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國內“共享”產業的鼻祖,恐怕滴滴所處的共享出行會贏得不小的投票。在2012年的時候,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場“橙色風暴”,一批員工穿著橘黃色的衣服四處走街串巷,以豐厚的補貼吸引出租車司機加入其中,再結合乘客端的“一分錢”車費誘惑,直接讓滴滴在全國各地迅速走紅,共享出行領域有了最初的雛形。
除滴滴外,快的、優步、易到等一大批品牌也相繼涌現,隨著資本的不斷涌入,各大公司也紛紛開啟燒錢之路。后來結局我們也看到了,滴滴先后吞并了快的、優步等,成為了行業老大,其他玩家基本倒下,甚至存在市場份額也很小。
滴滴在中國獨角獸市場的成長中一直名列前三。不得不說,網約車的出現,確實方便了大眾的出行,改變了“打車難”的現象,也規范了行業,讓服務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盡管如此,問題還是不少。
例如,后來私家車的閑置運營能力被滴滴盯上,并逐步延伸到現在我們看到的滴滴快車,而這一業務的增長也嚴重拖累了滴滴的成長和業績。由于私家車本身并不具備運營能力,與乘客之間的需要又是一種剛需,所以,這兩方的矛盾一直很難調和。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由于在開發初期選擇了燒錢的模式,滴滴的業績一直相當糟糕。首先滴滴既要保證用戶的活躍度,又要保證司機獲得獎勵,所以在7年的運營后,滴滴還沒有實現盈利,只是在前年滴滴實現了微薄的盈利。但是對于滴滴所處的位置來說,只要實現盈利就能邁向另一個高度,并且滴滴多年來一直堅持的上市是最好的回報。
最近,滴滴在美國成功上市,原本是一場財富盛宴,沒想到短短幾天就經歷了過山車。首先是審查,然后再是下架。7月7日,美國律師又曝出集體訴訟,微信、支付寶的滴滴小程序被下架,看起來這場風波似乎暫時還過不去。因此,滴滴的股票也是大幅下跌,下跌高達30%,當時滴滴的最高市值達到了800億美元,現在跌至576.77億美元,這簡直是慘不忍睹。
為什么滴滴不受待見?
盡管滴滴是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但在其上市后,國內的反響非常平淡,甚至滴滴被宣布調查后,仍有部分社交媒體拍手叫好,滴滴確實需要反思這到底是為什么。
事實上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滴滴被調查是意外的,但經調查后指責卻是意料之中的,因為這得罪了兩個群體。對司機端來說,滴滴就是高抽成的典型代表,不讓滴滴司機受委屈更像是一種“作秀”,畢竟出現事故的平臺往往犧牲司機的利益。
而且對于乘客端來說,使用滴滴的成本在不斷上漲,用戶要經常被大數據殺熟,他們對滴滴的印象也逐漸變差。
明明滴滴服務的群體就是用戶和司機,但是在調查的時候,滴滴不但沒有等來聲援,反而還等來了嘲諷和看熱鬧。出現這樣的局面,滴滴確實應該反思以后該從哪方面來挽回自己在大眾心目中的口碑了。
為何滴滴急于去美國上市呢?
第一,資本完成收割。大家都知道滴滴是靠燒錢來支撐的,已經融資20多次,融資金額更是言過其實,這里面的資金非常多,國內有聯想、阿里、騰訊、國外有軟銀、優步、蘋果等等,投資了這么多錢,每年都在虧損,從2018年到2020年,三年虧損高達353億元。等燒錢到一定階段,估值足夠高,就是推向資本市場,開始套現離場的時候。因此,這些投資者迫切需要滴滴上市,并拉高股價,最后進行套現。
第二,美國上市的估值較高。當前,滴滴的股權結構,決定了其無法在內地上市,而可以在香港上市。據悉,滴滴第一大股東是日本軟銀,上市后持股20.02%;優步和騰訊是第二大股東,持股12.0%、6.4%;創始人程維和總裁柳青分別持股6.5%和1.6%。外國投資者是大股東,可以在香港和美國上市,不能在內地上市。
眾所周知,香港IPO的估值是800億美元,而美國則是1000億美元,這兩者相差很大。對投資者來說,肯定是希望在美國上市,高市值就能賺更多。在不進行審查和下架的情況下,滴滴的市值有望繼續增長。
第三,為了發展國際市場,滴滴的雄心不僅僅在國內。據了解,滴滴年活躍用戶為4.93億,在國內為3.77億,也就是說在國際上還有1.16億活躍用戶。早在2018年,滴滴已進軍海外,目前已在巴西、墨西哥等國取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成為一家國際性公司,在美國上市后,這有利于其全球擴張。
那怎樣看待滴滴出行APP下架?
滴滴擁有1.5億個月活躍用戶,并且已經成為中國人出行的基礎設施之一。即使這些數據不涉及任何敏感信息,但是巨大的體量,也足以幫助算法去降低大量無效數據。
而在滴滴出行的公告中,明確寫著“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問題”,并且也證實了這一觀點。
如今如此立即下架,表明問題比人們想象的更嚴重,只是目前滴滴用戶和司機還可以正常使用,這應該也是給了一個緩沖時間,畢竟影響比較大。
滴滴的問題,不是這幾天就能查清楚的,現在下架,只是為了防止問題繼續擴大,先給你下架,然后再好好檢查一下你們的問題。關于什么問題,還需要我們慢慢等待。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