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oracle數據庫導出數據(oracle數據庫菜鳥教程)


    一、概述

    邏輯備份是指使用工具export將數據對象的結構和數據導出到文件的過程。

    邏輯恢復是指當數據庫對象被誤操作而損壞后使用工具import利用備份的文件把數據對象導入到數據庫的過程。

    物理備份即可在數據庫open的狀態下進行也可在關閉數據庫后進行,但是邏輯備份和恢復只能在open的狀態下進行。

    oracle邏輯備份與恢復|常用導出導入命令介紹

    二、備份(導出)

    導出分為導出表、導出方案、導出數據庫三種方式。

    導出使用exp命令來完成的,該命令常用的選項有:

    userid:用于指定執行導出操作的用戶名,口令,連接字符串

    tables:用于指定執行導出操作的表

    owner:用于指定執行導出操作的方案

    full=y:用于指定執行導出操作的數據庫

    inctype:用于指定執行導出操作的增量類型

    rows:用于指定執行導出操作是否要導出表中的數據

    file:用于指定導出文件名

    1)、導出表

    1.導出自己的表

    exp userid=scott/oracle@orcl tables=(emp) file=d:emp.dmp –導出單個表

    exp userid=scott/oracle@orcl tables=(emp,dept) file=d:emp.dmp –導出多個表

    2.導出其它方案的表

    如果用戶要導出其它方案的表,則需要dba的權限或是exp_full_database的權限,比如system就可以導出scott的表

    exp userid=system/oracle@orcl tables=(scott.emp) file=d:emp.emp

    exp userid=system/oracle@orcl tables=(scott.emp,scott.dept) file=d:emp.emp

    3. 導出表的結構

    exp userid=scott/oracle@orcl tables=(emp) file=d:emp.dmp rows=n

    4. 使用直接導出方式

    exp userid=scott/oracle@orcl tables=(emp) file=d:emp.dmp direct=y

    這種方式比默認的常規方式速度要快,當數據量大時,可以考慮使用這樣的方法。

    這時需要數據庫的字符集要與客戶端字符集完全一致,否則會報錯…

    2)、導出方案

    導出方案是指使用export工具導出一個方案或是多個方案中的所有對象(表,索引,約束…)和數據,并存放到文件中。

    1. 導出自己的方案

    exp userid=scott/oracle@orcl owner=scott file=d:scott.dmp

    2. 導出其它方案

    如果用戶要導出其它方案,則需要dba的權限或是exp_full_database的權限,比如system 用戶就可以導出任何方案

    exp userid=system/oracle@orcl owner=(system,scott) file=d:system.dmp

    3)、導出數據庫

    導出數據庫是指利用export導出所有數據庫中的對象及數據,要求該用戶具有dba的權限或者是exp_full_database權限

    增量備份(好處是第一次備份后,第二次備份就快很多了)

    exp userid=system/oracle@orcl full=y inctype=complete file=d:all.dmp


    三、恢復(導入)

    導入就是使用工具import將文件中的對象和數據導入到數據庫中,但是導入要使用的文件必須是export所導出的文件。與導出相似,導入也分為導入表,導入方案,導入數據庫三種方式。

    imp常用的選項有

    userid:用于指定執行導入操作的用戶名,口令,連接字符串

    tables:用于指定執行導入操作的表

    formuser:用于指定源用戶

    touser:用于指定目標用戶

    file 用于指定導入文件名

    full=y:用于指定執行導入整個文件

    inctype:用于指定執行導入操作的增量類型

    rows:指定是否要導入表行(數據)

    ignore:如果表存在,則只導入數據

    1)導入表

    1. 導入自己的表

    imp userid=scott/oracle@orcl tables=(emp) file=d:xx.dmp

    2. 導入表到其它用戶

    要求該用戶具有dba的權限,或是imp_full_database

    imp userid=system/oracle@orcl tables=(emp) file=d:xx.dmp touser=scott

    3. 導入表的結構

    只導入表的結構而不導入數據

    imp userid=scott/oracle@orcl tables=(emp) file=d:xx.dmp rows=n

    4. 導入數據

    如果對象(如比表)已經存在可以只導入表的數據

    imp userid=scott/oracle@orcl tables=(emp) file=d:xx.dmp ignore=y

    2)導入方案

    導入方案是指使用import工具將文件中的對象和數據導入到一個或是多個方案中。如果要導入其他方案,要求該用戶具有dba 的權限,或者imp_full_database

    1.導入自身的方案

    imp userid=scott/oracle@orcl file=d:xxx.dmp

    2.導入其它方案

    要求該用戶具有dba的權限

    imp userid=system/oracle@orcl file=d:xxx.dmp fromuser=system touser=scott

    3)導入數據庫(相當于數據庫遷移)

    在默認情況下,當導入數據庫時,會導入所有對象結構和數據,案例如下:

    imp userid=system/oracle@orcl full=y file=d:xxx.dmp


    總結:

    1、IMP只適用于EXP導出文件,不適用于EXPDP導出文件;IMPDP只適用于EXPDP導出文件,而不適用于EXP導出文件

    2、expdp/impdp是數據泵,是Oracle 10g 以后才有,expdp只能在服務器執行;導入導出速度比較快。

    篇幅有限,今天主要介紹下expimp內容,后面會再介紹下expdpimpdp和rman備份恢復相關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