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本地連接ip地址是什么意思(電腦IP地址定義和查看方式)


    在做安全測試前,需要了解對方IP地址的開放端口,最好能抓取到對方通信的數據包,以便分析對方在做什么。所以我就介紹一下如何掃描目標主機端口和抓取到數據包,以及一些基礎理論。

    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縮寫,意思是”網絡之間互連的協議”,也就是為計算機網絡相互連接和進行通訊而設計的協議。在因特網中,他是能是連接到網上的所有計算機網絡實現相互通信的一套規則,規定了計算機在因特網上進行通信時應當遵守的規則。任何廠家生產的計算機系統,只要遵守IP協議,就可以與因特網互通。正是因為有了IP協議,因特網才得以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開放的計算機通信網絡。因此,IP協議也成為”因特網協議”。

    一.IP地址的分類:

    IP地址是一個32位的二進制數,通常被分割為四個”8位二進制數”(也就是4個字節)。IP地址通常用”點分十進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間的十進制整數。例如,點分十進制IP地址(100.4.5.6),實際上是32位二進制數(
    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IP地址編址方案將IP地址空間劃分為A.B.C.D.E五類,其中A.B.C是基本類,D.E類作為多播和保留使用。下面就說下具體的分類及IP范圍吧

    1. 公有地址

    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由inter NIC(Interne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因特網信息中心)負責。這些IP地址分配給注冊并向Ineter NIC提出申請的組織機構。通過它直接訪問因特網。

    (1)A類IP地址

    在一個A類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第一段號碼為網絡號碼,剩下的三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制表示IP地址的話,A類IP地址就有一字節的網絡地址和三字節的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為必須是0。A類IP地址中網絡的表示長度為8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24位,A類網絡地址數量較少,有126網絡,每個網絡可以容納主機數達1600多萬臺。

    A類IP地址的范圍為1.0.0.0~127.255.255.255.最后一個是廣播地址。A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0.0.0,每個網絡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16777214(2563-2 )臺。

    (2)B類 IP地址

    在一個B類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兩段號為網絡號碼。如果用二進制表示IP地址的話,B類IP地址就由兩字節的網絡地址和兩字節的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為必須是10。B類IP地址中網絡的標識長度為16位,主機標識長度為16位,B類IP地址適用于中等規模的網絡,有16384個網絡,每個網絡所能容納的計算機數為6萬多臺。

    B類IP地址第范圍為128.0.0.0~191.255.255.255。最后一個是廣播地址。B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255.0.0,每個網絡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65534(2562-2)臺

    (3)C類IP地址

    在一個C類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三段號碼為網絡號碼,剩下的一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號碼。如果用二進制表示IP地址的話,C類IP地址就由三字節的網絡地址和一字節的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為必須是110。C類IP地址中網絡標識長度為24位,主機標識長度為8位,C類IP地址數量較多,有209萬多個網絡。適用于小規模的局域網絡,每個網絡最多只能包含254臺計算機。

    C類IP地址的范圍為192.0.0.0~223.255.255.255。C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每個網絡支持的最大主機數量為254(256-2)臺。

    (4)D類IP地址

    D類IP得志在歷史上被稱為多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即組播地址。在以太網中,多播地址命名了一組應該在這個網絡中應用接收到一個分組的站點。多播地址的最高為必須是1110,范圍為224.0.0.0~239.255.255.255。

    2.私有地址

    除去公有地址外,還需要了解常用的三類私有地址。私有地址主要用于解決IP地址不足的問題。

    A類10.0.0.0~10.255.255.255

    B類172.16.0.0~172.31.255.255

    C類
    192.168.0.0~192.168.255.255

    二.IPV4和IPV6

    現有的互聯網是在IPv4協議的基礎上運行的。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聯網協議,也就可以說是下一代互聯網的協議。隨著互聯網的發展,IPv4定義的有限地址空間將被耗盡,而地址空間的不足必將妨礙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為了擴大地址空間,擬通過IPv6以重新定義地址空間。IPv4采用32位地址長度,只有大約43億個地址,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長度,幾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實際可分配的地址可以讓整個地球的每平方米面積上分配1000多個地址。在IPv6的設計過程中,除解決了地址短缺的問題以外,還考慮了在IPv4中解決不好的其他問題,主要有端到端IP連接,服務質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動性,即插即用等。

    與IPv4相比,IPv6具有明顯的優勢。第一,明顯的擴大了地址空間。IPv6采用128位地址長度,幾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IP地址,從而確保了端到端連接的可能性。第二,提高了網絡的整體吞吐量。由于IPv6的數據包可以遠超過64k字節,應用程序可以利用最大傳輸單元(MTU)獲得更快,更可靠的數據傳輸,同時在設計上改進了選路結構,采用簡化的報頭定長結構和更合理的分段方法,使路由器加快數據包處理速度,提高了轉發效率,從而提高攻略的整體吞吐量。第三,是的整個服務質量的帶很大改善。報頭中業務級別和流標記通過路由器的配置可以實現優先級控制和QoS保障,從而極大地改善了IPv6的服務質量。第四,安全性有了更好的保證。采用IPSec可以為上層協議和應用提供有效的端到端安全保證,能提高在路由器水平上的安全性。第五,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動性。設備接入網絡時通過自動配置可以自動獲取IP地址和必要參數,實現即插即用,簡化了網絡管理,易于支持移動節點。IPv6不僅從IPv4中借鑒了許多概念和術語,它還定義了許多移動IPv6所需的新功能。第六,更好的實現了多播功能。在IPv6的多播功能中增加了”范圍”和”標志”,限定了路由范圍和可以區分永久性與臨時性地址,更有利于多播功能的實現。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聯網用戶對服務水平要求的不斷提高,由于IPv4最大的問題在于網絡地址資源有限,嚴重制約了互聯網的應用和發展。IPv6的使用,不僅能解決網絡地址資源數量的問題,而且也解決了多種接入設備連入互聯網的障礙。

    互聯網數字分配機構(IANA)在2016年已向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提出建議,要求新制定的國際互聯網標準只支持IPv6,不再兼容IPv4。這樣地址數就擴大了256倍。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