招股書到完成上市,滴滴僅用了20天,效率不可謂不高,相比之下,美團用了近三個月。

    這背后是,滴滴出行受到美國投資者的瘋狂追捧。自遞交招股書以來,滴滴已獲得10倍超額認購,即獲得超過400億美元訂單,提前超額完成原計劃40億美元的募資目標,提前結束認購。滴滴在啟動路演3個工作日便明確發行價,這在近些年的IPO中屬于最快速度之一。

    據6月25日更新的招股書顯示,滴滴此前更新招股書顯示,滴滴預計將發行2.88億股ADS,,比原計劃的 2.88 億股多了 10%,滴滴此次將最少募集資金 44 億美元,若承銷商完全行使綠鞋機制以發行價購買4752萬股額外ADS,募資額或達46.4億美元,成為了僅次于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的美國中概股第二大IPO。

    對于此次募資的用途,滴滴在招股書中披露計劃將約 30% 的募資金額用于擴大中國以外國際市場的業務;約 30% 的募資金額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在內的技術能力;約 20% 用于推出新產品和拓展現有產品品類以持續提升用戶體驗;剩余部分可能用于營運資金需求和潛在的戰略投資等。

    滴滴上市第一天,未來的2大戰略“曝光”:一個藍海、一個新故事

    從用戶體量和交易規模來看,滴滴已是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科技平臺。截止至3月31日近一年中,全球年活躍用戶為4.93億,年活躍司機為1500萬,其中在國內擁有3.77億年活躍用戶和1300萬年活躍司機。

    另外,滴滴的交易金額也非常可觀。截止至3月31日近一年中,滴滴全球日均交易量為4100萬單,平臺交易總額(GTV)達到3410億元。近三年,為全球司機共帶來超過6000億的收入。

    隨著招股書的披露,滴滴首次將公司財務狀況全面向外界公開。滴滴的業務主要分三大類,分別是中國出行業務(包括網約車、出租車、代駕和順風)、國際業務(網約車和外賣)、其他業務(共享單車、社區團購、自動駕駛等)。

    2018年、2019年、2020年,滴滴的營收分別為1353億元、1548億元、1417億元。此外,在2021年一季度中,滴滴的營收金額達到422億元,同比增長超105%。

    滴滴上市第一天,未來的2大戰略“曝光”:一個藍海、一個新故事

    其中,中國出行業務是滴滴的基石。2018年、2019年、2020年,營收分別為1332億元、1479億元、1336億元。隨著疫情得到控制,2021年第一季度,該業務營收達到392.35億元,較2020年同期翻了一番。

    滴滴的虧損一直是外界關心的重點,招股書顯示,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滴滴虧損額分別為150億元、97億元、106億元。而在2021年一季度,滴滴的利潤首次轉正,盈利54.83億元。

    多項業務中,核心的網約車業務已能夠實現小幅盈利。該項業務成本主要包含了司機車費、司機激勵費用,近三年分別為1278億元、1397億元和1258億元。扣除司機車費、司機激勵費用和其他運營支出三項核心成本,2019至2020兩年間,該業務調整后息稅前利潤分別為38.4億元和39.6億元。

    據最新的招股書顯示,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滴滴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柳青、滴滴高級副總裁朱景士合計持有9.8%的股權,按照1:10的超級投票權比例計算,不考慮IPO增發稀釋的情況下,程維、柳青和朱景士三人合計投票權為52%。

    更新后的招股書也公布了滴滴上市公司的新董事會成員名單。經股東大會決議,程維、柳青和朱景士三人被任命為執行董事。

    意味著,滴滴上市后,創始人團隊仍然保持著對滴滴的絕對控制權,這也保證了滴滴未來的核心戰略不會動搖。

    滴滴的下一個藍海

    滴滴IPO并非終點,而是一個全新的起點。

    滴滴的未來能講出的故事,才是資本市場最關心的。目前看來,滴滴短期內最大的蛋糕大概率來自于海外業務。截止2021年一季度末,滴滴的國際市場業務僅貢獻了6.6%的營收,潛在的增長空間巨大。

    據招股書披露,滴滴計劃將約30%的募資額用于擴大國際市場的業務,很顯然,國際市場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滴滴發力海外市場,Uber無疑是繞不開的對手。從覆蓋區域上來看,目前Uber已經覆蓋了全世界80個國家,10000個城區。而滴滴覆蓋的國家數量僅有15個,近4000個城鎮。

    收入方面,滴滴招股書顯示, 2020年國際業務撮合的交易額(GTV)為255.84億元,實現收入為22.93億元。與Uber還有一定的差距,Uber扣除在北美地區的收入超過230億元。

    另外,從目前全球出行市場競爭格局來看,幾乎各大區域都有本地的共享出行企業,印度有Ola,東南亞有Grab,Uber和滴滴在全球范圍內通過投資或者直接進入的方式進行角力,但是目前來看,全球范圍內的出行霸主還沒有真正出現,相比國內市場,海外的共享出行市場猶如一個藍海。

    其實,滴滴在海外與Uber的爭奪戰其實早已經打響,2020年三季度,Uber在拉美的市場份額萎縮了40%,而滴滴卻在快速增長。另外,滴滴在多個國家反超Uber,除了北美、印度、東南亞幾個競爭激烈地區,滴滴將在其他地區如西歐、中東、非洲與Uber進行全面的競爭。

    與此同時,全球出行市場的蛋糕仍然非常巨大,滴滴在招股書中預計,2020年全球出行市場規模為6.7萬億美元(約人民幣42.8萬億元),共享出行的全球滲透率為2%。到2040年全球移動市場預計將達到16.4萬億美元(約人民幣104.8萬億元),屆時共享出行的滲透率將增加至23.6%。

    滴滴上市第一天,未來的2大戰略“曝光”:一個藍海、一個新故事

    這便是滴滴要拿出30%募資金額用于擴大國際市場業務的主要原因。

    而更本質的原因是,滴滴在中國目前的網約車市場的布局基本完成,未來的增量只能有兩塊,一塊是中短期的海外擴張,一塊是長期的自動駕駛時代的徹底革命。

    如果在海外市場獲得了增量空間,那么用戶數量,交易額等核心指標的增長天花板將被打開,互聯網的故事永遠都害怕天花板,只要不到天花板,短期的虧損能夠喚回高速的增長,資本就愿意配合,拼多多和美團都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

    滴滴未來的新故事

    短期來看,滴滴的能力圈或許仍在共享出行領域,而長遠來看,滴滴可以講述的故事還有哪些呢?

    “滴滴遠不止是一家出行公司,而是技術公司”,這是滴滴總裁柳青給予滴滴的定位。而這或許是滴滴更長遠的想象空間。

    在招股書中,滴滴披露了四個核心戰略板塊,分別是共享出行平臺、車服網絡、電動車以及自動駕駛。

    此次招股書提到的募資用途顯示,約30%的募資金額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在內的技術能力。

    很明顯,滴滴不愿意也不會錯過全球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的大浪潮。

    滴滴現在是國內第一大出行平臺,它運營”人與汽車”,滿足出行需求,即將進入網約車的3.0時代,也就是Robotaxi (自動駕駛出租車)時代,讓自動駕駛具備了天然的使用場景和商業化邏輯。

    在完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現在的家用車與網約車沒有明顯的區分意義。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未來會成為Uber,當車主不再用車時,可以選擇讓汽車加入共享車隊,為車主創造營收。

    此前,滴滴在國內設立了自動駕駛子公司—上海滴滴沃芽科技有限公司,并獨立融資。據招股書披露,其自動駕駛估值已經達到34億美元。

    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滴滴自動駕駛團隊人數已超500人,擁有超過100輛自動駕駛汽車的車隊,并成為首批在上海獲得自動駕駛測試牌照的企業之一。截至目前,滴滴自動駕駛已在上海、北京、美國加州等多個地方獲得自動駕駛道路測試資格。

    滴滴自動駕駛公司首席運營官孟醒曾表示,到2030年,滴滴出行計劃通過其網約車平臺運營超過10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

    造車、自動駕駛都是相當燒錢的業務,需要持續不斷的巨額投入,上市或將是滴滴實現躍進的必經之路,也是滴滴追趕浪潮的絕佳機會。

    滴滴把30%的募資金額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在內的技術能力,其實是在賭下一個出行時代,因為這個時代已經不像十年前遙不可及,電動車技術已經非常成熟,L4級別的自動駕駛也已經民用,自動駕駛的時代已經一觸即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