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整理下電腦升級的CPU知識,讓大家少踩坑 ,趨利避害。
首先整理下CPU(英特爾)
先是分級
因特爾的處理器包括:賽揚、奔騰、I3、I5、I7、I9主流處理器
桌面端(臺式機)的CPU尾綴分別為:
F (無核顯)
K(支持超頻)
FK(無核顯支持超頻)
X至尊版
T低壓45W
S 低壓65W
筆記本(移動端)
X:性能最高的
U超低電壓版CPU,發熱量和功耗低。
Q強調這顆CPU是四核心的標壓處理器。
Y超低功耗版CPU 多見于平板 TDP甚至低于10W。
U:超低電壓版CPU 多見于超極本 TDP在15W左右。
H BGA封裝 標壓處理器
具體點的代號就是(十代為例)
I3 10100 10300
I5 10400 10500 10600
I7 10700
I9 10900
性能對比同代的情況下是
賽揚<奔騰<i3<i5<i7<i9
賽揚和奔騰屬于低端處理器
酷睿系列的i3屬于中低端
I5屬于中端
I7屬于高端
I9 屬于頂端
另外的至強E系列處理器屬于服務器處理器
目前常見的分別為E3 、E5
E3處理器為核心正常數量主頻高, 且可以搭配普通主板使用, 相當于沒法超頻和沒核顯酷睿。(個別有核顯)對標同代i5或者i7而且更便宜,性價比不錯,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就是搭配的平臺太老了,基本都是二手的或者是翻新的,穩定性實在堪憂,故一般不推薦購買。
E5處理器的特點是多核心、多線程 、跑分高,其中跑分高多被各種同行奸商作為賣點來忽悠人,也被廣大網友稱之為洋垃圾處理器,實際上來說對于E5這類處理器來說,他們的宿命本來就不是為了打游戲而生,他們的主要作用是大型任務,各種渲染,至于所謂的穩定性大部分是翻新主板的鍋,對于合理使用來說,E5系列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自己到底是做什么用什么U的原因。
特別注意:酷睿各型號的處理器性能在7代以前是不可跨越的鴻溝
例如i3 七代<i5 四代
這種情況是在八代處理器上才緩解很多
所以升級的盡量升級八代以上的
八代的時候出現越級挑戰
說到升級CPU應注意插槽是否相同
酷睿2是 LGA 775
初代 LGA 1156
二代三代是 LGA 1155
四代 LGA 1150
五代到九代 LGA 1151
十代十一代 LGA 1200
插槽相同的處理器,理論上是可以用一樣的主板的。
例如:
i5 6400和i5 9400 理論上可以跟換CPU升級,而且不用更換主板。但大部分的B150 、Z170 、Z270是無法升級到8700以上的CPU,也有部分是需要魔改BIOS才可以的。
如最新的十一代處理器 ,可以在部分主板 如:z490和h470主板上實現不更換主板 升級CPU。
所以在升級電腦更換CPU時,要問清自己的主板是否支持 。 否則買回來可能面臨沒法用的現象。
另外哈,提醒下 ,最近顯卡市場不穩定 ,十一代的CPU核顯總體表現不錯 ,有興趣或者準備過渡的小伙伴值得考慮。
重要提醒:i5 11500以下的 CPU核顯為UHD730, 只有i5 11500以上 、包括11500為HUD750 ,性能還是挺好的, 搭配雙通道 玩個英雄聯盟 、穿越火線也是不錯的。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