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王衛的第三家上市企業市值能達到多少?解讀順豐同城招股書


    6月30日晚間,順豐同城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這也意味著繼順豐控股、順豐房托后,王衛的第三家上市公司很快就會出現了。

    順豐的同城即時物流業務與在美股上市的達達有何不同,市值能達到多少?順豐為何拆分業務板塊上市?下面物流沙龍帶你一起解讀~

    1)市值能達到多少?

    順豐同城先是在去年12月完成了B輪融資,3月分順豐也對其進行了4.09億元的增資,按照3月份的投前估值109億元人民幣計算,PS值在2.25。按照順豐控股2020年營收(1517億元)與現行市值(3097億元)計算,順豐控股的PS值為2.04。

    此外,參考如今已在美上市的達達集團,其市值為68.7億美元(約444億元人民幣),2020年實現營收57億元,對應PS值為7.79,考慮到達達一直實施“零售+配送”雙核驅動戰略,旗下除了擁有獨立配送服務體系的達達快送外,還有商流平臺京東到家,市值上無法直接對標。

    王衛的第三家上市企業市值能達到多少?解讀順豐同城招股書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整理:羅戈網

    如果按照測算,假定順豐同城2021年營收能超過80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70%),對標順豐,按照PS值2.04來計算,順豐同城的估值有望達到160億元。如果按照3月份增資的PS值2.25算,順豐同城的估值有望達到180億元。

    不過這僅為粗略估算,至于上市后市值多少,還需進一步等待資本市場的驗證。

    2)順豐為何拆分同城業務板塊上市?

    雖然背靠順豐大樹且業務增速亮眼,但順豐同城依然不可避免面臨虧損。數據顯示,2018-2020年,順豐同城年內虧損及綜合虧損總額為3.3億元、4.7億元、7.6億元。2021年1-2月營業收入為12.48億元,凈虧損1.3億元。三年多時間里虧損將近17億元。這主要原因在于,順豐同城業務仍處于投入期,規模效應尚不顯著,成本存在優化空間。隨著業務量持續擴張的過程,逐步完成經營優化,未來有望減虧。

    此外,在美團和餓了么“送一切”的戰略下,順豐同城還面臨著一定的競爭壓力,分拆上市有助于進一步拓展順豐控股多元化融資渠道以及提升同城實業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從而鞏固核心資源,助推持續發展。

    如今同城配送市場競爭激烈,正值“燒錢”階段,從母公司順豐控股一季度的業績情況看,利潤已經出現虧損,況且順豐還需要持續投入大量資金到基礎設施的建設,這種情況下若繼續加大對同城業務的資金補給肯定會加重負擔,那么分拆同城板塊上市自籌資金,顯然是最佳選擇。另一方面是,順豐依托速運物流大網孵化出了快運、冷運、供應鏈、國際、同城等新業務,本次同城業務的分拆上市,也可以促進市場對順豐新業務的價值發現。

    3)順豐同城的經營狀況如何?

    順豐試水同城業務是在2016年,大張旗鼓進行則是在2019年展開獨立化運營之后。

    數據顯示,2018-2020年,順豐同城營收為9.93億元、21.1億元、48.4億元;毛虧損為2.3億元、3.4億元、1.9億元;年內虧損及綜合虧損總額為3.3億元、4.7億元、7.6億元;訂單總數0.8億單、2.1億單、7.6億單,復合年增長率為208.7%。

    其中,同城零售年訂單量于2018年至2019年增加422.3%,于2019年至2020年進一步增加425.8%。近場電商年訂單量于2018年至2019年增加73.4%,于2019年至2020年進一步增加144.1%。近場服務年訂單量于2018年至2019年增加92.7%,于2019年至2020年進一步增加162.5%。

    此外,2018-2020年,順豐同城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其總收入的67.7%、67.1%及61.2%。來自順豐同城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其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總收入的22.7%、19.4%及33.6%。除順豐控股集團外,順豐同城的五大客戶均為獨立第三方。

    從成本和費用結構上看,達達目前最主要的支出是運營成本和銷售營銷費用。2020年全年,順豐的營業成本支出達50.3億元,上年同期則為24.4億元,同比大增逾106%。

    其中,養活騎手是一大支出。財報指出,支付給騎手的薪酬和激勵措施是運營成本的最大組成部分。而且隨著業務進一步拓展,這部分的總成本正持續增加。2020年,由于單量的增加,是順豐同城關于人力外包運營成本支出由去年同期的21.1億元增長至48.6億元,超過全年的營收。根據財報披露的總單量計算,2019年其平均每單成本為10.05元,而2020年同比下降約36%至6.39元。

    這意味著,順豐同城在現階段,在平臺訂單數量增加的情況下,雖然騎手的總成本將隨之增加,但在網絡效應及規模效應下,其單票成本將隨之減少,從而驅動良性的增長循環

    王衛的第三家上市企業市值能達到多少?解讀順豐同城招股書

    圖片來源:引自《順豐同城招股說明書》

    此外,根據艾瑞咨詢報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12個月,順豐同城作為最大的獨立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供應商,占市場份額的11.0%,增長潛力巨大,并保持高增長勢頭。

    王衛的第三家上市企業市值能達到多少?解讀順豐同城招股書

    圖片來源:艾瑞咨詢,引自《順豐同城招股說明書》

    如今,順豐同城的業務體系在向非餐飲外賣的商超、生鮮、蛋糕、醫藥、跑腿等領域拓寬,隨著場景滲透的深入和業務覆蓋面的擴大,可以實現強大的網絡效應,從而驅動良性的增長循環。順豐同城急送的優勢還在于全國運營的海量網點、規模龐大的配送人員以及信息化手段的支持,況且多年來,順豐都維持著較好的用戶口碑。

    王衛的第三家上市企業市值能達到多少?解讀順豐同城招股書

    圖片來源:引自《順豐同城招股說明書》

    一方面是希望通過高密度即時物流配送網絡,與順豐的快遞網、倉配網協同,也將成為新零售物流的基礎設施體系;另一方面是通過獨立運營去擴大營收以及單量規模,從而提升配送員的效率值降低即時配送單位成本,并會給平臺帶來毛利的提升。

    但不能忽略的是,在即時配送行業,背后都有著足夠大商流平臺支撐的美團配送、蜂鳥即配、達達優勢明顯,總體而言順豐同城的挑戰還不少。

    美團配送作為美團旗下的即時物流平臺,目前美團配送單日完成訂單量突破3000萬,逐漸建立了全國覆蓋密度最高、范圍最廣的即時配送網絡。

    阿里在商流端打通了“餓了么+口碑+支付寶”等多個業務,蜂鳥即配作為數字化新零售的基礎設施,其發展背后與阿里的戰略密不可分。全面升級后的蜂鳥即配也被認為是作為阿里本地生活的核心競爭力的升級。

    達達則結合了京東自身的優勢已經開始走上了一條差異化的道路,實施“零售+配送”雙核驅動戰略。主要優勢在于有超級流量入口,可以直接導入需求;同時,可以借助京東生態圈鏈接沃爾瑪、國美等B端零售企業。

    4)即時配送未來會搶走全網快遞的訂單么?

    目前,美團配送日完成訂單量已經突破3000萬,已經超過了順豐、百世快遞、申通的日均快遞訂單量。況且,即時配送平臺非外賣業務的訂單的占比正在增加,而增量訂單的業務也正是原有快遞領域的訂單。在即時配送“分鐘級”的高服務時效+巨頭介入帶動商流遷移(從廣域電商的消費逐步過渡到城市近場電商)下,即時配送未來對全網快遞的物流模式形成一定的替代作用,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不同于全網快遞,要經過分撥中轉、長途運輸、支線運輸、末端派送等多環節,即時配送本質是一種區域點對點物流服務網絡,無需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入,規模效應的核心是人效的提升。

    但是,當前來看,近場電商即時配送的物流成本約為全網快遞的2-3倍,并且面臨商品品類遠不及廣域電商的核心問題(當前淘寶SKU數量保守估計達到3億個,而同城零售只有百萬個級別)。

    此外,快遞企業經過多年的沉淀,其網絡無論是覆蓋廣度還是密度、深度上,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相比較之下,即時配送企業在即使在一二線城市也存在盲區。

    所以,在短期來看,即時配送與快遞之間一定是合作大于競爭,更多是作為倉配、快遞旺季的補充運力。但從長期來看,隨著一二線消費群體(2025年預估3-4億用戶)對高頻剛需的食品糧油、日用百貨等產品的需求,即時配送的訂單數量將會出現猛漲。整個物流市場將會形成全網快遞—倉配物流—即時配送三個層次的物流履約網絡,從而充分滿足不同消費者差異化的消費和物流服務需求,但即時配送的市場增長顯然會更快一些。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