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營2021》《怦然再心動》《小舍得》……最近,這些熱門綜藝、影視頗受網友的歡迎,不法分子也從中嗅到了“商機”——“搬運”視頻到自己經營的網站上牟利。然而,這背后卻是一場侵犯著作權的犯罪活動。
長寧區檢察院就辦理了這樣一批侵犯著作權案。劉某某等18名被告人以營利為目的,通過租用服務器建立個人網站,利用非法運營的“平民解析”軟件,在未經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等著作權人許可的情況下,盜用大量視聽資源加載至自己開設的視頻網站上,供他人瀏覽點擊播放,并以在網頁上刊登收費廣告的方式獲取巨額利潤。日前,長寧區法院對這批侵犯著作權案作出判決,18名被告人分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至拘役四個月不等,并處罰金二十萬元至一萬元不等。
其實,像這種影視作品被盜播的情況并不少見,那么,這些盜版視頻網站打著免費在線觀看的旗號吸引用戶,難道真的是為了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嗎?當然不是,他們與廣告商合作投放廣告,按照點擊量收取廣告費,這才是他們的真正目的。“這些盜版網站中,視頻點擊量多的達1800多萬次,最少的也有5萬多次,違法所得累計數百萬元。未經授權擅自播放影視作品,嚴重侵害了影視版權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給影視制作方及其投資商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第三檢察部副主任朱林琳說。
案件審查過程中,檢察官通過全面審查被告人的行為模式、危害后果等方面證據,認定被告人明知“平民解析”軟件提供者王某(另案處理)的片源系非法獲取,仍將上述影視作品加載至自己網站進行播放,從而通過廣告點擊量賺取廣告費用,具有營利目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十三條之規定,傳播他人作品的實際被點擊數達五萬次以上,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實際被點擊數達二十五萬次以上,屬于“其他特別嚴重情節”。劉某某等18名被告人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電影、電視等作品,其行為均已構成侵犯著作權罪,應當受到刑事處罰。
網絡視頻盜播問題已成為互聯網視頻行業的一大頑疾,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侵權成本低,同時維權成本高,獲得賠償難。隨著互聯網和高新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不法分子侵權手段更加隱蔽、形式更加多樣,很有可能催生新的“盜版鏈”。
“從實體作品到網絡作品,從文字作品到影視、美術作品,我們不斷開拓知識產權保護的新領域新類型,持續加大對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力度?!敝炝至照f。近年來,長寧區檢察院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重拳出擊,著作權保護工作走在全市檢察機關前列。三年來,共受理侵犯著作權審查逮捕案件11件42人,其中批準逮捕11件36人;受理侵犯著作權移送審查起訴案件13件49人,其中提起公訴11件27人。
檢察機關在此呼吁,社會大眾應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尊重原創、保護版權,共同守護權利人的智力成果及其包含的辛勤勞動,從而激發大眾創造積極性,推動形成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