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餓了么、高德、飛豬合并?不!一場35萬億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7月初,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的一封全員信,引發了一場互聯網未來的大討論,主要是關于高德、本地生活(餓了么口碑)、飛豬組成的生活服務板塊。有部分觀點當時認為,阿里巴巴或將把餓了么、高德、飛豬整合成為一個生活服務的超級APP,以對抗美團。

    餓了么、高德、飛豬合并?不!一場35萬億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這周伴隨阿里巴巴財報發布,這一戰略布陣謎底終于被揭曉。“飛高了”這一次,玩得沒那么簡單。

    8月4日晚間,張勇在2022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明確表示,餓了么和高德將分別成為本地服務“到家”、“到目的地”的主要用戶入口,而飛豬作為旅游類垂直服務平臺,將繼續致力于組織好高質量的酒店、交通、景區的服務供給,在阿里的生態內做好用戶滲透。

    直接來說,就是不搞 “3合1”,要做“1+1+1”——大家各有清晰的賽道,通過生態資源的互相補位,結果上要實現大于3。

    其實,復盤餓了么、高德、飛豬的核心業務特點和戰略路線,或許不難發現這3個平臺的戰略定位各有不同,且核心競爭力與變現能力也相差甚大,因此3個平臺不會是單純的合并融合發展,未來大概率將形成業務矩陣,形成網絡協同效應,合力支撐起阿里巴巴的生活服務戰略,推進消費互聯網加產業互聯網的布局。

    餓了么,本地生活的“基礎設施”

    首先來看餓了么,一直是阿里本地生活的重要流量入口之一,未來也依然非常關鍵。

    2018年10月,阿里宣布將餓了么、口碑整合成為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成為了阿里征戰本地生活服務的主力軍。在過去3年的時間里,餓了么一邊阿里生態磨合,一邊做自我調整,并逐步融入阿里生態之中。

    2019年8月,餓了么上線商超開放平臺,開始對接全國大中型超市、賣場,并與盒馬鮮生、天貓超市等合作,開啟“萬物皆可送”的業務模式。

    餓了么、高德、飛豬合并?不!一場35萬億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一方面,餓了么以自身強大的即時配送體系,為第三方進行賦能,把消費者所居城市的大量商超整合進由“1小時達”、“半日達”、“次日達”范圍組成的三個生活圈,為這些商超的銷售承擔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毛細血管”的作用。

    另一方面,餓了么又憑借自身在外賣業務中積累的龐大流量資源,為這些商超起到引流、拉新和轉化的作用。

    相關數據顯示,餓了么騎手超過300萬人,合作商家350萬家,配送服務基本實現了全國覆蓋。餓了么即時配送的履約能力可以滿足“新服務”更快、更近、更密的要求。

    很明顯,餓了么不僅僅只想送餐,還希望通過送萬物來觸達消費者,打造本地生活服務的流量入口和末端履約出口。毫無疑問,已融入阿里大生態,逐漸淡化餐飲外賣標簽的餓了么是阿里本地生活服務中兼具配送功能和流量入口功能的核心平臺,更像是阿里本地生活服務戰略中的基礎設施,意義重大。

    高德初長成

    再看高德,戰略定位非常精準,就是一家高精地圖導航的線下出行服務平臺。

    其實,2014 年阿里接管高德之后,做的第一個決定就是放棄了當時流行的本地生活服務 O2O,回歸到地圖基礎技術上,并宣布3年內無商業目標。期間,高德努力專注出行和位置信息服務,2020年8月,高德地圖 App 的獨立設備數超過5億,已經成為了市場第一,由此可見,阿里巴巴一直對高德的戰略定位都非常堅定且精準。

    現如今,高德擁有如此龐大的用戶群,且屬于高頻應用,其在阿里生態中也將承擔更多出門場景流量入口的作用。隨著張勇宣布,高德、餓了么、飛豬組成“飛高了”生活服務板塊,這也預示著,高德再次回到了生活服務賽道。

    餓了么、高德、飛豬合并?不!一場35萬億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如今,在高德地圖App的首頁里,地圖頁只占據三分之二的面積,剩余的三分之一,交給了加油、打車、訂酒店、附近這些本地生活入口。用戶還可以打開“附近”頁面,直接瀏覽各種本地生活服務。

    近期的種種跡象表明,高德正從傳統的地圖商轉型為出行服務平臺。在共享出行上,通過聚合另辟蹊徑的高德,和滴滴的運力搶奪還在繼續,不止聚合出行運營商,還扶持傳統運力,出租車、交運系統和車企都是高德接下來瞄準的對象。

    地圖是物理世界的索引,導航只是過程,為了承接用戶的其他消費需求,高德也開始做信息生態,為第三方平臺導流,為此還打通了支付寶的小程序,做了信息生態的高德,業務上和美團出行業務、目的地業務的重疊也越來越多。

    現如今,高德是三條腿走路:高精地圖為上,有流量入口;其次是共享出行,聚合了112家網約車平臺,已經覆蓋全國超過360個城市;隨后是剛起步的生活服務的信息分發生態,包括鏈接餓了么與飛豬的部分供給。未來的想象空間是,高德或將利用龐大的道路出行數據,切入車聯網與自動駕駛領域。

    8月4日晚間,張勇也明確了高德從地圖服務出發,正在演化成為向消費者尋找目的地周邊服務的入口。目前,消費者已經可以從高德地圖上基于目的地位置使用到打車,加油/充電、酒店、景區票務等多種服務,“希望到本財年末至少有1億用戶在高德地圖內完成基于目的地周邊各種服務的交易?!?/p>

    由此可見,高德的戰略定位與核心競爭力并非單純與餓了么、飛豬進行融合:既是出門流量的新入口,也是到店供給的新渠道,還可能帶來新的跨端運營場景。高德與餓了么、飛豬之間未來可能發生的生態效應,其戰略空間與想象力顯然更寬闊。

    飛豬,再造一個垂類“淘寶”?

    最后再講一講飛豬,精準定位是一家為用戶提供機票、酒店、旅游線路等商品的綜合性旅游出行服務平臺。

    從張勇的描述里,可以抓住以下幾個關鍵詞:

    平臺。飛豬并非是傳統的OTA(在線旅行社)模式,而是與淘寶天貓類似的平臺模式:一方面引入各大航空公司、旅行社、酒店等商家入駐,另一方面吸引用戶到飛豬購買這些旅行商品。平臺的基本盈利模式是提供賣家和買家交易的場所,從而收入廣告費、技術服務費、交易傭金、信息化服務費、銷售產品服務等。交易越活躍,平臺收入就越多。

    服務。飛豬是平臺,但跟淘寶天貓又有不同:做旅游,服務是重心,平臺既要做交易,也要做履約。

    垂直。旅游的特點是低頻次、高客單、長鏈路,切入這個賽道的專業壁壘更高。所以,阿里對飛豬的定位是要往服務的深度走,負責組織高質量供給。

    餓了么、高德、飛豬合并?不!一場35萬億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也正是因為如此,市場自然也會問,那流量問題怎么解決?

    張勇給出的回答是,供給做深,可以輸入到支付寶、高德等平臺上,從阿里生態內9億多年活買家里尋求用戶滲透。這其實暗示了阿里對互聯網普遍討論的“流量紅利見頂”的另一種解法,即從場景里找增量,從生態里面尋求交叉獲客。簡言之,比起有多少人從一個App或頁面點擊進來,解決好用戶為什么進來、進來之后想要什么更關鍵,后者的轉化效率更高,可耕作的空間也更大。垂類的服務平臺依靠專業性,扮演該垂類的場景整合者角色。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飛豬旅行總裁莊卓然曾對外表示,除了飛豬App外,支付寶、淘寶、高德、釘釘等觸達的短途旅游、周邊游、商旅場景下的客戶,需求均是由飛豬整合后承接服務的。

    飛豬不是在線旅游市場的先發者,攜程是老牌巨頭,去哪兒網、同程、美團也是老玩家。但從近一年的表現來看,飛豬在旅游市場復蘇的過程中表現得兇猛靈活,旅游百億補貼、“任性飛”、機票盲盒等產品先后掀起浪花。2020年雙十一,在旅游業遭受疫情重創的情況下,飛豬的過億買家從2個增長到了9個,酒店套餐預訂量同比2019年增長了100%以上。今年五一假期,飛豬披露各項業務預訂量已全面反超疫情前,創下了歷史新高。

    因此,從餓了么、高德與飛豬的戰略定位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三條業務線的用戶心智、職責都非常明確,各有其在服務側、流量側、供給側、生態側以及交易側的突出“長板”。三者互相借力,可以形成矩陣優勢,為消費者的“衣食住行”提供一站式服務,將規模龐大的生活服務市場互聯網化。

    單純地合并成超級App,只是一個簡單解,卻遠不是最優解。阿里想的顯然更深一步。

    35萬億的賽道,阿里的新戰場

    過去20年,互聯網蒙眼狂奔,誕生了一大批超級APP平臺,都在瘋狂追逐網絡效應,也就是平臺的價值與使用人數、提供服務的類型數量直接有關。不少APP為了追求單平臺服務的大而全,恨不得一個APP裝下整個生態。

    在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見頂、反壟斷監管卻趨嚴的當下,這種“中心化”發展模式正在引起新的反思:簡單粗暴的網絡效應擴張,無法再帶動社會繼續創造巨大的價值,未來更需要的將是多元化的網絡協同。

    所謂網絡協同,其實是一種社會化分工和合作的創新機制,它利用互聯網讓更多工作實現數字化,最終形成協同網絡和產生協同效應。對于傳統的規模效應,協同效應可以憑借多元化優勢實現降維打擊。

    餓了么、高德、飛豬合并?不!一場35萬億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估計也是因此,面對異常復雜且龐大的本地生活服務場景,阿里巴巴這次沒有簡單地將餓了么、高德、飛豬進行融合成一個超級APP平臺,而更多的從網絡協同戰略進行考量:

    餓了么,作為到家的主入口,可以為“飛高”帶來海量的供給和穩定的末端履約;

    而高德,依舊是導航,從解決“怎么去”到解決“去哪兒”,給消費者出門指引方向,給“飛了”導入新的流量和渠道;基于高德地圖的LBS能力,近2年在出行、酒店、景區等領域,高德實現快速突破。

    如果餓了么和高德是作為生活服務板塊的“兩大”入口,那么飛豬的角色就是連接每個入口后通向的道路。無論去到哪里,都離不開“衣食住行”,而飛豬是為消費者提供機票、酒店、旅游線路的平臺。飛豬將為這個矩陣生態,持續不斷提供高質量的酒店、交通、景區服務供給。呼應張勇在阿里財報電話會上的講話,概括來說就是:做專兩個“入口”,做深一個“垂直平臺”。

    未來生活服務市場有多大廣闊?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到2025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19.5萬億元增長到2025年的35.3萬億元,本地生活服務線上滲透率也將由2020年的24.3%,增至2025年的30.8%。

    相比美團的本地上門服務,阿里巴巴的“生活服務”新賽道要廣闊得多,也更具想象力?,F在,阿里顯然已完成排兵布陣,接下來“飛高了”的新陣地戰,值得一看。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