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人工智能發展前景概述(專家淺析人工智能未來發展趨勢)


    中商情報網訊:隨著各省高考成績陸續放榜,隨之而來的便是志愿填報。人工智能是近年來才興起的新技術和新產業,不少考生和家長考慮填報人工智能專業。那人工智能專業前景怎么樣呢?

    一、人工智能專業概況

    1、人工智能專業介紹

    人工智能是利用數字計算機或者數字計算控制的機器模擬、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感知環境、獲取知識并使用知識獲得最佳結果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

    課程體系課程體系:《人工智能、社會與人文》《人工智能哲學基礎與倫理》《先進機器人控制》《認知機器人》《機器人規劃與學習》《仿生機器人》《群體智能與自主系統》《無人駕駛技術與系統實現》《游戲設計與開發》《計算機圖形學》《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的現代方法I》《問題表達與求解》《人工智能的現代方法II》《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

    就業方向:實際應用:機器視覺,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視網膜識別,虹膜識別,掌紋識別,專家系統,自動規劃,智能搜索,定理證明,博弈,自動程序設計,智能控制,機器人學,語言和圖像理解,遺傳編程等。

    2、高校爭相開設人工智能專業

    伴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行業的飛速發展,相關高校紛紛開設對應專業。2018年35所高校獲教育部批準首批開設人工智能本科專業,2019、2020年新增人工智能專業的高校分別有180所、130所。人工智能備受高校追捧,人工智能專業連續2年成為新增備案專業數量最多的學科。據統計,當前國內共有345所高校開設了人工智能本科專業。

    高考志愿填報:人工智能專業怎么樣?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高等學校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路徑

    高校處于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結合點,在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多媒體、機器人等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方面具有鮮明特色,在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等方面具有堅實基礎。為培養人工智能人才,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明確了發展目標,要求優化高校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體系,完善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體系,推動高校人工智能領域科技成果轉化與示范應用。

    高考志愿填報:人工智能專業怎么樣?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現狀

    1、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擴大

    近年來,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逐年攀升。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708.5億元,2020年增至1606.9億元。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應用市場,人工智能技術落地迅速,已廣泛應用于多個行業和場景,應用市場潛力巨大,未來將在現有行業更加深入應用并觸達更多行業場景。預計2021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高考志愿填報:人工智能專業怎么樣?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人工智能企業注冊量增加

    近兩三年來,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注冊量飛速上升。企查查數據顯示,2017年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后,相關企業年注冊量首次突破1萬家,2019年注冊量已達到4.26萬家。2020年,人工智能新科技的鏈接價值、賦能價值表現得更為突出,全年注冊量增至17.10萬家。

    高考志愿填報:人工智能專業怎么樣?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數據來源:企查查、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人工智能領域投資活躍

    隨著我國對人工智能的日益關注,帶動著投資行業也開始關注這一熱門。2016年以來,我國人工智能投融資活躍。2020年投融資事件663起,投融資金額1415.21億元,近三年投融資金額均超1000億元,投融資事件呈現下降的趨勢,由此看來,人工智能投融資更加理性,資金流向頭部項目的趨勢明顯。

    高考志愿填報:人工智能專業怎么樣?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數據來源:IT桔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

    1、十四五規劃加速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不斷發展,人工智能正引發可產生鏈式反應的科學突破、催生一批顛覆性技術,加速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塑造新型產業體系,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和應用帶來廣闊前景。

    為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我國先后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關于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等政策,這些文件中均提出了人工智能技術標準、產業規劃、安全和倫理等方面的要求,明確指出要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特點,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此外,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多次提及人工智能產業,要求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等產業水平。人工智能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同時是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建設數字經濟,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這些將利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2、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空間大

    人工智能正由技術研發走向行業應用,形成從宏觀到微觀各領域智能化新實踐,逐步滲透到制造、交通、醫療、金融、零售、金融等多個行業。人工智能發展催生出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產業變革帶來新動力。

    對于網絡化、信息化尚在初級階段的實體經濟而言,發展更高階段的智能化條件還不成熟。以工業為例,我國兩化融合發展水平為51.8,其中小微企業兩化融合水平僅為38.1。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所需的互聯網、傳感器、芯片等基礎設施薄弱,企業使用人工智能的成本過高也是重要制約。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將驅動人工智能行業發展。

    高考志愿填報:人工智能專業怎么樣?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大

    我國推進人工智能進一步發展仍面臨深度學習人才荒的挑戰。另據領英大數據顯示,全球AI人才整體供給在340萬人左右,其中深度學習人才僅9.5萬人,且流動性較大,進一步加大了缺口,這其中中國的AI人才總數僅為5萬人。

    據賽迪智庫報告,2020年,國內人工智能人才缺口達500多萬,供需比例嚴重失衡。少兒編程教育在美國的滲透率達到44.8%,在中國僅為0.9G%。我國人工智能缺口大,人工智能人才供不應求。

    4、人工智能人才薪資高

    人工智能人才供給尚不完善,競爭熱度低、招聘薪資高。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21年互聯網產業求職指南》,2021年人工智能人才平均工資19010元/月,遠高于互聯網產業產品技術核心崗位。

    高考志愿填報:人工智能專業怎么樣?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資料來源:智聯招聘、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行業來看,專業服務/咨詢行業人工智能崗位平均招聘薪酬最高達27722元/月,網絡游戲、教育/培訓/院校、大型設備/機電設備/重工業人工智能崗位平均招聘薪酬超1.8萬。

    高考志愿填報:人工智能專業怎么樣?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